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遣意①(节选)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遣意①(节选)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中吕】阳春曲·春景①(节选)
【元】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②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释】①中吕:宫调名。

阳春曲:曲牌名。

春景:曲题。

②觉来:醒来。

(1)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____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

(2)“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的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
(清)冯云山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7.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又恐琼楼玉宇”中“恐”字的表达效果。

(2)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名句的理解。

9.古诗阅读。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弄
(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解析】【分析】(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2)古诗中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古诗中景语皆情语,根据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点评】(1)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注】①蘼芜:香草名。

(1)“风”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

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山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中吕】阳春曲·春景①(节选)
【元】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②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释】①中吕:宫调名。

阳春曲:曲牌名。

春景:曲题。

②觉来:醒来。

(1)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____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

(2)“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的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所包含的寓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陆鸿渐①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②,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③,何时泛碗花。

【注释】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

他和这首诗的作者皇甫冉是好友。

②菉:草名。

③王孙草:代指茶叶。

(1)诗中哪些词语突出了采茶生活的危险和辛苦?
(2)“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这两句诗妙趣横生,请作赏析。

15.阅读《行路难》,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 的诗句是,。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6.古诗文阅读
春日
秦观①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释】①秦观;北宋著名诗歌,先后多次贬官,一生潦倒失意。

①庆历四年,苏舜钦被罢去官职,流寓苏州,在城南营建沧浪亭。

(1)两首诗歌都描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春日》中________写出了春雨淅淅沥沥,《初晴游沧浪亭》中________则写出了雨势不小,河水涨了起来。

(2)《春日》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而《初晴游沧浪亭》则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你选择其一,试做简要赏析,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1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輪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

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1)首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景因情生,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B.颈联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

C.尾联以文翁来反衬李使君,用典贴切,并借以传达出诗人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D.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

18.阅读《月夜忆舍弟》,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2)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雨断桥人不渡”中“断”的意思是________
(2)“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3)“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0.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乙】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①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唐代诗人。

字意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1)这两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景物时都注重“着色”,请从“染”和“匀”两个字中任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2)两首诗均含蓄地借物抒情,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1)泛;野花落
(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2.(1)泛;野花落
(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首联,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

近,从啭字听来;轻,从泛字看出。

野花落,承啭枝;春水生,承泛渚。

此皆天然佳句。

酿黍移橙,乃闲居适情之事。

谢交忘名,有澹然世外之思。

末联,诗人渐渐喜欢孤独的幽居生活,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甚至可以不用姓名,闲适之意可见一斑。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

《遣意》是即景抒情之作,前三联叙写幽静的春景,意在为抒情做铺垫。

作者的情感从“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直接表达出来,诗人渐渐喜欢断绝外界的交往,幽居之中不使用自己的名字,流露出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惬意生活,表达了幽
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故答案为:(1)①泛;②野花落;
(2)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分析字词的对应关系,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

轻,从泛字看出。

野花落,承啭枝;春水生,承泛渚。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表达诗人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附参考译文】
黄鸟在身边的树枝上婉转啼叫,在水中泛舟,眼前白鸥轻轻飞舞。

一条小路上落满野花,一座孤村里春水渐渐有了生机。

年纪衰老催促自己赶紧酿酒,细雨飘到了橙子之上。

渐渐喜欢断绝外界的交往,幽居之中不使用自己的名字。

3.(1)残花酿蜜(蜂酿蜜);细雨和泥(燕衔泥)、窗外莺啼
(2)表现了诗人闲适(悠然自得)、喜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写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

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2)本题考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残花酿蜜,细雨和泥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让人感到的反而是暖暖的春意。

把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并在细小的物像中显出大自然复苏后的生机。

表现了诗人闲适(悠然自得)、喜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1)残花酿蜜(蜂酿蜜),细雨和泥(燕衔泥)、窗外莺啼。

(2)表现了诗人闲适(悠然自得)、喜悦的心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归纳为:残花酿蜜(蜂酿蜜),细雨和泥(燕衔泥)、窗外莺啼。

(2)本题考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歌前两句描写春花,春山,面对如此美景,作者沉醉不愿醒。

