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24 激素调节知识拓展提升(二)激素的来源及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24 激素调节知识拓展提升(二)激素的来源及分类
1.胺类激素
胺类激素多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水溶性强,在血液中主要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分泌前通常储存在胞内分泌颗粒中,只在机体需要时才释放。
且在靶细胞膜受体的介导下发挥作用,半衰期通常只有2~3分钟。
①肾上腺素:属于儿茶酚胺的肾上腺素等由酪氨酸经酶修饰而成。
②褪黑素: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
③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球蛋白分子裂解而来的含碘酪氨酸缩合物。
同属胺类激素的甲状腺激素却很特殊,它以甲状腺胶质的形式大量储存在细胞外的甲状腺滤泡腔中。
非常特别的是,甲状腺激素脂溶性强,在血液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其半衰期是激素中最长的,可达7天左右,但游离甲状腺素(T4)的半衰期仅数分钟。
2.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1)性质:从最小的三肽分子到由近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及蛋白质。
这类激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属于亲水激素,在血液中主要以游离的形式存在。
多肽激素的半衰期一般为4~40分钟,蛋白质类激素则为15~170分钟。
(2)种类:下丘脑、垂体、甲状旁腺、胰岛、胃肠道等部位分泌的激素大多属于此类。
①蛋白质激素:主要有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及腺垂体激素等。
②肽类激素:包括下丘脑调肽、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胃肠激素和瘦素等。
(3)生成:遵循蛋白质合成的一般规律,经过转录和翻译先合成激素前体分子,再经酶切加工而生成激素,如胰岛β细胞合成的前胰岛素原经裂解去除信号肽后成为胰岛素原,再经激素转换酶等催化为胰岛素并形成多聚体。
这类激素要在胞内经高尔基复合体的处理,如对肽链的糖基化修饰等,并包装储存在囊泡中。
(4)释放:当机体需要时,储存在囊泡中的激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对这类激素分泌调节的作用环节主要是在其分泌机制,而不在合成过程中。
(5)作用:由于这类激素的分子量大,且具亲水性,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启动
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而引起细胞生物效应,而自身通常并不进入细胞。
3.类固醇激素
(1)性质:类固醇激素的分子量小,且因属于亲脂激素(lipophilic hormone),血液中95%以上的类固醇激素与相应的运载蛋白结合而运输,这样,既可降低其脂溶性,又能避免过快经肾排泄而丢失。
(2)种类: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细胞分泌,包括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雄激素等。
(3)合成:类固醇激素以胆固醇酯为储存形式和原料,边合成、边释放,所以分泌率与合成速率相当,对其分泌的调节是在合成过程中。
(4)作用:此类激素多直接与胞质或核受体结合引起调节效应,其半衰期在数十分钟到数小时。
4.固醇类激素
此类激素分布较少,由皮肤、肾、肝等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分泌。
包括胆钙化醇(维生素D3)、25-羟胆钙化醇(25-羟维生素D,)和钙三醇(1,25一二羟维生素D3)。
5.廿烷酸类
(1)种类:包括由花生四烯酸(一种脂肪酸)转化而成的前列腺素族、血栓素类和白细胞三烯类等。
它们均可作为短程信使广泛参与细胞活动调节,也有人将其视为激素。
(2)合成:这类物质的合成原料来源于细胞的膜磷脂,所以几乎所有组织细胞都能生成。
(3)作用:它们既可通过细胞膜受体也可通过胞内受体转导信息。
其中,前列腺素种类繁多,作用复杂,但其半衰期短,多作为局部激素或细胞内信使发挥其生物效应。
胺类、肽类和蛋白类激素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均属于含氮类激素。
类固醇、固醇类和廿烷酸类激素以脂质为原料,均属于脂类激素。
激素主要来源及性质
腺体/组织中文名称英文简写化学性质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肽类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肽类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IH(SS) 肽类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肽类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肽类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肽类
催乳素抑制因子PIF 胺类/肽类
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VP(ADH) 肽类
缩宫素OT 肽类
腺垂体生长激素GH 肽类
催乳素PRL 肽类
促甲状腺激素TSH 蛋白质类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肽类
卵泡刺激素(配子生成素)FSH 蛋白质类
黄体生成素(间质细胞刺激素)LH(ICSH) 蛋白质类
松果体褪黑素MT 胺类
8-精缩宫素AVT 肽类
甲状腺甲状腺素T4 胺类
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 胺类
降钙素CT 肽类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肽类
胸腺胸腺素肽类
胰岛胰岛素蛋白质类
胰高血糖素肽类
肾上腺皮质皮质醇类固醇类
醛固酮Ald 类固醇类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Ad,E 胺类
去甲肾上腺素NA,NE 胺类
睾丸睾酮 T 类固醇类
抑制素蛋白质类
卵巢雌二醇 E2 类固醇类
孕酮P 类固醇类
松弛素肽类
胎盘绒毛膜生长激素CS 肽类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 肽类
心心房钠尿肽ANP 肽类
血管内皮内皮素ET 肽类
肝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肽类
肾钙三醇1,25(OH)2D3 固醇类
胃肠道促胰液素肽类
缩胆囊素CCK 肽类
促胃液素肽类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肽类
脂肪组织瘦素肽类
各种组织前列腺素PGs 甘烷酸
6.激素分泌的调控
(1)生物节律性分泌
许多激素具有节律性分泌的特征,短者以分钟或小时为周期的脉冲式分泌,多数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分泌;长者以月、季等为周期的分泌。
如一些腺垂体激素为脉冲式的分泌,且与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同步;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的
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如下图);女性的性激素呈月周期性分泌;甲状腺激素甚至存在季节性周期波动。
激素分泌的这种节律性受到体内生物钟的控制,取决于自身生物节律。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可能具有生物钟的作用。
血中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的日周期变化
(2)神经调节
很多内分泌腺如胰岛、肾上腺髓质等腺体及器官都直接受到神经的支配,其分泌活动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活动对激素分泌的调节具有特殊意义,例如,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增加,协同交感神经广泛动员机体潜在能力,增加能量释放,以适应活动需求。
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
素,有助于机体积蓄能量、休养生息。
婴儿吸吮母亲乳头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母体催乳素和缩宫素释放,发生射乳反射;进食期间迷走神经兴奋,促进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等,均体现出神经活动对内分泌功能的调控。
(3)多轴系反馈调节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在激素分泌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轴系是一个有等级层次的调节系统,系统内高位激素对下位内分泌活动具有促进性调节作用,而下位激素对高位内分泌活动多起抑制性作用,从而形成具有自动控制能力的反馈环路。
长反馈:指调节环路中终末靶腺或组织分泌的激素对上位腺体活动的反馈影响;
