高中语文3_9荷塘月色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模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3_9荷塘月色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模
版)
第一篇:高中语文 3_9 荷塘月色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模版)
3.9 荷塘月色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画线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这两句看似写作者内心的寂寞,实际上写作者内心的“动”,写作者心里越发不宁静。
在大**面前,作者不知如何是好,是以静写动。
2.作者两次都联想到了有关采莲的内容,你认为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表达对江南的怀念。
这种怀念,不仅是为了慰藉自己苦痛寂寞的心情,同时也寄托着作者的追求,希望并幻想眼前的黑暗能够烟消云散。
3.文段中,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任举一例,并试着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微风”句是由嗅觉引发的听觉的联想,“塘中的月色”是由视觉引发的听觉的联想,这两例都是在写景。
在这里,月光下的荷叶、荷花的清香和斑驳的月色,由于通感的作用,变得既可意会,也能言传,形象而又不失朦胧,细致而又不觉小气。
二、语言运用
4.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我喜欢呐喊的生命,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我追求坚贞的生命,宁做绝壁倒挂的松,不做随波逐流的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题干要求“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因此要按照“我……的生命,宁做……,不做……”的格式去答题。
答案:(示例)我向往奔放的生命,宁做殒身飞落的瀑,不做波澜不
惊的塘;我欣赏专注的生命,宁做地底掘进的蚓,不做浅尝辄止的蟹。
5.请根据“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一句,加以想象,描写采莲姑娘“弄莲子”的情景。
要求:①有环境、肖像和动作描写。
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③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联想能力和描写能力的题目,要抓住题目的要求——对采莲姑娘“弄莲子”的情景进行描写。
环境、肖像、动作是描写的重点和应有内容。
答案:(示例)藕花轻摇,莲船隐现。
一水碧色漫上青衣,半天彩霞映红素颜。
斜盘了乌髻,低挽了宽袖,指间忽隐忽现一粒秋莲。
低头,轻叹,看鱼儿聚了,看鱼儿散;回首,无言,听莲歌近了,又听莲歌远。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相同的一项是()A.荷塘/负荷乘凉/乘风破浪点缀/啜菽饮水.....B.踱步/定夺预言/蓊蓊郁郁幽僻/开天辟地......C.颤动/颤抖酣眠/震撼心魄约略/浮光掠影......D.惦记/掂量树梢/隔靴搔痒裙裾/不拘小节......解析:选B。
A项,分别读hé/hè,chénɡ/chénɡ,zhuì/chuò;B项,分别读duó/duó,yù/yù,pì/pì;C项,分别读chàn/chàn,hān/hàn,lüè/lüè;D项,分别读diàn/diān,shāo/sāo,jū/jū。
2.(2014·东莞市高一模拟)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原本就是经过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
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
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玩。
A.长久不衰
B.锤炼 C.自命不凡 D.把玩
解析:选D。
“把玩”指拿着赏玩,是赏玩具体的事物,“意蕴”是精神层面的,与“把玩”不搭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处理国际经贸问题时,应基于事实,按照国际规则行事。
我们要求美方端正错误做法,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B.酸梅汤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氨基酸、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其主要原料是以乌梅、山楂为主,是解腻消暑的佳品。
C.新加坡人在过农历新年时,“鱼生”通常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后晚餐时的头一道菜,“鱼生”是由生鱼片切片和蔬菜丝搭配,再调和沙拉酱拌制而成的。
D.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纺织类商品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商品在标识、纤维含量、染色牢度等项目上不符合相关标准。
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端正”改为“纠正”;B项,语意重复,“主要原料是”和“以……为主”重复;C项,偷换主语,主语由“新加坡”变成“鱼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 A.②①③⑤④⑥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①③⑥⑤④
解析:选C。
整个语段先说“形”,然后重点说“神”的含义与作用,最后归结为好散文应“形”“神”兼备。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冬荷
李木生
掐灭了一湖的波浪。
又冰上加雪,荷的尸骨就是这样狼藉在冰雪的湖面上,肢折头断,东倒西歪,稀稀落落。
苍凉。
落寞。
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来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来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湖,真的死去了吗?
但是,有一丝荷的清香,悄然潜入心肺,连强大戗人的寒气也无法将其阻断。
在这冰雪的湖上,我与冬荷相识。
红红的朝阳,在远处怯怯地开着。
薄薄的雾气正在散去,远远近近的残荷便从朦胧里渐渐清晰起来。
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
风寒榨尽了水分算得了什么?失去了丰腴,那就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
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有时会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
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乍看这带着黑色边缘的窟窿,好像这荷已经脆得很,一碰就会碎的。
其实不,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
天要起风雪,水要结成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躲避肯定是不行,逆来顺受恐怕也不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迎上前去。
有一枚荷叶曾是那样深深地吸引了我。
寒风里,它反扣在一杆斜立于冰雪之中的荷柄旁,仿佛一位持枪披甲的英雄。
它那依然硕大的叶片起伏着,犹如奔腾向前的波涛。
而隆起的筋脉,在太阳下骨骼一样地凸显着,更让这波涛有了山峦连绵的质感。
这如波涛山峦般起伏不息的,不就是勇士容山纳川、吞吐日月的胸膛吗?
