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13课)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八下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一课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概况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2.变化:组织形式:工场→工厂;生产方式: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3.领先国家:英国
3.开始行业:从棉纺织业开始
4.特点:“蒸汽时代”
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
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有了制度保证;
3.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促进资本积累。

三、重大发明成就
1.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

4.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铁路)。

四、工业革命的扩展
1.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

2.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
1.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2.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根据材料)
1.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导致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激化。

(2)19世纪30到40年代,欧洲爆发了好几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

3.思想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人物:英国人欧文、法国人圣西门和傅立叶。

(2)共同点:批判资本主义;理性的社会蓝图,寄托于个别统治者或开明富豪的支持。

4.实践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
(1)共同点:批判资本主义。

(2)不同点: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4.意义
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871年,建立了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后来创立了《国际歌》。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
7.3.1 德国统一
一、德国统一的原因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在严重分裂中。

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根本原因: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二、德国统一的过程
1.和平方式——议会和民主方式
召开法兰克福会议。

2.武力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作用:
(1)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统一。

(2)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

3.结果
1871年,普鲁士国王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三、德国统一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四、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
(1)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为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

2.消极:
(1)德国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

(2)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这一切都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7.3.2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一、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
1.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2.两种制度的矛盾——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

矛盾核心: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3.北方废奴运动的兴起
4.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林肯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奴隶制。

二、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2.初期:北方军队连连败退。

3.举措:
(1)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2)林肯发表《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要求,提高了政府的威望。

4.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三、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四、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美国南北战争的问题
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7.3.3 俄国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时间:1689年
2.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3.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

4.性质:沙皇进行的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改革。

5.影响:
(1)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农奴制。

二、克里米亚战争
1.概况:1853年,沙俄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英法加入土耳其,大败俄军。

2.原因:俄国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

三、俄国1861年改革
1.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2.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
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4.影响:
(1)积极: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2)消极: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7.3.4 明治维新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内忧:19世纪中期,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幕府统治)
2.外患:外国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美国“黑船事件”)
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1. 政治
(1)废除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2.经济
(1)允许土地买卖。

(2)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
(1)努力发展教育。

(2)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4.军事
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三、明治政府的做法
1.1869年,迁都:从京都迁到东京。

2.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四、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五、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日本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消极:日本强大之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