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1]
中国传媒⼤学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解析
中国传媒⼤学2007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
⼀、填空(每⼩题1分。

共lO分)
1.名画《向⽇葵》是荷兰画家____的代表作。

2.画风被誉为“吴带当风”的唐代画家是____。

3.我国民族⾳乐家华彦钧(瞎⼦阿炳)的⼆胡代表作为《____》
4.圆舞曲《蓝⾊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的代表作。

5.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为《____》
6.《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____的作品。

7.我国影⽚《天云⼭传奇》的导演是____。

8.影⽚《野草莓》是瑞典导演____的代表作。

9.1958年播出的我国第⼀部电视剧是《____》。

10.《悲剧⼼理学》是我国美学家___的早期代表作。

⼆、简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赋、⽐、兴
2.爱森斯坦
3.明清传奇
4.伦勃朗
5.节奏
三、简答(每题20分。

共60分)
1.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的是再现现实。

”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

简析两种说法的关系。

2.舒曼说:“在⼀个美术家⼼⽬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乐家则善于把图画⽤声⾳体现出来。

”简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

3.⼈们常说:“有⼀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略论⽂化素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应结合实例进⾏论述)
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中国传媒⼤学2006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填空:1分/题
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叫交响曲
中国传媒⼤学2005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
第⼀部分(共90分)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堤⼀痕,湖⼼亭⼀点,与余⾈⼀芥、⾈中⼈两三粒⽽已。

到亭上,有两⼈铺毡对坐,⼀童⼦烧酒,炉正沸。

见余⼤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打⽩⽽别。

问其姓⽒,是⾦陵⼈,客此。

及下船,⾈⼦喃喃⽈:“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论述(40分)
谈谈你对法国⽂学家J.⾥卡尔牡的“古典⼩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说是对叙事的冒险”之说的理解。

(从你⾃⼰的阅读或艺术欣赏经验出发,所举艺术形式不必限于⼩说。

)
第⼆部分(共60分)
●⾳乐学考⽣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l谈谈原创⾳乐与原⽣态⾳乐的异同。

2是否当代青年接受西⽅⾳乐⽐接受中国传统⾳乐容易?为什么?
3为什么谭盾的每⼀场⾳乐会都会引起争论?你认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设计艺术学考⽣在下列前两题中任选⼀题,第三题必答(每题30分,共60分)
1.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杜尚的《有胡⼦的蒙娜丽莎》,通过这⼆幅名作,谈谈你对现当代艺术的认识和观点。

2根据雅典奥运会标志、北京奥运会标志,谈谈标志设计的审美。

(如果能默画出⼆枚标志,适当加分)
3.蔡元培先⽣曾提倡“美育兴国”,那么今天呢?(⾃拟标题,论证⾃⼰的观点)
●戏剧戏曲学考⽣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明传奇的体制特征。

2试论《茶馆》的结构。

3试论戏曲现代戏
●电影学考⽣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意⼤利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创作。

2.论述电影符号学的发展及其理论主张。

3.论述法国“左岸派”电影创作及其艺术特⾊。

●⼴播电视艺术学考⽣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虚构”问题。

2.试论⾳乐电视的审美特征。

3.试评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传媒⼤学2004年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
⼀、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分别是( )、( )、( )、( )。

2、杜甫的“三吏三别”中、“三吏”分别是( )、( )、( )。

3、元曲四⼤家指( )、( )、( )、( )。

4、明代短篇⼩说集“三⾔”的编者是( ),“⼆拍”的作者是( )。

5、《⼈间喜剧》的作者是法国( )。

6、《⼆⼗四诗品》的作者是( )。

7、《⼈间词话》的作者是( )。

8、清末四⼤谴责⼩说分别是( )、( )、( )、( )c
9、丹纳《艺术哲学》提出:( )、( )、( )是影响⽂学艺术发展的三种主要因素。

10、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是( )。

⼆、简释(任选六词,每词6分,共36分)
l、诗经 2、建安⽂学 3、阿Q正传 4、蒙太奇
5、混合拍⼦
6、赋格
7、颜筋柳⾻
8、扬州⼋怪
三、论述(任选两题,每艇45分,共90分)
l、任选⼀艺术门类为例、试论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