从内容上来看,第四句点明三春景,是对前三句的概括,显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

4.(1)穿天透地
(2)不相同。

《望庐山瀑布》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把飞流的瀑布比作落下的银河,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或借景抒情,通过对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咏瀑布》用了托物言志(拟人)手法,借瀑布奋勇向前,勇赴大海的气魄,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

【解析】【分析】(1)结合题意中的“动态美”,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回答。

“穿天透地”四个字写出了瀑布不辞辛劳,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写出
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望庐山瀑布》李白初游庐山时所作。

“三千尺”“银河”表明此诗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李白的浪漫诗风,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且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咏瀑布》是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所作,“穿天透地”象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气魄宏大。

“焉能留得住”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坚持不懈的决心。

此诗借瀑布奋勇向前,勇赴大海的气魄,表达自己成就伟业的决心,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充分显示出这位农民领袖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

回答时,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⑴穿天透地
⑵不相同。

《望庐山瀑布》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把飞流的瀑布比作落下的银河,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或借景抒情,通过对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咏瀑布》用了托物言志(拟人)手法,借瀑布奋勇向前,勇赴大海的气魄,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注意诗歌的用语。

⑵本题考查考生诗歌的比较阅读能力。

考生要对诗人、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都要仔细体会。

注意题干的要求,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作答。

5.(1)寒山;暝色
(2)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回家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前四句的意思“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

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可知“寒山”“ 暝色”体现了“空”的意境。

(2)本题抓住“何处是归程?”可品味出游子思乡之情,抓住“有人楼上愁”可品味出思妇盼归人的情思。

因此认为第一种或第二种或两者兼而有之都有道理。

本诗从主题上有多种理解,答此题时关键要从诗句下手,只要写出一种理解即可。

但要具体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⑴寒山;暝色;
⑵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回家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⑵分析诗歌的情感,需从诗歌中寻找依据。

理解的情感不同,注意分析的角度。

6.(1)在清澈的泉水边上,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着。

春风习习,碧绿的垂柳飞舞在岸边的巨石之旁,不时拂过高高举起的酒杯。

(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自得意趣。

【解析】【分析】⑴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容来描写。

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

⑵“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这就综合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

故答案为:⑴在清澈的泉水边上,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着。

春风习习,碧绿的垂柳飞舞在岸边的巨石之旁,不时拂过高高举起的酒杯。

⑵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自得意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描绘图景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诗的前两句写盘石临水、杨柳拂杯,已是可爱之至,而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画面: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

垂杨拂水,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

⑵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

答题时应注意,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写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以问答和猜测的语气抒情遣意,耐人咀嚼回味。

泉水激石、垂杨拂杯、春风送花,都在无意之间,“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自然万物生灭变换,各随其宜,各得其所,是生动形象的禅理论。

7.(1)世路艰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①意思: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即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②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解析】【分析】(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以“行路难”比喻世路艰险,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其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表达了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行路难》(其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希望垂钓渭水,“乘舟梦日”,又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接着诗人用四字短句反复咏叹“行路难”,又表现出徘徊和沉低的心境。

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诗表达
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故答案为:⑴世路艰险;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⑵①意思: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

即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②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点评】⑴此题考查诗句的理解,解答时要明确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能结合以下诗句和寓意,从“情”“景”交融的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8.(1)“恐”字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达出来。

(2)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解析】【分析】(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即表现出词人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琼楼玉宇太高,受不了那里的寒冷的矛盾心情。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婵娟”既指嫦娥而代月,又暗喻美好之全。

感情必须用感情来战胜,把感情付诸理智来判断,不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就是长远的预后不良。

为了不让佳节的离愁来窒息人,诗人于是把揪心的寂寞寄托在愿望上。

愿望是美好而热烈的。

但人真能长久吗?千里他乡的明月真能光辉灿烂吗?希望这样,但愿如此。

而真诚热烈的希望,往往是战胜不行,走向光明的第一个起点。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故答案为:⑴ “恐”字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达出来。

⑵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遣字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悟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感悟诗人的情感,注意对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的理解。

9.无
10.(1)端午节
(2)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11.(1)姚诗中的春风轻柔美好,充满生气,带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赵诗中的秋风凄凉,寒冷。

(2)姚诗通过写漫步山野时看到的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赵诗通过写“秋风管闲事”吹“白人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韶华易逝,人之将老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