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明清史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史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定疆之路——明清版图奠定格局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 画出清朝疆域四至方位图。

2. 在明清时间轴上标出明清时期治理边疆的大事件。

【评价反馈】
1.时空定位重要知识点。

2.准确、清晰,没有遗漏。

【主要内容】
1.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做出的贡献?
2.明清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体现怎样的治边智慧?
3.郑成功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4.清朝防御重心在内边疆还是外边疆,请说出理由。

5.雍正安南勘界案中,影响雍正划界态度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评价反馈】
1.教师提问引领方向,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

2.学生回答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提取信息要全面,解读要准确,概括要精炼,要学会概括的方法。

【主要内容】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康熙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雍正四
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上奏曰:“苦不及此清理,约定规程,即使弩几土官,杀几苗首,亦不过急则治其标,本病未除,恐终难宁帖。

……是其征之私囊者不贪百倍教十倍,而输之仓库者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

由此类推,又何可盛计。


雍正帝对其甚为赞赏。

令其悉心办理。

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

对自动交印者,酌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

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

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

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

改土归流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保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9 分)
【评价反馈】
①关于原因的概括能力有提升,整体得分率尚可;
②关于措施的特点归纳能力欠缺,失分略多,需要继续攻坚。

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新课标】
指出该课标内容与已经所学的必修模块的不同,尤其是增加了“明清版图的奠定”这一核心知识点。

【设计意图】
单元开篇,开门见山,呈现新课标,并与老课标对比,提醒学生高考命题点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醒学生把对明清史的学习置于国际视野下考察,增强中外关联意识。

【一、大一统的辉煌】
1.展示图片材料,提问:清朝在明朝疆域的基础上有哪些发展?
2.展示图片材料,提问:在地图上指出清朝不同行政区的划分并说明清朝疆域的四至。

3.展示材料,提问: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
1.对比明清疆域图和现代中国的地图,让学生知道:在明朝(历代)疆域的基础上,清朝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

2.在地图上指出清朝不同行政区的划分并说明清朝疆域的四至,让学生粗略感知:清朝治理边疆的手段和措施的差异以及清朝奠定中国版图的重要贡献。

3.通过展示明清疆域地图和问题引领,培养学生在时空观念中去分析和理解历史。

4.分析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意义,让学生增强:清朝对于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额重要意义,从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家国情怀。

【二、治边之策】
1.展示图片和材料,提问:治理地理气候多样文明类型有别的辽阔边疆,考验执政者的治国智慧,明清时期需要什么样的高超的政治智慧去解决这一难题呢?
2.展示材料,提问:概括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体现怎样的治边智慧?
3.展示材料,提问:依据材料概括郑成功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设计意图】
1.治理地理气候多样文明类型有别的辽阔边疆,考验执政者的治国智慧。

引领学生思考,置位于那个时代,可否提供给执政者可资鉴的措施或策略,以增进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2.通过阅读表格内容,引领学生概括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并分析体现怎样的治边智慧,以此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解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古人的治边策略和智慧。

3.以郑成功收复台湾和经营台湾为例,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概括郑成功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提升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并从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家国情怀。

【三、时代的隐忧】
1.展示图片材料,提问:推断出清朝防御重心在内边疆还是外边疆,请说出理由。

2.展示图片,提问:同一时期,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正在形成,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趋势?面对这一变化,明清统治者有应对之策吗?
3.展示材料,提问:雍正安南勘界案中,影响雍正划界态度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
1.通过清朝北部五个将军辖区的设置,引领学生思考清朝防御重心在内边疆还是外边疆,并说出理由,以此扩展学生的世界视野,把明清时期边疆治理与世界形势结合起来思考,从而引起学生对国家边疆治理的担忧。

2.同一时期,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且不断对外扩张。

引领学生思考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变化,从而感知西方社会发生的急剧变化。

明清王朝感知到这一变化了吗?面对这一变化,明清统治者有应对之策吗?从而引发学生对危机的再思考。

3.雍正安南勘界案中,影响雍正划界态度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通过材料呈现,让学生感知到清朝统
治者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宗藩体系中不能自拔,从而认识到最高统治者执守固有的政治观念和文化心态才是后来新的边疆危机频发的根源。

4.明清大一统的辉煌,奠定了中国后世的版图,但置于全球视野下,辉煌的背后是衰败的隐忧,从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开放意识以及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从“大一统的辉煌”“治边之策”“时代的隐忧”三个方面回顾和归纳本科内容。

突出“大一统”的表现和影响,“治边之策”的具体措施和凝聚的政治智慧,以及内外两个角度阐释“时代的隐忧”。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基于高三课堂的教学,服务于高考要求,又体现了新版课标理念。

2.课堂三环节的设计和推进,自然而紧凑,浑然一体,主题鲜明。

3.突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家国情怀得到了较好的渗透。

4.课后,学生评价好,表示收获很大。

【问题与建议】
课堂气氛稍微沉闷,学生兴奋程度不高。

【优点与特色】
1.设计给人“大格局感”,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细节,高屋建瓴。

2.课堂设问,层层推进,环节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3.突出了必备知识的归纳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受益匪浅,“主体”意识萌生。

【问题与建议】
导入部分略显生分,有激趣的导入更能调动课堂。

【优点与特色】
1.
把明清边疆的治理置于全球视野下考查,切入角度新颖而自然,很好的契合了新版课标的理念。

2.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材料情景和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和综合的经验,从而强化了学生对国家治理智慧的分析和理解。

3.重视了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很好地把学法指导、学习品质教育、学习思维习惯培养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问题与建议】
1.课堂一开始提问过早,学生略显局促,影响课堂表现。

2.单元开篇之课,缺乏对后续内容多更多的铺垫。

【优点与特色】
1.单元教学完整、关联度高,促成学生对明清史学习的整体把握和深度学习;
2.任务明确,讲练讨论结合,较好地完成了明清史部分的一轮复习;
3.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
4.地图、时间轴等工具运用得当,注重地理学、经济学、文学跨学科学习。

【主要问题反思】
1.个别课之间的导课衔接应该更自然;
2.五节课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改进的方向与措施】
1.改进导课语衔接;
2.五节课不一定要按照自然课的时间进行,内容多、难度大的课可以适当增加时间。

【课例研究的主要结论】
1.单元教学重在教学设计,应该先集体备课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2.每个单元的课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节完整独立的课,要注重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