2、艺术中是否存在“形式⼤于内容”的现象?谈淡你对有关情形的看法(举例不限艺术门类)。

3、传播媒介的变⾰对艺术的发展有何影响,结合⾃⼰报考的专业试作论述。

要求:
①淡“艺术”不必包罗万象,举⾃⼰熟悉的门类即可。

②认识上不要⼈云亦云,应根据⾃⼰对艺术的真实感受,⼤胆阐述⾃⼰的看法。

③密切联系作品实际,⽴论切忌空泛。

④思路清晰,表述流畅。

中国传媒⼤学2007年综合考试【艺术学】答案解析
⼀、填空题
1、名画《向⽇葵》是荷兰画家梵⾼的作品。

2、画风被誉为“吴带当风”的唐代画家是吴道⼦。

3、我国民族⾳乐家华彦钧(瞎⼦阿炳)的⼆胡代表作为《⼆泉映⽉》。

4、圆舞曲《蓝⾊多瑙河》是奥地利作曲家《蓝⾊多瑙河》的代表作。

5、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为《桃花扇》。

6、《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 A.⽶勒的作品。

7、我国电影《天云⼭传奇》的导演是谢晋。

8、影⽚《野草莓》是瑞典导演伯格曼的代表作。

9、1958年播出的我国第⼀部电视剧是《⼀⼝菜饼⼦》
10、《悲剧⼼理学》是我国美学家朱光潜的早期代表作。

⼆、简释
1、赋、⽐、兴
【参考答案】赋、⽐、兴,是《诗经》中常⽤的表现⼿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直⾔之者也”,“⽐者,以彼物⽐此物也”,“兴者,先⾔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般多风出于《颂》和《⼤雅》;但像《七⽉》《氓》《溱洧》等优秀民歌作品,也使⽤了赋的⼿法。

⽐就是譬喻,对⼈或物加以形象的⽐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如《鄘风?相⿏》《魏风?硕⿏》⽤令⼈憎恶的⽼⿏来⽐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卫风?氓》中⽤桑树由繁茂到凋落⽐喻⼥主⼈公的容貌由盛转衰。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多在诗的开端。

兴同诗歌内容有⼀定的联系。

如《周南?桃夭》是⼀⾸嫁⼥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

⼜如《邶风?燕燕》是⼀⾸送别诗,
以“燕燕于飞,差池其⽻”起兴,使⼈从燕⼦飞时的差池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

⽐兴⼿法的运⽤,能加强诗歌的⽣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

⽐兴⼿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影响。

2、爱森斯坦
【参考答案】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世界蒙太奇理论的泰⽃级⼈物。

代表性电影作品有:《罢⼯》、《⼗⽉》、《亚历⼭⼤?聂夫斯基》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的结构、⾊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了多⽅⾯的开创性的研究。

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法、接受⼼理学等⽅⾯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

3、明清传奇
【参考答案】14世纪中叶~20世纪初,从宋元南戏和⾦元杂剧发展与丰富起来的中国戏曲艺术。

剧本体制有许多新的创造,表演艺术在明代中叶以后达到了⾼峰,从⽽构成了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传奇是南戏系统各剧种剧本的总称。

明清传奇指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海盐、余姚、⼷阳、昆⼭等声腔及由它们流变的诸腔演出的剧本。

明代初年,元末涌现的《琵琶记》、《荆钗记》、《⽩兔记》、《拜⽉亭》和《杀狗记》等南戏,已经通过改编在民间⼴泛流传。

4、伦勃朗
【参考答案】荷兰画家,欧洲17世纪最伟⼤的画家之⼀,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的画家。

他的肖像画风格⼈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如同舞台⾼光的亮⾊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物。

伦勃朗最有名的是《夜巡》。

这是⼀幅⽆价的珍品。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渡船遇难》、《母亲像》。

5、节奏
【参考答案】⾃然界或⼈⽂艺术界因变化⽽丰富进化,在包括⾼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规律的阶段性变化简称节奏。

