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任职指导条件》(待发)
单位设定条件是事业单位在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
结合本单位的特点、专业水平制定的具体的条件。单位设
定的条件不能低于上级人事部门设定的基本条件。单位设
定的条件要有行业,学科特征,要反映本单位的专业水平
;单位设定的条件要以岗位的要求为标准,不能以人的职
称职务为标准。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二、岗位等级设置:不同等级岗位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 任务、任职条件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根据国家、省的
规定,将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了通用岗位等级。
职员岗位:共分为10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
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
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⑶干事的情况,有多少人员有事干,多少人员 没事干;主要是搞清楚每个职工承担的岗位数及 完成岗位任务的情况,为岗位设置和职工竞聘提 供依据。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三、合理设置各类别不同等级岗位数和结构比例。岗位结构
比例管理是对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宏观调控和监管的重要手段
,包括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和岗位内部等级结构比例两类。
职员岗位数:一是总岗位数设置,二是在总岗位设置中
各类等级的设置,总体上按编制部门确定。实行最高等级控
制,最高等级设置不超过单位规格。除单位领导和中层领导
身份管理的主要弊端:一是权责不对等;二是能上不能下, 形成事实上的终身制,三是没有竞争激励机制,用人机制不活。
⑵岗位管理:按岗位进行管理,不管人的身份。管理的重心 在于管岗位,即赋予岗位相应的责权利,不管是谁在这个岗位上 ,都享有相应的责权利;离开了这个岗位,就不享受相应的责权 利。其特点是:岗变薪变。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工作
2024/2/1
汇报分以下四个方面: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岗位设置管理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岗位设置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
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一、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政策文件
第一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的依据,包括: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 人部发(2006)70号);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 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人事部 《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 知》(国人部发﹝2007﹞85号)
外的一般管理岗位不同等级岗位数的设定由人事部门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数和结构比例:以编制部门确定的专业技
术人员数为基数,按《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
例和最高职务档次设置方案》(黔人通[2002]38号)确定高、中
、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再按《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
术岗位不同等级结构比例暂行方案》(黔人通[2007]274号)确
。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
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
岗位和不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专业技术岗位
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
作的规律和特点。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
2、任务: ⑴准备宣传材料,汇编上级关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相 关文件,为职工的学习提供资料。 ⑵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3、方法: ⑴集中学习,如传达文件,开动员会、学习讨论等; ⑵自学,深入理解文件精神; ⑶充分利用单位内的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教育,为改革做 好舆论宣传,形成一个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工作准备
❖第二部分
实施岗位管理的 方法步骤
岗位设置管理三个阶段及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主要是为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 实施着准备,时间安排6月5日至7月5日
实施阶段:主要是对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进 行实施,时间安排7月6日至7月31日
认定阶段:主要是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 行总结认定,时间安排8月1日至8月31日
实行岗位管理
就是改变管理工作的方式,把管理工作的重心由对人的身份 管理转变成对岗位的管理。
⑴ 身份管理:指按人的身份进行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 的身份。一旦人的身份确定,不管他在不在这个岗位上,履不履 行岗位职责,他都享受这一身份规定的待遇,其特点是:岗变薪 不变。
“人的身份”就是人所承担的职务,一旦其职务所确定,就确 定了他的身份。其身份确定了,就很难改变其身份。即使其岗位 发生了变化,其身份仍然不变。如,一个人当了某某处的处长, 不管能不能胜任,都不能变换其处长的身份。
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
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
的实际需要。
特设岗位
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紧缺急 需,经市人事局批准,在岗位总量、结构 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控制之外,为引进高 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而专门设置的非常设 岗位。
特设岗位是为事业单位在特殊情况下灵活 使用高层次人才开辟的一条特殊通道,但 必须严格控制特设岗位的设置。
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专业技术
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对应一
至七级,中级岗位对应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对应十至十三
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最高等
级可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待国家有新的规定出台后按新
规定执行。
工勤技能岗位: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 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管理的优点:一是权责对等;二是能上能下,破除了终 身制;三是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搞活了用人机制。
三、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的关系
1、聘用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 ⑴定义: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
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中,对聘 用制作出了规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法律、政策和本意见的要求,在平等自愿、 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 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
二、实施阶段的工作
➢ (一)清理岗位及人员 ➢ (二)编制岗位设置方案 ➢ (三)编制岗位说明书 ➢ (四)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 (五)开展岗位聘用工作 ➢ (六)签订聘用合同
