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主讲宋萍
第一章 绪论
【课时安排】共6课时
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特性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 、CO 2、H 2CO 3及其盐、氢氰酸(HCN )及其盐、硫氰酸(HSCN ) 、氰酸(HCNO )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 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CH 2CH 2OH OH
苯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 [小结]抓“同分”——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
同,则再看其它原子的数目……)
看是否“异构”—— 能直接判断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或位置异构则最好,若不能直接判断,那还可以通过给该有机物命名来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同系物”呢?(学生很容易就能类比得出) 2.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课堂练习投影]——巩固和反馈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复习巩固“四同”的区别。

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是什么关系?
①CH 4与CH 3CH 3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金刚石与石墨 ④O 2与O 3 ⑤11H 与
2
1
H
2)下列各组物质中,哪些属于同分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属于何种异构? ① CH 3COOH 和 HCOOCH 3 ② CH 3CH 2CHO 和 CH 3COCH 3 ③CH CH OH 和 CH CH 2OCH 3 ④ 1-丙醇和2-丙醇 ⑤ 和 CH 3-CH 2-CH 2-CH 3
三、如何书写同分异构体
1.书写规则——四句话: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 支链或官能团位置由中到边; 排布对、邻、间。

(注:①支链是甲基则不能放1号碳原子上;若支链是乙基则不能放1和2号碳原子上,依次类推。

②可以画对称轴,对称点是相同的。


CH 3-CH -CH 3 CH 3
2.几种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丁烷:2种;戊烷:3种;己烷:5种;庚烷:9种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烃基的概念;学会用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的方法对烷烃进行命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

投影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点进行升华和提高,形成知识系统。

【课堂总结】归纳总结: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原则
2、要注意的事项和易出错点
3、命名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学生回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总结成规律
【补充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D ) A. 1,2─二甲基戊烷 B. 2─乙基戊烷 C. 3,4─二甲基戊烷 D. 3─甲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名称中,正确的是 ( AC ) A. 3,3—二甲基戊烷 B.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C. 3—乙基戊烷 D. 2,5,5—三甲基己烷
3.下列有机物的名称中,不正确...
的是 ( BD ) A. 3,3—二甲基—1—丁烯 B. 1—甲基戊烷 C. 4—甲基—2—戊烯 D. 2—甲基—2—丙烯 4.下列命名错误的是 ( AB ) A. 4―乙基―3―戊醇 B. 2―甲基―4―丁醇
C. 2―甲基―1―丙醇
D. 4―甲基―2―己醇
5.(CH 3CH 2)2CHCH 3的正确命名是 ( D )
A. 2-乙基丁烷
B. 3-乙基丁烷
C. 2-甲基戊烷
D. 3-甲基戊烷 6.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是 ( B ) A . 3,3 -二甲基 -4-乙基戊烷 B . 3,3, 4 -三甲基己烷 C . 3,4, 4 -三甲基己烷 D . 2,3, 3 -三甲基己烷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正确的命名为 ( C ) A. 2,3—二甲基—3—乙基丁烷 B.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C. 2,3,3—三甲基戊烷 D. 3,3,4—三甲基戊烷
8.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 2ClBr 。

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
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
的是 ( B )
A. CF 3Br ── 1301
B. CF 2Br 2 ── 122
C. C 2F 4Cl 2 ── 242
D. C 2ClBr 2 ── 2012
四、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
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归纳】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
(2)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
(4)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

2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实验
第二章链烃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能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二、内容结构
三、课时安排共8学时
一、脂肪烃
教学目的: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
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教程:
一、命名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原则: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要注意的事项和易出错点
3、命名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即一长、一近、一简、一多、一小的命名原则。

但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或叁键。

命名步骤:
1、选主链,含双键(叁键);
2、定编号,近双键(叁键);
3、写名称,标双键(叁键)。

其它要求与烷烃相同!!!
二、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结构和化学性质
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思考与交流]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三、炔烃
1)结构: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CaC2+2H2O Ca(OH)2+C2H2↑
实验装置: P.32图2-6
注意事项:
a、检查气密性;
b、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
c、气体收集方法
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
(1)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体会有难闻的臭味;
(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NaOH和CuSO4溶液)
(3)H2S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
H2S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溴反应,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因而会对该实验造成干扰。

(4)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
1、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反应;
2、反应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3、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和球形漏斗的下口;
4、关闭导气阀后,水蒸气仍与电石作用,不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
3)乙炔的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完全氧化
2C2H2 + 5O2 4CO2 + 2H2O
(2)被氧化剂氧化:将乙炔气体通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加成反应
将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与溴发生反应。

CH≡CH + 2Br2→ CHBr2CHBr2
c、加聚反应:导电塑料——聚乙炔
第三章、环烃
[课时安排]共4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脂肪烃,完成表格
一、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是以苯作为母体进行命名的;对苯环的编号以较小的取代基为1号。

