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好教育云平台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八)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好教育云平台高三最新信息卷语文(八)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
践之”。

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

在这过程里,读
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
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
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
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

到了明代,从小
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
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留给我们的好的
读书方法”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分析可知,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

C项,“王国维认为读书是……
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
分析可知,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并不直指读书法。

D 项,“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以偏概全,太绝对。

结合文本内容“《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这个读书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等分析可知,“学而时习之”这一读书法与孟子提出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不一致。

故选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等分析可知,随着不同时期,人们对读书的认识也在变化,“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理解错误。

故选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
对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考查概念的内涵,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必要性”错误,“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板’的读书人”错误。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只是反复阐释了读书应使人“学以成人”并“经世致用”这一思想,并没阐释必要性。

结合文本内容“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
‘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分析可知,“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
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
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
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新
旧动能转换加速,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减税降费、放管服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及金融市场加速开放。

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
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投下信任票。

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铁矿
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CIPS二期正式运行,这些积极迹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7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正回归2.0快车道》)材料二: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作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地位逐步稳定,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扩大人民币使用、深化人民币交易能力的兴趣继续提高:2018年人民币参与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63%的境内企业、4716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
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

报告指出,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
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2017年末,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
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累计突破20万亿元人
民币,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金融时报》)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新的思路。

短期应该以稳定汇率为主。

“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这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应暂缓推进。

同时,中行要加强短期热钱的进出管制,防止短时间内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进大出,引起
境内居民恐慌性挤兑外币,给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期需有序推进金融改革。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均是开放资本兑换项目与浮动汇率制度。


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

中国在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后,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
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具体路径应该是:先推进汇率完全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

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根本在于该国经济、金融的硬实力。

因此,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步发展,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目前,中国经
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以合理的经济增长为核心,遵循一
定的次序,不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急功近利。

(摘编自2018年7月31日《新一代经济学人》)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报告可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客观上存在一些障碍,展望未来不难感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

B.建设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建行将要加强
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C.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延缓,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D.人民币国际化中期目标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可
先推进汇率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有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错,据材料一第二段信息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令人乐观。

故答案为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因为举措得当,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从而为人民币国际
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德、法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信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交易等迹象的出现,
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C.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在离岸市场上,建行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D.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因为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硬实力,决定人民币国
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与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的能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D项,“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错,据材料三第三段“长期要进一步
夯实经济基础”可知,“近期”偷换概念。

故答案为D。

6.关于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国际货币论坛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②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①国际论坛的报告动机是客观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②建设银行的报告旨在表达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立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

第一问: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
碍”“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可总结出,“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
据“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可总结出,“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可结合两个机构的不同职责思考这两个报告的目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

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
低矮的山冈。

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
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
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
十余代。

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

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
了绿锈的铜镜。

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

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

水生万物,千年不息。

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
又像是浮出波面。

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
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

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

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
间的钟塔。

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
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

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
仄幽深。

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我也是一个
人走,脚步轻缓。

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

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
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

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
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

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

交错
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
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

蹦蹦蹦,鼓声
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曾经的,将来的)。

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
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

叶村家家户户均自酿五加皮酒,而酒家只有一处。

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
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散,了悟:人间终究是人间,活着就是做人间的人,说人间的话,干人间的事。

⑦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

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
内含物。

让我流连的,是双美堂。

这是一栋老民居,有前房、倒房、前花园、后花园,属于徽派建筑。

前花园有百年罗汉松和青石水池,天井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树、梓木、桐木、椿木,寓意百子同春,墙
上有鹿鹤壁画,后花园有鱼池和吊桥。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有情调的大户之家。

⑧晌午,烈日白炽。

几个小孩坐在巷弄石阶上,舔舐棒冰。

棒冰的水渍淌在他们的手掌上,淌在
他们的衣服上。

棒冰在溶解。

枣树上,压翻了枣子。

麻红色的枣子,引来乌鸫啄食,南塘如一块砚台,静默地搁置在叶村这件方桌上。

龙门山逶迤,山冈毗连山冈。

在群山的起伏里,我四顾茫然。

我望望
叶村,对时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

时间是最大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力,毁灭一切,淹没一切。

在叶村,我看到了时间遗存下来的踪迹。

这些踪迹,是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用“缰绳”“烈马”“沸水”等喻体勾勒出怀玉山绵延恢弘的形态,化静为动,又将龙门
山比作“一把圈椅”,点出新叶村地理位置,生动鲜明。

B.第②段中“长久的恍惚”,是作者处于过去、现在交织之下的新叶村,面对繁复的景象生发出的
一种独特体验,笼罩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惆。

C.第④段称南塘是“近似谜语的象征物”突出了南塘厚重的人文底蕴,作者又反复提及南塘边的人影,虚实相生,增强了南塘历史的纵深感。

D.第⑥段写酒家,暗藏灯光的纸灯笼与始终不开花的吊兰,隐隐透露出生命的缺憾,与五加皮洒的
醇美形成对比,引出朴素深沉的人间体悟。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作品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把握作品内容。

然后对照所给句子逐个排除。

阅读文本,分析可知,A项,“缰绳”不是喻体,也不是勾勒出怀玉山绵延恢弘的形态;B项,“笼罩着淡淡的
失落和怅惆”无中生有;C项分析正确;D项,“隐隐透露出生命的缺憾,与五加皮洒的醇美形成对比”分析缺少依据,过于牵强。

故选C。

8.如何理解题目“时间的隐喻”的含意?作者是如何增强这种“隐喻”意味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时间的隐喻”是指新叶古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看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在描写这些历史遗存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描绘样貌,而是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使其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意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解答此类题要有全文意识,从全局考虑,绝大部分要求考查的标题都有深刻的含义,我们要从其本义和深层含义入手来答,千万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意思。

理解好深层含义,需要把握好作品的内容、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理解“时间的隐喻”的含意。

本文新叶古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如“南塘”“溪流”“石板道”“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看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第二问,
“作者是如何增强这种隐喻意味的”,作者描写这些历史遗存时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如,写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

再如,写石板道,“逼仄幽深”“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

又如,写五加皮酒,“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