(一)清理岗位及人员
目的:摸清“家底”,为设岗和聘用作准备 内容:⑴有多少岗位,为岗位的设置提供依据。
⑵人员现状,多少人员在岗,多少人员不在岗 ;主要摸清在职不在岗人员的情况,为执行劳动 纪律提供依据。
⒉不同岗位的职责: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那个 具体岗位的职责。
职责:指职能和责任; 岗位职责:岗位所确定的职能和岗位所要求的责任 。
⒊不同岗位的权利: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那个 具体岗位的权利。
⒋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 那个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
岗位条件
岗位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任职条件。基本条件,是各
第二对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岗位名称、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置 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指导行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主要是国家 人事部与文化部、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卫生局等单位制定的9个《行业指导意 见》
第三明确了岗位设置的具体程序、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以及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省 人事厅、省编委办印发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黔人发(2007)9号)及我市制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类各等级岗位都必须满足的共同条件。任职条件,指某一
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是
不同的。任职条件又分为基本任职条件和单位设定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基本任职条件是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
制定的任职指导条件。目前,我市统一采用省的《任职指
导条件》,主要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任职
指导条件》(黔人通[2007]194号)和《初中级专业技
定高、中、初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一、二、三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
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二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
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一至三级技术工比例由市级调控。
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
⒈“不同岗位”是指:不同类别的岗位,同类别不同等 级的岗位;这里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
聘用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对 原有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聘用制的显著特点之一:合同管理。 聘用制的显著特点之二:变”单位人”为”社会 人”。
⑵聘用制度的基本框架
①公开招聘制度:公开招聘的范围,公开招聘的原则, 公开招聘的方法,公开招聘的组织;
②竞争上岗制度:竞争上岗的范围、原则方法,组织; ③聘用合同制度:聘用合同的签订,聘用合同的条款,
前提。没有岗位的设置,就不会有公开招聘或竞争上岗。 ➢ 聘用制中的“聘用合同制度”,是对岗位的管理,是对上岗职工责
权利的明确,同时也是对职工在工作岗位的管理。 聘用制中的“续聘”、“解聘”、“辞聘”等制度,是对职工履行岗位 职责考核后的处理结果,也就是岗位管理结果的使用。 ➢ ⑵岗位设置管理中要求实行聘用制 岗位设置是分解工作任务,同时明确相应的责权利。谁上岗,则 由聘用制来确定。 对岗位的管理方式,由聘用合同确定。聘用合同中约定了相关的 管理内容,单位和职工之间互相都要遵守,实现了岗位管理的方式。 岗位管理要求的“岗变薪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等内容, 在聘用制中都能得到实现。 3、结论:在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同时,必须先进行聘用制改革
聘用合同的期限,聘用合同的范本, 无效聘用合同; ④ 聘后管理制度:试用期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 聘用合同变更制度,续聘制度; ⑤辞聘解聘制度:辞聘制度,解聘制度,聘用合同终 止制度,辞聘解聘的法律后果; ⑥聘用监督制度:事前监督,事后监督。
⑶实行聘用制度的目的
“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 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 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 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建立一套符 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制度。”(国办发(2002)35号)
一、准备阶段的工作
(一)组织准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为岗位设置管理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1、成立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监督审核领导小组 3、岗位聘用领导小组
(二)思想准备
1、目的:通过宣传教育,使职工能够理解改革、支持 改革,具备承担改革风险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形 成改革的合力。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确定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
职条件 岗位管理的实行
设置岗位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岗位类别设置:岗位类别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
位。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设置分为三类: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
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1、制定工作方案: 第一,制定总工作计划,为改革作出总体规 划。总安排中要包含人事改革的指导思想、原 则、内容、方法、时间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 第二,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以指导具体的工作。 2、制定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顺序;主要解 决人事制度改革内容谁先进行,谁后进行的问
题。 顺序:第一,清理岗位;第二,机构编制 改革;第三,竞争上岗;第四,全员聘用制; 第五,分配制度改革;第六,妥善处理未聘人 员;第七,建立人事工作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三种类型
一是以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即主要承担社会 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
二是以专业技术为主的事业单位,即主要以专 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三是以工勤技能为主的事业单位,指主要承担 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
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不同的岗位类别 结构比例。具体核定标准参见市人事局《遵义 市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数控制标准》
2、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的关系
➢ 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与聘用制度都是中共中央在2000年6月在《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提出来的,这二种制度都是事业单位人 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包融的。
➢ ⑴聘用制度中包含着岗位设置管理: ➢ 聘用制中的“公开招聘制度”、“竞争上岗制度”,是以高位设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