•有多个取代基时,可用邻、间、对或1、2、3、4、5等标出各取代基的位置。

•有时又以苯基作为取代基。

二、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80.1C,熔点5.5C 三、苯的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

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3)苯的加成反应(与H2、Cl2)
总结:能燃烧,难加成,易取代
[课堂练习]:
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导学)
(A)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3、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四、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 C n H2n-6苯的同系物都有与苯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结:比较苯和甲苯
[练习]用化学方法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苯和乙苯
(2)已烷和已烯
(3)苯、二甲苯、乙烯
五、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苯的毒性:苯有毒,对中枢神经和血液有较强的作用。

严重的急性苯中毒可以引起抽搐,甚至失去知觉。

慢性苯中毒能损害造血功能。

长期吸入苯及其同系物的蒸气,会引起肝的损伤,损坏造血器官及神经系统,并能导致白血病。

空气中苯蒸气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第五章卤代烃
[课时安排]共4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2.使学生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对卤代烃有关性质数据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通过对氟里昂等卤代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4.了解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乙烷与溴蒸汽在光照条件下的第一步反应.
2.乙烯与水反应.
3.苯与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4.甲苯与浓硝酸反应.
[引入]:从结构上讲,反应得到的产物都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烃的衍生物.
一.烃的衍生物概述.
1.定义: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常见烃的衍生物有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所含官能团包括卤素原子(—X)、硝基(—NO2)、羟基(—OH)、醛基(—CHO)、羧基
(—COOH )、氨基(—NH 2)、碳碳双键(C=C )、碳碳三键(C ≡C )等.二.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卤代烃的用途:致冷剂、灭火剂、有机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卤代烃的危害:
(1).DDT 禁用原因:相当稳定,在环境中不易被降解,通过食物链富集在动物体内,造成累积性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2).卤代烃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原理:卤代烃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过渡]:卤代烃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很多化学反应而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因此,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下面我们以溴乙烷作为代表物来介绍卤代烃的一些性质.
三.溴乙烷.
1.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的液体,沸点低,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2.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 2H 5Br CH 3CH 2Br 或C 2H 5Br —Br
[提问]: ①.从二者的组成上看,溴乙烷与乙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异同点?
②.若从溴乙烷分子中C —Br 键断裂,可发生哪种类型的反应?
3.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H H —C —C —H H H H H H —C —C —Br H H
H H H —C —C —H H H H
[实验2]:按图4-4组装实验装置,①.大试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20%NaOH 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
现象: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CH 3CH 2Br +H-OH CH 3CH 2OH + HBr 或: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 NaBr
[讨论]:
①.该反应属于哪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②.该反应比较缓慢,若既能加快此反应的速率,又能提高乙醇的产量,可采取什么措施?
可采取加热和氢氧化钠的方法,其原因是水解反应吸热,NaOH 溶液与HBr 反应,减小HBr 的浓度,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 3CH 2OH 的浓度增大. ③.为什么要加入HNO 3酸化溶液?
中和过量的NaOH 溶液,防止生成Ag 2O 暗褐色沉淀,防止对Br -的检验产生干
扰.
[过渡]:实验证明CH 3CH 2Br 可以制乙烯,请考虑可能的断键处,以及此反应的特点.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实验1]实验装置,①.大试管中加入5mL 溴乙烷.②.加入15mL 饱和KOH 乙醇溶液,加热.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④.滴加2DAgNO 3溶液.
现象:产生气体,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 NaBr + H 2O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
[讨论]:
①. 为什么不用NaOH 水溶液而用醇溶液?
用NaOH 水溶液反应将朝着水解的方向进行.
NaOH 乙醇
②.乙醇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乙醇在反应中做溶剂,使溴乙烷充分溶解.
③.检验乙烯气体时,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
除去HBr ,因为HBr 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④.C(CH 3)3-CH 2Br 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不能.因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⑤.2-溴丁烷 消去反应的产物有几种?
CH 3CH == CHCH 3 (81%) CH 3CH 2CH == CH 2 (19%)
札依采夫规则: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消除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
四.卤代烃.
1.定义和分类.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一卤代烃的通式:R —X.
(2).分类:
①.按分子中卤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烃和芳香烃.
2.物理通性:
(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如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是:随着碳原子数(式量)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也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减小.
CH 3CH CH 2Br
CH 3
3.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
(1).水解反应.
[课堂练习]: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消去反应.
[课堂练习]:试写出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制法.
(1).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
(2).不饱和烃加成.
[讨论]:
①.制取CH3CH2Br可用什么方法?其中哪种方法较好?为什么?
②.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CH2OH+NaBr+H2SO4—→CH3CH2Br+NaHSO4+H2O,为什么这里的硫酸不能使用98%的浓硫酸,而必须使用80%的硫酸?
③.在制得的CH3CH2Br中常混有Br2,如何除去?
5.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讨论]:
①.欲将溴乙烷转化为二溴乙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如何用乙醇合成乙二醇?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视野]: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介绍.
[补充知识]:
1.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
(1).一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①.等效氢问题(对称轴).
正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
32CH
2
3CH
2
4CH
3
,其中1与人为善,2与会号碳上的氢
是等效的;异丁烷分子中的对称:(1CH
3)
2
2CH3CH
3
,其中1号位的氢是等效的.
②.C
4H
9
Cl分子中存在着“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两种异构类型.
(2).二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C 3H
6
Cl
2
的各种同分异构体:
一卤定位,一卤转位
(3).多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等效思想)
二氯代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代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苯环上的二氯与四氢等效,可进行思维转换.
2.卤代烃的某些物理性质解释.
(1).比相应烷烃沸点高.
C2H6和C2H5Br,由于①分子量C2H5Br > C2H6,②C2H5Br的极性比C2H6大,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
(2).随C原子个数递增,饱和一元卤代烷密度减小,如ρ(CH3Cl) > ρ(C2H5Cl) > ρ(CH3CH2CH2Cl).原因是C原子数增多,Cl%减小.
(3).随C原子数增多,饱和一氯代烷沸点升高,是因为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
(4).相同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烷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可理解为支链越多,分子的直径越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下降,沸点越低.
第六章醇、酚、醚
【课时安排】共8课时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一、醇
【教学过程】
[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讲述]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醛、羧酸和酯等。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
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
CH3——CH2——OH
学生书写探究醇与酚
结构上的相
似和不同点
投影交流观察、比较激发学生思
维。