短反馈:是指垂体分泌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活动的反馈影响;
超短反馈:则为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受其自身分泌的调节肽的影响,如肽能神经元可调节自身受体的数量等。
通过这种调节方式,维持血中各级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
人体内的轴系主要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一性腺轴等。
轴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将引起该轴系的激素分泌稳态遭受破坏而致病。
此外,轴系还受中枢神经系统(如海马、大脑皮层等脑区)的调控。
(4)直接反馈调节
很多激素都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的调节,这些物质代谢导致的血液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又反过来调节相应激素的分泌水平,形成直接反馈效应。
如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骨钙入血,引起血钙升高;而血钙升高则可负反馈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维持血钙水平的
稳态。
【典例2】(2021·河北·高考真题)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分析】
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
A、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②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
B、②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错误;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1.(2021·全国·高考真题)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案】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体液心脏(心肌细胞)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分析】
激素调节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详解】
(1)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由题靶细胞的响应是使心跳加速、心率加快,因此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
(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
(3)由题干垂体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可知,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点睛】
本题考查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种类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靶器官或靶细胞这一栏的答案应该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响应保持一致。
2.29.(2021·广东惠州·一模)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表示促进),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岛素释放
C.Ca2+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答案】B
【分析】
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
【详解】
A、细胞呼吸的本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贮存在ATP中,A正确;
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使胰岛素释放,B错误;
C、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正确;
D、根据图示,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可以通过阻碍K+外流,改变细胞膜的电位,促进Ca2+内流,进而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正确。
故选B。
3.(2020·全国·高考真题)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答案】D
【分析】
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详解】
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正确;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会增加,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
故选D。
4.(2021·浙江台州·一模)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⑤代表组织,②、④代表血管,“→”代表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释放出生长激素可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质
B.②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大于④中
C.③功能障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D.⑤直接支配胰腺分泌激素
【答案】C
【分析】
1、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下丘脑组织,③表示腺垂体组织、⑤表示神经垂体组织。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
【详解】
A、据图分析,①是下丘脑组织,生长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A错误:
B、据图分析,②是下丘脑内的血管,④是腺垂体的血管,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释放到④,之后进行体液运输,所以②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小于④中,B错误;
C、③是腺垂体组织,其功能障碍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量减少,对甲状腺的促进功能减退,C正确;
D、下丘脑直接支配胰腺分泌激素,D错误。
故选C。
5.(2021·河南·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二模)人体内有些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常见的调控途径有下列两种:
分泌激素
途径1:下丘脑→垂体→腺体→
分泌激素
途径2:下丘脑→腺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途径1和途径2中,下丘脑均通过分泌相关激素进行调控
B.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都不存在反馈调节
C.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方式为途径2
D.通过途径1和途径2分泌的激素可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答案】D
【分析】
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激素增多,促激素可作用于腺体(甲状腺、性腺)使其分泌相应激素(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增多,上述过程为分级调节,符合途径1。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可直接支配胰岛A(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调节血糖,该过程符合途径2。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还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详解】
A、在途径1中,下丘脑通过分泌相关激素进行调控,在途径2中,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进行调控,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的分泌符合途径2,而血糖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故经由途径2分泌的激素可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运输到垂体储存,故抗利尿激素分泌方式不同于途径1、2,C错误;
