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及产业未来发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不仅能够提供日常的人体所需,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此外,我国对于食用菌的栽培由来已久,有完整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因此,探讨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现状及技术发展,结合其经济价值分析食用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食用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发展历史
我国历代以来均为农业大国,农业产业是国家综合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民生之本,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有关食用菌的栽培及研究,在我国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四时纂要》,当中便记载了栽培腐生菌的相关信息。
虽然如今看来其中的研究多浮于表面,但是无疑也为后世有关食用菌的栽培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大量食用菌类型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各种栽培技术也被技术人员所发明和推广。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棚种植、智慧工厂、大数据农业园等。
发展至今,我国食用菌研究已经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以及现代性,大量科学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将食用菌研发推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对于食用菌种类研发也不断有新的进展,且我国农业市场庞大,食药用菌发展前景尤为可观。
此外,在世界需求方面,食用菌含有丰富维生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被人们所熟知,食用菌的需求量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得到了逐年稳步的增长。
自本世纪以来,世界食用菌市场每年保持6.1%的增速,2011年世界食用菌产量已达3500万吨,形成了产值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2、栽培概况
我国食用菌虽品类众多,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多达105种,为世界之最,而市场上常见栽培类食用菌只有
20多种,且从产量结构上来看,仍是以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和毛木耳为主,上述其中菌类占据我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4061.43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香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29.33%,稳居第一;黑木耳紧随其后,平菇则处于三位,分别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7.44%和16.86%;此外,金针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5.63%、杏鲍菇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99%。
五大食用菌产量合计占比为74.24%。
由此可见,以香菇为代表的五大食用菌种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的食用菌市场。
二、食用菌的常见栽培技术及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隶属于蔬菜栽培,总的来说便是以人工辅助的手段,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气体等条件,并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上培育常见的食用菌。
食用菌的栽培基质以培养料为主,代料栽培分为生料栽植、熟料栽植、发酵料栽植三种。
养护食用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应稳定在24℃-27℃之间,平时浇水保湿,湿度控制在40%-50%左右。
食用菌成熟后需要尽快收获,否则容易对其品质产生影响。
1、基质栽培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一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常用的有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一样的,从培养料的配制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
适用的菌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大肥菇等草生、粪生食用菌。
2、代料栽培
它是利用工农副产品下脚料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常用有木屑、刨花、废棉、棉籽壳、米糠、麸皮等,经处理后,可放在室内的栽培床或瓶、袋等容器内接种培养、管理即可。
代料栽培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
生料是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栽培。
熟料是生料操作之后经过灭菌消毒、装袋后再使用栽培。
发酵料是在灭菌消毒后,还得经过腐熟培养再使用的料。
适合栽培的种类有:香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平菇、榆黄蘑、金针菇、鲍鱼菇、猴头、灵芝等。
3、段木栽培
该方法是将天然木料砍伐下来,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接种,而后进行专门的培养管理。
适合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平菇、滑菇等木生食用菌。
4、栽培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技术及产业未来发展分析
王联合
54
--
(1)栽培食用菌时应选择在靠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
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
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
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
覆盖物要厚一点,利于保温,四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食用菌的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
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
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2)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食用菌的生长速率就比较慢;高温也会破坏食用菌的自身结构。
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①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
②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为20~24℃;
③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
(3)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来自培养料,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
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蒸发或采收而使培养料的水分减少。
因此,平时必须经常喷水,使菇房中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止培养料水分的过度蒸发。
空气相对湿度可由普通干湿计测定。
(4)有机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科学研究发现,适度的相对湿度是80%~95%,因此要频繁地浇水喷水保湿。
如湿度过低,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导致定植不良,更严重的则会造成子实体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枯死。
但菇房湿度也不宜超过96%。
否则,不但菇体发育不良,还会滋生病菌。
(5)一般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在3~8之间,最适pH值为
