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津滨海新区中国海洋博物馆350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天津滨海新区中国海洋博物馆350文
案例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负载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领略家乡的新貌,我们去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参观。
一路上,大家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汽车载着我们穿过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终于来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中国海洋博物馆。
来到门口,解说员阿姨满脸笑容地迎接我们。
我们跟着阿姨来到了鱼类厅。
这里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一条条鱼形态各异。
舌鳎鱼长着尖尖的脑袋,软软的身子,好像飘舞的彩带,在展览窗里摆着poss;风驰电掣的鲨鱼,它张着大嘴,好像要把你吃掉,又像在向人展示它锋利的牙齿;剑鱼长颌延长,像剑一样突出,它的“剑”异常锋利,因此又有“活鱼雷”之称。
随着人流,我来到了螺的展览窗前,这里的螺称得上稀有,听解说员阿姨说,唐冠螺、万宝螺、大法螺、鹦鹉螺是世界四大名螺,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一扇贝壳便可以供婴儿做洗澡盆使用。
我们又跟着解说员阿姨来到另一个展厅,这儿足足摆了两个展厅的贝壳,总共有六排,一千多种。
感觉仿佛进入了海洋的贝壳世界。
一个个贝壳形态奇特、玲珑剔透、色彩艳丽、花纹精美,把整个展厅点缀得美不胜收。
有的贝壳状如斗笠;有的呈锥状、圆盘状或球状;也有的像蜘蛛、罐子……在这么多的贝壳
中,我最喜欢鹦鹉螺。
因为它们的外表非常美丽,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是白色。
从壳的里面辐射出红褐色的曲折条纹,很像鹦鹉的头部,听解说员阿姨介绍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上亿年的生活史,有“活化石”之称。
随后我们又走进了模型船展厅,这里摆放着各种渔船模型和捕鱼的工具。
看着这些,我的思绪被带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渔民们黑黑的皮肤,光着膀子,嘴里喊着号子在收网,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被送进了鱼舱。
这次参观海洋渔业博物馆,使我深深了解了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
案例二:
星期一早晨,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背上小背包,坐上大巴,开启了轻松加愉快的研学之旅。
坐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国家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主要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是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研究、交流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作为筹建机构,承担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项目建设、藏品征集、藏品鉴定、藏品保管以及展陈设计等事项。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研学伴着我们的笑声结束了,我们还是有
点依依不舍。
案例三:
终于,我们有了一座国家海洋博物馆
“海洋”两个字,天然就有一份浪漫和神秘。
它包容着无数生灵,波涛中自有财富之路。
无论你是谁,出生在哪里,当看到层叠的浪花时,都无法拒绝海洋的召唤。
但同时,大海似乎离我们又很远。
自明清起,中国就不是一个重视海权的国家,西方侵略者从海上叩开了我们的大门,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段惨痛的回忆。
我们该如何看待大海,事关过去,更会决定现在,影响未来。
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座面向公众的国家级海洋博物馆必不可少。
终于,自2019年5月1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始了试运营。
这座崭新的国家级博物馆,试图从自然、航海技术和历史三方面阐述中国和大海的关系。
手段先进,布展精美
这座博物馆逛起来如何?
先说自然。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自然展区大致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介绍大海的演化史,一部分介绍现代的海洋当中的生物
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对现代海洋生物的展示中,运用了一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让整个馆都显得时髦又鲜活。
这其中最大的看点是塑化标本。
制造塑化标本的生物塑化技术,说白了就是用塑料来固化尸体。
它能够在细胞层面保存生物的结构,于是制造出来的标本栩栩如生,异常有神,而且能够分层处理一个动物,展示用传统技术不好保存、整姿的神经、消化系统等内部组织。
上面这一具鲨鱼标本就是例子,它的皮肤、肌肉、内脏、骨骼都被分层展示,远看宛如一群鱼。
我最喜欢的一件塑化标本是一条小鳁鲸。
小鳁鲸是蓝鲸的亲戚,但个头要小得多,大的个体也”只有“10米长。
且看这条小鳁鲸,它舒展着身体,大张着嘴巴,体态显得像还活着一般。
各处的皮肤、肌肉按照不同的逻辑剥开了一部分,这就像一扇扇窗户,能让我们观察下方的结构,让我们的肉眼拥有了X光的功能。
更巧妙的是它周身的一扇扇镜子。
小鳁鲸就算是一种小型鲸鱼,也有近10米长。
这片塑化展区标本很多,没法让人围绕着它参观,那怎么让游客看到鲸鱼另一面的细节呢?布展者在很多关键位置放上了镜子,通过反射,大家就能看到了。
鲸口处的镜子就能让我们看清那张大嘴,看到用来滤食的鲸须。