具体的阶段性变化例⼦有:如⾳乐快慢激烈缓柔、美术韵律、⽂学作品铺垫⾼潮结尾等
⼈⽂⽣活类有:秋千荡漾、⼯作快慢、⽣活效率、封建社会的悠闲、资本主义的⾼效等;⾃然界类:⼭川起伏跌宕、动植物⽣活规律、⽣⽼病死、太阳⿊⼦活动周期、公转⾃转等另也可解释为⼀种有规律的、连续进⾏的完整运动形式。

⽤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段。

节奏不仅限于声⾳层⾯,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

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如果具体到⾳乐节奏,则是指⾳乐运动中⾳的长短和强弱。

三、简答题
1、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的第⼀⽬的是再现现实。

”克莱夫·贝尔说:“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的”;“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

简要分析这两种说法。

【参考答案】所谓的“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社会⽣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就是强调再现⼿法,这是有⼀定道理的,因为本⾝再现就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法,⽽且所有的作品都不可忽视都是创作者对现实⽣活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的创作,都来源于⽣活。

没有现实⽣活的基础,没有⼀定的对⽣活的真实感触是决不会有艺术作品的诞⽣的。

⽽表现则是指艺术家通过对⽣活的全⾯和深⼊观察和思考,最终通过⾃⼰的艺术表现⼿法表现出来,它不是对⽣活的具体描绘⽽是对⽣活的提炼和总结,在创作⼿法上偏重于“写意”,追求对内⼼情感的真实表达,重点是认识主体情感,模仿显⽰不是他的追求。

贝尔的观点就是强调表现才是艺术创作的最⾼追求,单纯的再现是很难⽣成⾼价值的艺术作品的,也是艺术家⽔平不⾼的表现。

贝尔重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性,强调艺术“来源于⽣活,⾼于⽣活”这是正确的。

但是也不能忽视艺术的⽣活基础和⽣活积淀。

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和贝尔的观点都要采⽤辩证的⽅法进⾏思考。

2、舒曼说:“在⼀个艺术家⼼⽬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乐家则善于把图画⽤声⾳体现出来。

”简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

【参考答案】艺术表现的⽅式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是艺术表现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因为所有的艺术的⽣成⽆⾮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技巧并借助于艺术材料,把⾃⼰对⾃然、社会或者⼈⽣的感悟表达出来,已引起⼤家的共鸣。

之所以说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是相通的,⾸先是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活、根植于⽣活的,世界上没有架构在“空中楼阁”之上的没有任何⽣活来源的艺术存在。

其次从艺术表现的⼿法来看,虽然具体的材料和表达的⽅式不同,但却都是把具体的⽣活元素⽣活化为抽象的理念,然后创作者再把抽象的理念表达为具体的艺术形式,正所谓“胸中之⽵”到“⼿中之⽵”。

最后所有的艺术都是通过具体的形式引起受众内⼼的相通的艺术感悟与⼼理共鸣,艺术表现的形式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它背后所承载的⼈类的共同的思想情感却是⼀致的,也正是在这⼀点上我们说艺术是相通的。

3、⼈们常说:“有⼀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学接受是⼀种以⽂学本⽂为对策、以读者为主体、⼒求把握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学作品的各种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消化或扬弃。

⽂学接受肯定受制于具体的⽂学作品,因为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表达的不同⽽会在读者⼼理引起不同的感受,作品的价值很⼤程度上决定了读者接受的效果。

但是因为受制于具体的受众⼼理及其他因素,具体的读者对⽂学作品的认识和感悟并不⼀致。

⾸先接受者的素质很⼤程度上可以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解读,这包括接受者的语⾔⽂字能⼒、接受者的⽂化基础和思想⽔平,以及接受者的审美能⼒等,这些都制约着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甚⾄会⽣出截然不同的感悟。

其次,作为艺术接受主条件的接受⼼境也是很不同的,接受者的兴趣不⼀、接受者的具体的审美⼼态不同、以及不同的接受者具有不同的对话愿望,这些都可能最终影响到接受者对作品的最终解读。