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
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
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
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
学生相互讨论、交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
力。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
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
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
成的化合物
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概念
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
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
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
有关知识
投影、讲述一、醇
1、醇的分类
一元醇
CH3OH 、CH3CH2OH 饱和
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
二元醇
CH2 OH CH2OH 乙二醇
多元醇
CH2 OH CHOH CH2 OH 丙三
醇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
醇的分类
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
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
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
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
图来。

同学们不妨试试。

根据数据画出曲线
图:画出沸点——
分子中所含碳原子
数曲线图;
培养学生科
学分析方法
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
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



引力。

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相接进的醇与
烷烃比较,醇的沸点会高于烷烃
呢?这是因为氢键产生的影响。

学生结论:同一
类有机物如醇或
烷烃,它们的沸
点是随着碳原子
个数即相对分子
质量的增加而升
高的。

而在相同
碳原子数的不同
醇中,所含羟基
数起多,沸点越
高。

掌握氢键的
概念。

思考、交流教师讲解2、醇的命名学生阅读P48
【资料卡片】总
结醇的系统命名
进一步巩固
系统命名法
氧化氧化特点。

讲解断键:相邻碳原子上,一个断开C-0
键,另一断开C-H键。

学生听、看并思考
自学引导学生从反应进行的条件和反应
过程中断成键的角度来区分分子内
脱水和分子间脱水的联系和区别。

阅读P51“资料卡
片——乙醇的分子
间脱水”
使学生认识
到“反应物
在不同反应
条件下可生
成不同的产
物”
投影提问:4、取代反应
CH2CH3OH+HBr−→
−∆CH2CH3Br
+H2O
在这个反应中,乙醇分子是如何断
键的?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
学生回答:断开
C-0键。

溴原子取
代了羟基的位,属
于取代反应。

从断成键的
角度理解
学与问乙醇在铜或银的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
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醇
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2CH3CH2OH +
O2
2CH3CHO + 2
H2O
巩固复习
学生实验我们把乙醇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观察是
否有现象产生。

先向试管加入少量
的重铬酸钾溶液,
然后滴加少量乙
醇,充分振荡
培养学生实
验观察能力
讲解在酸性重铬酸钾作用下乙醇能够发
生反应。

因为重铬酸钾是氧化剂,
所以乙醇被氧化。

乙醇乙醛乙酸学生思考从物质间相
互转化关系
上来提高学
生的认识。

课堂总结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乙醇的结
构特点、化学性质;从断成键的角度了
解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我们应该
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这样规回顾构建知识网
络。

律。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3-1]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因此反应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2、SO2等杂质气体。

SO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要先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NaOH溶液洗气,以除去CO2和SO2。

为降低炭化程度,减少副反应,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 ℃左右,不能过高。

将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到褪色现象后,可更换尖嘴导管,将乙烯点燃,观察乙烯燃烧现象。

[实验3-2]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是K2Cr2O7晶体溶于水、再加入稀硫酸配制而成。

实验时建议做空白对比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问题交流项目】
[思考与交流1]
某些分子(如HF、H2O、NH3等)之间,存在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氢键”。

以水分子间的氢键为例,由于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且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电子云密度,而由于H—O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氢原子接近“裸露”的质子,这种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产生相互吸引力。

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氢键,如图3-1所示。

图3-1 水分子中的氢键示意图
形成氢键的条件是:要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如F、O、N)以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同时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

在常见无机分子中,氢键存在于HF、H2O、NH3之间,其特征是F、O、N均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同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电负性强)。

因此电子云密度大,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是较强的电子给体。

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

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