D、体温调节中下丘脑分泌激素通过垂体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也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到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温升高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因此途径1和途径2分泌的激素可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D正确。
故选D。
6.(2021·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科学家在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时,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发育出雄性生殖器官需要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雌性生殖器官;
假说2:发育出雌性生殖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当这一信号缺失时,胚胎发育出雄性生殖器官。
为验证假说的正确性,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
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
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属于________类物质,本研究可验证性激素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2)实验结果验证了假说__________。
如另一个假说成立,关键性的实验结果应为
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说的正确性,还应再设置一组对照: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出组织的同时,给予一定剂量的__________刺激。
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Y 的胚胎将发育为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性染色体组成XX 的胚胎将发育为
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
【答案】固醇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1 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家兔胚胎,手术后发育为雄性雄性激素雄性雄性
【分析】
1、性激素可根据雌雄不同,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同理雌性激素能够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维持雌性第二性征。
2、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
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详解】
(1)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XY型的做手术后会表现为雌性,说明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XY型的做手术后会表现为雌性,说明假说1正确;而XX型的做手术前后均表现为雌性,说明假说2不成立;若假说2成立,XX型的做手术后应该发育成雄性。
根据假说1,XY型的需要睾丸提供的雄性激素的作用,才会发育出雄性生殖器官,若缺乏雄性激素,则会发育出雌性生殖器官;即生殖器官发育的前提是有相应性激素的刺激,故为了验证上述假说,对照组应该在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组织的同时,给予一定剂量的雄性激素的刺激,预期的结果: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XY型和XX型的胚胎都将会发育出雄性生殖器官,即都将发育成雄性。
【点睛】
本题的难点在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照组的设计和结果的预测,需要考生根据两种假说做出合理的分析。
7.(2021·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科研人员发现口服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对于出现该结果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三种假说:①进食葡萄糖的行为;②葡萄糖对小肠细胞的刺激;③进食葡萄糖的行为和葡萄糖对小肠细胞刺激都能更显著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且两者具有累加作用。
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成年健康狗一只、食道引流器(可将食物从胃中引出)、食物注射器(可将食物直接注入小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备注:假设引流和食物注射等手术行为对狗无影响,实验所用试剂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忽略消化道吸收葡萄糖的时间,胰岛素浓度测定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1)实验步骤:
第1步: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第2步:静脉注射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
第3步:正常饲喂24小时后,口服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
第4步:正常饲喂24小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
第5步:正常饲喂24小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静脉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
(2)实验步骤中,间隔24小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三个曲线分别是第1~3步后的实验结果。
若假设③成立,请预测第4步和第5步后的结果,并在下图中绘制曲线,文字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使用食物注射器将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到狗小肠中安装食道引流器,然后让狗口服等量的葡萄糖溶液让狗恢复到处理前的状态(或消除之前处理的影响,恢复初始状态等)
【分析】
要验证口服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量的原因属于哪一种假说,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不同的处理,因变量是胰岛素的浓度。
【详解】
(1)实验步骤:除了自变量,无关变量需要保持一致,故各组应该均在安静状态下每隔
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处理。
第三步是让狗口服葡萄糖(即有进食行为,又有葡萄糖对小肠细胞的刺激),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第四步应该没有进食行为,但让葡萄糖刺激小肠细胞,故可以用食物注射器将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到狗小肠中,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预期胰岛素的浓度大于第2步,但小于第三步;第5步,正常饲喂24小时后,安装食道引流器,然后让狗口服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则口服的葡萄糖不能进入小肠,即只有进食行为,同时静脉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安静状态下每隔15分钟测定胰岛素浓度,持续180分钟,并记录。
预期胰岛素浓度大于第2步,小于第三步。
(2)间隔24小时,可以让小鼠在某种处理后恢复到处理前的状态,如胰岛素的浓度恢复到初始值,方便观察每种处理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
(3)若假说③成立,即进食葡萄糖的行为和葡萄糖对小肠细胞刺激都能更显著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且两者具有累加作用,则第4步单独用葡萄糖刺激小肠细胞,第5步,只有进食行为无葡萄糖对小肠细胞的刺激,同时静脉注射等量的葡萄糖,两组胰岛素的分泌量均会大于第2步,第3步口服葡萄糖既有进食行为又有葡萄糖对小肠细胞的刺激,胰岛素的浓度应该最大,结果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结果的预测,需要考生准确每一步处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