最后特定的作品对⼀定的接受者的影响⼒是巨⼤,有些接受者具备较强的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很可能要深刻和深⼊的多,⽽如果接受者的审美⼼理结构与作品的某些⽅⾯⼀致,甚⾄可以达到“同化”与“共鸣”的⽅⾯,那效果就很不⼀样了。

正因为有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会很不⼀样,也就会出现“有⼀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四、论述题
1、略论⽂化素养和艺术创作的关系。

(应结合实例进⾏论述)
【参考答案】评价这种体要注意采⽤辩证的观点,不要全部肯定也不要全部否定,即使肯定要要有适当的否定,否定也要有适当的肯定,⽐例⼀般应改为三七开。

⾸先看到⽂化素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相关性,创作者⽂化素养的⾼低很⼤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作品价值的⾼低。

要分析⽂化素养与艺术家观察和理解社会的⾓度、深度和⼴度上的相关性。

其次要分析出艺术创作⼀定程度上就是创作者对⼈⽣、社会、⾃然和⼈类的看法的物质化体现,⽽有什么样的⽂化修养⼀般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和世界观。

像古代社会的⽂⼈墨客多位出⾝世家或者官吏,这是因为他们因为条件的便利具备较⾼的⽂化修养,这些导致了他们有机会接触艺术创作,也能作出艺术价值较⾼的作品。

最后要指出⽂化素养与艺术创作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的关系,并不是说⽂学素养越⾼的⼈,他创作的艺术作品越具有价值,很多时候有⼀些⽂化素养并不⾼的⼈因为⽣活的感悟极⾼也能够创作出很⾼价值的作品。

像⽂学作品⾥⾯的《诗经》,⾥⾯的很多都是取材于民间,是⼀些⽂化素养并不⾼的普通⼈们。

这是因为他们虽然出⾃民间⽂化素养不⾼,但是凭着对⽣活的热爱,他们的作品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真因为此他们的价值⾼过很多⽂化修养较⾼的⼈创造的。

2、结合具体案例,说明现代媒介传播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参考答案】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巨⼤的,任何艺术创作都必须借助于⼀定的媒介,⽽媒介⼜是艺术传达的重要⼿段,没有媒介的⼴泛传播就没有艺术的普及。

尤其是现代的传播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现代媒介的⼤量运⽤对于艺术创作的平民化和普及化很有帮助,正是因为有了现代传播媒介才使原来局限于王公贵族、社会名⼠的“⾼雅⽂化”⾛进了寻常百姓家。

同时也是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原来的通俗⽂化迅速的在⽂化殿堂中占据⼀席之地,并⽇渐式盛。

是现代传播媒介是的“下⾥巴⼈”敢于“阳春⽩雪”相媲美。

现今社会⼗分盛⾏的“流⾏⾳乐”就是很典型的例证,“流⾏⾳乐”不仅登堂⼊室⽽且现今的势头已经远远超过了“⾼雅⾳乐”,这与现代媒介的普及是不可分的。

现代媒介是当前艺术创作的重要推动⼒,凡是踏上现代媒介这辆快车的艺术门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没有与现代媒介结合依然局限于⾃⾝的⼩圈⼦⾥的艺术门类则⽇渐萎缩,这些⾜可以看出现代媒介对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

但是也要看到现代媒介对艺术创作产⽣的⼀些不良影响,现代媒介的⼯业化属性使得必须把艺术品进⾏的⼤量的复制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多的财富,这在⼀定程度上会损坏艺术的价值。

同时由于现代媒介的强烈的资本和⾦钱的倾向,这就使得艺术家的拜⾦主义倾向的滋⽣与泛滥,也使得艺术品的价值的贬损。

提⽰:这个题与2004年的最后⼀个论述题⾮常相像,这充分说明真题的重要性,不需要背诵具体某题的答案,⽽是⼀定要掌握相关知识点,重点就是重点,不是这么考就是那么考,⼤家复习时要注意了!
中国传媒⼤学2006年综合考试【艺术学】答案解析
⼀填空:1分/题
1、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叫“命运”交响曲。