还有给我以强烈震撼的那枝冰中的莲蓬。
莲柄早已没入冰雪中,莲头却执拗地伸出在冰面上,面朝着空旷的天空,十七个空了的莲房犹如十七个森然的弹洞。
真是触目惊心。
望着这十七个无言的黑洞,我依稀听到了呐喊与控诉。
它一定有过孕子的艰难与幸福,那十七粒饱满圆润的莲子,肯定蕴含着新鲜而又芬芳的思想。
不然,枯燥狰狞的严冬不会向它施以能够致以死命的寒冷。
但是寒冷又能怎样?饱满的莲籽早已植入湖底的泥中。
太阳升起来了。
冬日的湖上,荷的故事正没有尽头。
冬的湖上,最热的当是荷了。
冰压不住它,雪也盖不住它。
它总是融化了冰雪,让热的生命在这冰雪的湖面上醒目着。
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里,总有那曾经外直中空的荷柄,或挺着,或曲着,或拧着,或举着,从冰下牵紧了纹理毕现的荷叶和莲子散尽的莲蓬。
融去了身上冰雪的荷,黑着或灰着,却崭新着。
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后而弥新弥净。
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
谁能说与所爱者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呢?
热的荷,当是伟大的洁净与爱的楷模了。
午时的太阳下,荷的凛然与愤怒却历历在目着。
铜铸铁打般的荷柄——有的举着叶或蓬,那是荷的解放的旗帜;有的头已半冻在冰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要将一统的冰盖掀翻,那满布的细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正隐隐漏出咯咯吱吱的响声。
冬荷知道,冰下还有藕,正布满在湖底。
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
梦在,来年的夏天,还能不让荷在每一朵浪花上自由地飞翔吗?
那是月华做成的荷瓣,水精做成的荷叶,渔歌做成的蜻蜓呀!整个夏天的热烈,都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演绎着。
一种水样的感觉正在冬荷的筋脉里汩汩地流动。
饱满,自在,清新,高洁,它甚至看见了花瓣纷披的粉荷,嫩黄泛绿的花托周围,是
黄黄的蕊毛,花托上微突着幼小的莲籽,泪泡一样地娇嫩着。
美好,就是这样的吧?还有夏荷的清香,夏荷的明朗,夏荷风中快乐的呻吟和夏荷染红了白云的欢笑,都在抚弄着冬荷梦的琴弦。
风刮着。
冰封着。
雪覆着。
夕阳正泛着荷蕊般的嫩黄。
夕阳里,醒着的冬荷,梦正酣。
5.文中多次写到太阳,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通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先后写到朝阳、午时的太阳和夕阳,可见作者以太阳为线索组织材料写冬荷;再从全文的感情基调看,冬日的残荷并没有衰败枯朽之感,反而刚强、坚韧、拥有美好的梦,这也与太阳提供的明亮的背景密切相关。
答案:①线索作用,按时间描写了朝阳里、太阳升起后、午时和夕阳里的冬荷的不同特点,使文章层次分明。
②提供了明丽的背景,为冬荷注入了热力与生机,烘托了冬荷的精神。
6.赏析文中第二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对文章语句的赏析,先要明确语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中表露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①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化用名句,极力渲染了过去荷叶生长的繁密、荷花开放的热烈、荷湖生命的灵动。
②与当前的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下文冬荷给人的震撼。
7.第七自然段作者已经着力描写了荷叶,第八自然段为什么还特别刻画“一枚荷叶”?这两段表现了荷叶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两段文字描写的角度不同分析,注意第八自然段文字的着眼点是“一枚荷叶”,以及蕴贮其中的荷叶精神。
答案:第七自然段总写荷叶,第八自然段是具体刻画,点面结合,使荷叶的形象更加丰满突出,表现了荷叶干缩破败但坚韧劲道,不惧严寒,勇敢抗争的特点。
三、语言表达
8.下面是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图案条纹均为绿色),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直观地看,本标志分上下两部分,两部分又合为一个整体(圆)。
上为太阳,下为蓓蕾,圆形象征要保护食物来源的环境。
答案:图标由太阳、叶片生出的蓓蕾和圆形组成。
绿色的太阳笼照着绿色叶片生出的蓓蕾,象征食物来自良好的自然环境。
圆形,象征要保护食物来源的环境。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前后表述一致。
朱自清笔下的“水”,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有凌空飘
逸的,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
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色、形、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三处画线的语句应该是相互照应的,但现在看来互不照应。
“汪汪一碧”应该写深潭、写色,“晶莹清澈”写琼浆、写质,“凌空飘逸”写瀑布、写形。
答案: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瀑布、深潭、琼浆;形、色、质。
第二篇:高中语文 2.8 歌词四首同步测控(含解析)
2.8 歌词四首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长江之歌
胡宏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从写作角度来说,第一段由“雪山”写到“东海”,偏于________,后者由“远古”写到“未来”,偏于________。
从内容上看,
前一段是后一段的________,后一段是前一段的________。
从写法上讲,全歌词虚实结合,不过两个章节有所侧重,前一章偏于________写,后一章偏于________写。
解析:从诗歌的内容中可知,诗歌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由实及虚的顺序,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答案:空间时间铺垫升华实虚
2.结合歌词内容,具体说说其比喻化、拟人化的语言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走来”“奔去”“挽起”“推动”,动作性强,简洁有力地表现了长江的力量美。
“风采”“气概”“乳汁”“纯洁”,真切地表现了长江母亲般的情怀,化虚为实;“健美”“尘埃”,暗喻历史,国土如花,是源泉,简洁而又意蕴深远。
3.“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在文中重复出现,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采用重叠复唱的形式,更换少量的内容,使歌词有层次感,深入拓展,意味深长,内容饱满,感情深厚。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重复出现,加强了对长江感情的抒发,也增加了语言回环往复之美。