5.0~5.5,过高过低都会对食用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6)氧与二氧化碳也是影响食用菌丝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二氧化碳过多,对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利,生产上为防止二氧化碳积存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这是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的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此外,适当通风不定期能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7)食用菌不同于一般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也不需要直射的光线。
又由于日光紫外线有杀菌作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因此,食用菌不能和庄稼那样栽在田间,而是需要培养在专门的菇房或遮荫棚内。
(8)大部分的食用菌菇在成熟之后,需要根据养料和培养基质的干湿程度、出菇的密度和子实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灵活喷水保湿。
覆土后15天左右会出现菇蕾,一般的菌菇在20天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
要注意及时采收,此时部分的菌菇可以在15-
20天后再次成熟。
三、食用菌的发展建议
1、丰富食用菌种类、大力发展绿色栽培产业
我国是对食用菌人工栽培和利用最早的国家,食用菌的营养、滋补和药用功能历来都被各代人民所看好并加以利用,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大规模对食用菌进行人工栽培;改革开放之后,对于食用菌的利用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科技更是将食用菌的培养和推广都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目前,已经有105种食药用菌可以进行人工栽培,但是多为腐生菌,菌根菌的应用力度是不足的。
因此加快菌根菌的人工栽培驯化研究,丰富市场上食药用菌的种类十分必要。
同时尽快研制开发新的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发展农业废弃物经济。
如利用生产加工的废木屑、农业废料玉米芯、秸秆、甘蔗渣等作为栽培基质进行出菇,出菇后的废弃栽培料又可重新腐熟,转变成天然肥料重新施于农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
农业废弃物有效再利用不但可以形成可观的经济产业,而且减少了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因此农业废弃物再开发利用与食药用菌产业结合是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农业未来趋势。
2、开发新品种,积极研制和推广新技术
据统计,我国的栽培类食药用菌产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福建、四川、江苏、山东以及东三省等地区,由于这些地方栽培料来源丰富、生产能力强、交通便利、销售渠道广,促使这些地区的产量大、经济收益高。
而高产量的品种主要为如前所述的香菇、黑木耳、侧耳、双孢蘑菇、金针菇。
香菇广阔的市场前景促使了菇农对香菇的偏爱,随着栽培技术的提升和栽培的菇农增多,使得香菇一直稳占食用菌的产量第一;侧耳的易种、成本低、产量高等特性使市场容易过饱和,菇农一直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所以侧耳产量波动很大;其它三种食药用菌产量也随着技术的提升及菇农的增加,产量稳步提升。
尽管食药用菌总产量逐年增长,
55
--
类较少,许多大企业栽培的种类只局限于金针菇、刺芹侧耳、双孢蘑菇等工厂化栽培非常完善的品种,而更多的不能工厂化的栽培品种则是由半机械化的小作坊完成的。
小作坊栽培条件有限,不能很好地控制栽培环境的卫生,常常会有污染和病虫害现象发生,影响商品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相关科研机构应该加快食药用菌的人工栽培驯化进度,将更多的可栽培的食药用菌转化为可大规模工厂化栽培、性状优良、产量稳定的新品种,研制配套高效的生产技术,这是国内所有食药用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应担负起的责任。
3、提升产品保鲜技术,丰富产品出口类型
从出口种类上看,我国目前主要用于出口的是双孢菇(小白蘑菇)和香菇,产品类型为罐头、盐渍品、干品及鲜品。
出口种类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不过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不够标准化,导致许多菌菇的品质达不到出口要求,同时也可能是国外对其他栽培类食用菌的认知度不够、进货量不足所致。
建议未来可以增加出口总类和出口量需要制订新标准,提升菌菇品质,扩大宣传,提高外国人对菌菇认知度和需求量。
菌菇容易腐烂变质的特性使得出口类型干品和罐头较多,提高保鲜技术,使出口的产品也可像刚生产的一样新鲜美味;提高产品加工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出口创汇收入,延伸产业链发展。
4、依托数字化趋势,大力推动产业标准化、标识化
依托当前政府大力支持各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提,加强对地方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从技术革新的层面上入手,以世界各国设置的贸易壁垒最高要求为基础,加强对食用菌保鲜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提高食用菌企业的竞争力。
依托当前数字化浪潮,落实好食用菌的种植和出口工作,将各地区食用菌产业从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整合,将无行业竞争模式规范化。
并且借助数字农业的优势,将食用菌产品数字标识化,做到产地可查、培育过程数字化、运输过程可查、研究批次可查、物流通关可查等全程可查的数字化信息体系。
以提高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程度,也可为食用菌出口提供夯实的售后基础信息查询系统。
5、推广新技术,培育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动能
大力推广代料代替椴木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稻草、谷壳、竹屑、莲籽壳、果枝、桑枝等农林废弃物,发展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坚持培育、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利用荒山和疏林地大力培育栽培食用菌专用林,探索食用菌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
支持符合条件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
发挥我省冬闲田面积大的优势,积极推广“水稻+大球盖菇”“水稻+羊肚菌”等稻菇轮作模式。
鼓励发展产加销融合,科普、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一体的食用菌新业态,实现全产业链联动发展。
加快培育食用菌产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
6、积极掌握各国贸易壁垒信息,加强国际间合作
目前,我国已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咨询中心供企业了解最新的情况。
企业可以在咨询点查询各个WTO成员国对于食用菌产品的进口要求和产品标准,以此作为调整自身生产出口模式、提升创新开发能力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减少贸易保护措施给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
为减少食用菌的生产成本,食用菌企业应当向国外食用菌企业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更加先进的国家学习。
从技术学习到设备引进,再到加强沟通合作,全方位的提升食用菌企业自身技术能力。
也要争取获得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互认证制度,使食用菌的质量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
如前所述,当前已探明食用菌具备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相关农业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食药用菌的培育和生产也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发展体系。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食药用菌的市场及技术发展概况,结合有关的数据对比,为食用菌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应加大食用菌产品的拓展与研发,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绿色栽培循环体系,积极推广新技术,促进食用菌的精加工与深加工,提升产品的保鲜技术,丰富其出口类型。
为食用菌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
基础,逐步满足社会的相关需求。
(作者单位:251100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安头乡人民政府)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