【参考答案】协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竞赛。

⼗六世纪意⼤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伴奏合唱。

⼗七世纪后半叶起,指由⼏件或⼀件独奏乐器,与⼀⼩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套曲。

⽤⼏件乐器者称“⼤协奏曲”。

意⼤利作曲家托莱⾥和科莱⾥是⼤协奏曲的创始者。

亨德尔和巴赫都作有⼤协奏曲。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协奏曲
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

由⼀件乐器(有时还带有伴奏)与乐队竞奏的古协奏曲,叫做“独奏协奏曲”,如维⽡尔第的协奏曲。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

3、兴、观、群、怨
【参考答案】兴观群怨,是孔⼦的美学观点,是孔⼦在《论语?阳货》篇⾥提出来的关于⽂学作品的社会作⽤的说法。

出⾃《论语·阳货》:“⼦⽈:‘⼩⼦,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说明了诗歌欣赏的⼼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了解社会⽣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兴”、“观”、“群”、“怨”这四者不是各⾃孤⽴存在的,⽽是有着内在联系。

其中“兴”是前提,它包含了孔⼦对诗的整体作⽤的概括,所以“观”、“群”、“怨”离不开“兴”。

4、肥皂剧
【参考答案】肥皂剧(英语:soap opera)是从英语传⾄中⽂的外来词汇,源于西⽅,⼀般指的是家庭妇⼥⼀边做家务,⼀边⼼不在焉地收看的罗⾥啰嗦讲述家长⾥短的长篇连续剧。

它作为西⽅社会⼤众⽂化的重要内容,早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

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活⽤品⼴告,故称“肥皂剧”。

在英美等西⽅发达国家,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播出时间给⼏部持续⼏年甚⾄数⼗年的肥皂剧(《⽼友记》(friends), (《欲望城市》(sex&city)), (《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等等, 欣赏的观众层次也由最先的家庭主妇扩充到“雅⽪⼠”(西⽅城市职业阶层中的年轻⼈⼠) 阶层。

中国国内的《武林外传》、《家有⼉⼥》和《我爱我家》等情景喜剧与肥皂剧有点类似,但是⼀般认为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肥皂剧。

5、空间艺术
【参考答案】以空间为存在⽅式的艺术。

与时间艺术相对,其种类有建筑艺术、雕塑、绘画、⼯艺美术、书法、篆刻等。

由视觉、触觉、运动觉产⽣的空间特性,⼏乎全部显⽰出绘画、雕塑、建筑、⼯艺美术各个领域的空间性质。

绘画为具象空间或⽴体的平⾯表现,是平⾯艺术。

它通过透视、⾊、明
暗等⼿段,在平⾯上产⽣现实空间的假象。

画⾯的空间分为前景(近景)、中景、后景(远景)3个层次,有时截然分开,有时亦混合⼀起。

三简答:20分/题
1、“审美距离”和⽬的之外去看待审美对象
【参考答案】瑞⼠⼼理学家布洛1912年在<⼼理距离>中提出,主要是指审美主体需要使审美对象和我们实践的现实的我脱离开,允许我们站在我们的个⼈需要和⽬的之外去看待审美对象。

这个距离指的是主体在感知对象时的⼀种⽐较客观、超然的⼼理状态。

因为对很多艺术作品的感悟必须排除外在的功利性⽬的,借助于真性情才能感知,这就是“审美距离”的由来,正所谓“不是庐⼭真⾯⽬,只缘⾝在此⼭中”。

⽬的之外看待审美对象,可以很好地与创作者的内⼼情感进⾏就交流,到达⽆我两忘的境地,进⽽实现艺术共鸣等⾼级的接收状态。

2、艺术和时代的关系
【参考答案】艺术来源于⽣活,艺术本⾝就是对时代⽣活的积极回应和反映,什么样的时代往往产⽣什么样的艺术,盛唐的蓬勃⼤⽓成就了诗歌的⾼屋建瓴,魏晋的开放习⽓则成就了艺术和⽂化的繁荣。