二、语言运用
4.从“高”“明”两个字中任选一个填入下文的方框中,然后仿照画线部分的内容,在画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不少于25个字)在中国人的词汇中,有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清廉的风气叫清风,正直的官员叫清官,文章的儒雅是清文,友谊纯洁为清交。
也有不少正面的称谓是“ ”字当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所给的示例看,要列举与选定词相关的褒义词,并恰当解释这种“美好的称誉”。
答案:(示例1)高尚的作风叫高风高明的见解称高见品行优秀为高士技能突出是高手
(示例2)明光明的道路叫明途锐利的眼光称明眼见识高超为明鉴心地坦荡是明人
5.某校高三(6)班要召开“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班会,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②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开场白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引出正文,能阐明“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引导启发同学积极发言即可。
答案:(示例)千千万万个“我的梦”汇聚成一个“中国梦”,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付出。
请问同学们,如何通过实现你的梦来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请畅所欲言!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躯壳/金蝉脱壳乐章/乐天知命蹊跷/独辟蹊径......B.露面/出乖露丑巷道/街头巷尾吭声/引吭高歌......C.落枕/丢三落四浅显/流水浅浅绿叶/绿林好汉......D.孝悌/感激涕零桑梓/莘莘学子绚烂/徇私舞弊......解析:选C。
A项,分别读qiào,yuâ/lâ,qī/xī;B项,分别读lòu,hànɡ/xiànɡ,kēnɡ/hánɡ;C项,分别读lào/là,qiǎn/jiān,lǜ/lù;D项,分别读tì,zǐ/shēn,xuàn/xùn。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速路上、马路边出了车祸,在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是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而是趁火打劫,哄抢货物,真让人心酸。
这种乘人之危、趁乱牟利的行为不仅是对当前法律秩序的漠视,更是对个人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拷问。
A.惨不忍睹
B.趁火打劫 C.心酸 D.乘人之危解析:选C。
应为“心寒”,“心酸”是“心里悲痛”,不合语境,而“心寒”是指“失望而痛心”,符合此处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可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与“傲慢态度”让消费者很受伤。
B.解禁不能只算“环保账”,“经济账”更要算,在解决降解技术难题和建立完整回收体系之前,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更严重。
C.“食品安全”、“国五条”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它们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两会的意义在于解决民生问题。
D.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办法,即高压静电除尘和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两种办法都不能完全清除甲醛。
解析:选C。
A项,成分残缺,后半句的主语应该是“公司”; B 项,语序不当,“经济账”“环保账”互换位置;D项,结构混乱,“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或者“净化主要有两种办法”杂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A.④②⑤③① B.③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解析:选A。
五句话分为两层:④②⑤为一个组合,承接上文的“难觅”,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应在前;③①为一个组合,解释其原因,应在后。
在④②⑤这个组合中,根据关联词“如果……那……”,可以推知④在前,②在后;再根据从“逃离了都会”到“偷偷生长在……乡舍与……村庄”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②在前,⑤在后。
在③①这个组合中,根据从“萌芽”到“生发”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③在前,①在后。
二、阅读理解
3(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隐形的翅膀
王雅君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5.歌词中的“隐形的翅膀”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这是一个比喻,从“带我飞给我希望”等句中不难发现其含义。
答案:“隐形的翅膀”比喻信仰、理想和为理想而付出的努力。
6.《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经张韶涵演唱,成了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除去优美的旋律外,这首歌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欣赏?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解析:可以从歌词的内容、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思想情感等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①这首歌的歌词思想健康向上,表露演唱者充满理想、积极阳光的心态。
②这首歌的歌词语言很美,隐形的翅膀能给人以联想,含蓄而耐人品味。
(意思能符合这首歌的内容、手法即可)(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7.对下面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话到嘴边又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