据提供塑化标本的隋鸿锦博士所说,它们给这座博物馆提供了大约1000多件塑化标本。
所以我们能在这里看到大如鲸、鲨,小如河豚的一系列标本。
传统的福尔马林泡制标本或者毛皮剥制标本都较难保持动物的
颜色,但塑化标本就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你在这里看到的鱼群不光是外形栩栩如生,颜色也异常鲜艳。
这样的标本,会让我们有一种动物还活着的错觉。
新式自然博物馆特喜欢用布景来展现动物所处的生态,这样的展示更立体,同时也比较“省标本”,适合家底不多的新博物馆弯道超车。
国家海洋博物馆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布景。
例如这个翼龙护巢的场景,就很精彩。
这两只中生代的飞龙把巢做在海边,正在精心的孵蛋,它们的背后是一片水域,天空阴云密布,有别的翼龙在高飞。
这样的场景,是通过对化石特征、周围环境的推测复原出来的。
观看这样的场景,不光能了解到一种动物长什么样,还能知道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行为。
而传统的自然博物馆或者标本馆,更喜欢整齐的摆放大量的标本,用数量来征服观众。
这样的展示方法在展一些个体较小的动物时很好用,例如贝壳。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贝壳数量不少,按照分类的逻辑,展示了好几墙,非常的壮观。
更难能可贵的是科普做得还不错。
例如这块芋螺的介绍牌很明显是专业人士写的:芋螺也算是一种声明显赫的海生动物,它们贝壳好看,但小小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有毒的武器。
它们自带毒针,能够射出体外进攻,有些芋螺的毒性还很强。
但并非所有的芋螺都能对人造成很强的伤
害。
另外,若是在这座博物馆的自然展区内逛上一圈,你会感觉到这是一座颇讲究美感的博物馆。
无论是标本的排布,还是标本本身的美感都很足。
在博物馆的科普上,长得好看、吸引人目光,这就成功一半了。
船只是大海和人类之间的中保。
国家海洋博物馆复原了一座巨大的宋元时期的福船:这是一种能够入海的大型商船,它以风帆为动力,以舵操控方向,货物藏于船舱当中,能够纵横四海。
宋元时期繁盛的刺桐城(泉州)中,便有福船繁忙的身影。
这座福船身上运用了不少古典的工艺。
要感受它不光可以看,还可以凑近了闻:你会闻到一股子浓重的油味儿,这味道和故宫柱子上的油味儿特别像,它来自桐油。
中国古代的海船,会用桐油裹上捣烂的麻草、贝壳粉等原料,制成油灰来填补木块之间的缝隙和钉子留下的洞眼,从而实现防水的效果。
这种油灰和故宫柱子上涂的油灰成分类似,都有桐油味儿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了。
这艘福船模型的一侧没有装木板,我们能够看到内部的船舱。
船舱被一块块隔板隔成一排舱室,这是一种和现代传播水密舱室类似的设计:如果船有些微的漏水,那么水进来后只会影响一个隔舱,整体的状况和其他舱内的货物就不容易受到影响。
这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一大发明。
福船附近,陈列着一些真实的货物,其中不少来自真正的古代沉船。
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是上面这件广州的地方窑厂出品的外销青花瓷,这只展翅飞翔的凤凰配上银的瓶口,看起来颇为优雅。
我去的时候,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海洋天文厅和两个历史展厅都还没有开放。
大概再过段时间,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些展厅。
再说一点可以改进的
说完好的,咱们再来说一点不好的。
作为一座年轻的博物馆,又处于试运营期,那肯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我首先想挑的刺儿,是那座“龙的时代”展厅。
在科普圈浸淫一段时间的朋友都会知道,古生物展厅常常比现代生物展厅更吸引人,尤其是恐龙,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于是,国家海洋博物馆中,除了综述整个海洋地史的“古代海洋”展厅之外,还有一个专讲中生代的“龙的时代”展厅。
在中生代,众水当中有很多宏伟的古生物,例如沧龙、鱼龙、蛇颈龙。
这几种动物的化石(或模型),“龙的时代“展厅中都有,这一点特别棒。
如果我没记错,国内还没有一座专门展示中生代海洋动物的展厅。
但就在沧龙和蛇颈龙之间,赫然又放了一具霸王龙的骨架。
这就有一点违和了。
想来也好理解,各种“龙”中没有比霸王龙更吸引小朋友的了。
但这样就给了我一种撕扯感:馆方显然是想好好展示海中巨龙的,但同时又无法放弃恐龙带来的票房。
这种当断不断的感觉,亦出现在隔壁的
贝林厅当中。
肯尼斯• 贝林是一位慈善家,他给中国多个省市捐献了一大批质量极高的动物标本。
国家海洋博物馆也接收了一批,但这些标本基本都是陆上动物,和大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所以馆方将它们布成了一个以达尔文、华莱士等人的探索历程为轴的展区。
想法不错,但布展还是有点硬。
这种硬,其实是可以通过文案工作软化的,这种软化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
国家海洋博物馆有不少专家,因此才有像贝壳展区那样专业的展示。
但很显然专家还不够多,于是又会在细节上露怯。
古代海洋馆就是一个有一些细节性瑕疵的地方。
这个馆的布展特别精巧,展品也很美,但有些科普有瑕疵。
比方说上图说“叠层石是最早的氧气制造者”就是错的。
叠层石是啥呢?是在大约35亿多年前蓝细菌出现并之后,一代一代的菌垫裹挟了海里的细沙、碎屑,一年一年叠出来的礁石。
要说最早的氧气制造者那也是蓝细菌,说成是叠层石,那就好比说“蜂蜜是蜂巢制造”的一样。
我还注意到了一个瑕疵,就是上面这幅”节肢动物的附肢演化“。
这幅图其实没有啥错,它的问题是这个科普没有做透。
节肢动物的附肢有两种,较为原始的一种叫双肢型附肢,更先进的叫单肢型附肢。
什么是双肢、单肢呢?大家有这个闲心的话,可以在吃麻辣小龙虾的时候拆一下它们的腿。
如果我们把小龙虾头胸部(也就是有虾黄的部分)的甲片剪开,会看到里面灰白色的鳃,如果我们拆一下这个鳃,会发现它是
和胸足连在一起的。
这就是双肢型附肢,它分支。
而昆虫的足不会这样分肢,所以叫单肢型附肢。
这张图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知识点,但它没说透。
于是就变成了一个非专业人士完全get不到的知识点,等于没科普。
不过就算有这些问题,那也是瑕不掩瑜,我依旧推荐大家去这座博物馆逛一逛。
毕竟,我们终于有了一座国家海洋博物馆,而且现在试运营期就是要用来发现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