艺术家往往以反映时代⽣活为⼰任,⼤量的艺术作品本⾝就是反映具体的时代⽣活的。

但是也要看到艺术与时代并不是⼀⼀对应的,如果艺术变为了时代的摹写与照搬,那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既是对时代的反映⼜是对时代的超越。

3、经典与流⾏的关系
【参考答案】流⾏,就是特定群体中,具有⾼接受度,⾼模仿性的元素。

经典,是历史⼤浪淘沙下依旧闪光的⾦⼦,是⼀种历史的流⾏。

流⾏,经过历史的选择,成为经典;经典的事物,可以⼀直流⾏。

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的,其价值得到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所以从当下的价值上来说⼀般是优于流⾏作品的。

历史上的部分经典作品在当时并不为⼤多数⼈所认可,只有经过很长时间才被⼈们挖掘出来,向中国电影史上的《⼩城之春》。

流⾏作品在当下可以获得很⾼的评价,但是其价值并没有经过考验,经过淘洗之后,⼤量的流⾏作品必将被淘汰,只有少量的作品能够留下来。

流⾏的东西是可以转换成经典的,很多经典在当时就是社会的流⾏,⽽现在的流⾏则很可能在⼀段时间之后变成为⼈们所认可的经典。

四论述: 30分 / 题
1、美是形象的真理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中所提出的:“美是形象的真理,美是⽣活的真实。

”这个命题是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学史关于这⼀论题有很多种观点: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了“美在理念”;亚⾥斯多德则另辟蹊径,认为“美在形式”;法国美学家狄得罗提出了“美在关系”的论断;德国古典美学奠基⼈康德认为“美是对象合⽬的的形式”;德国美学⼤师⿊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下了“美是⽣活”的定义。

中国学者对美的本质同样莫衷⼀是。

孔⼦认为“美在和谐”;孟⼦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观点。

中国现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看法可分为三⼤派:⼀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派”,认为美是客观性质与主观形态交融成⼀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观点派”,把美看成是⼈与⾃然⽃争中表现出的合⽬的性与合规律性统⼀的结果;三是以蔡仪为代表
的“美的规律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典型的规律。

“美是形象的真理”这种说法体现了李泽厚的美学观点:客观社会性和具体形象性是美的两个基本特性。

也就是说,美是⼈类的社会⽣活,美是现实⽣活中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社会形象和⾃然形象。

简⾔之,美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真理的⽣活形象(包括社会形象和⾃然形象)。

这种说法有其⽚⾯性。

朱光潜曾经批评说,如果说美是从⾃然物的社会性来的,这等于说⼤地⼭河之所以美不是由于它们是⾃然物,⽽是由于它们只是某些“社会存在”的符号,否认了客观世界对美的作⽤。

蔡仪认为李泽厚所说的美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切具体的社会事物都有形象性和社会性,但未必都美。

提⽰:这道题的理论⾊彩过于浓厚,这种题⽬的出现主要可能是因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在整个80年代⾮常流⾏,现在这⼀批担任主⼒的教学⽼师⼤部分在那个时候受到过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

这种题⽬出来的⽤意有两种,⼀是考查学⽣的知识⾯是否宽⼴,如果你能够答出来是谁说的,肯定拿到15分;第⼆,是考查学⽣思考、分析的能⼒,如果你不知道是谁说的,但是你⾃⼰能够分析出它的含义,并举⼀些恰当的例⼦,⽼师看到你推理分析的能⼒,同样会给你⾼分。

2、全球化和本⼟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先介绍全球化和民族化的相关学术观点。

全球化有三种主要的理论体系:⼀是全球⼀体化,代表说法是加拿⼤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认为全球将消除差异、溶为⼀体;⼆是世界体系论,代表说法是华伦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认为穷国和富国的不平等是⽆法消除的,悲观论调;三是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转型论。

简⽽⾔之,全球化就是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益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现状。

其实中国清末的思想家王韬就曾经在《循环⽇报》上提到过这种“地球合⼀”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