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越窑青瓷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晋:越窑青瓷赏析
西晋越窑青瓷熊形灯座(杭州市博物馆藏)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其釉⾊类⽟、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
越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五代的全盛期,⾄北宋中期渐趋衰落。
东晋越窑青瓷堆塑⼈物博⼭炉(玫茵堂藏)
西晋时期的瓷器仍以越窑为代表,但胎体⽐三国时的略厚,且通常为褐⾊胎或灰⽩胎,瓷化程度相对较⾼、器⾝沉实。
两晋后期出现了不规则的褐⾊斑点,后到东晋时普遍使⽤,⼀般是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沿、器盖,或者兽眼、鸡冠、⽺⾓等部位上。
西晋越窑虎⼦(玫茵堂藏)
东晋的青瓷与西晋的情况基本上相近,但存装饰上却⼤不⼀样。
西晋纹饰追求华丽⽽东晋趋于简朴,光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道凸弦纹或梳蓖⽔波
纹。
东晋越窑青瓷褐斑四系盖罐(玫茵堂藏)
⽽且,东晋时⼴泛使⽤的褐⾊点彩装饰打破了单⼀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
⽤褐彩在器物表⾯上书写⽂字则更是这⼀时期褐彩装饰的⼀⼤特⾊,这种装饰
⼿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为盛兴。
1989年霍邱县孟集镇墓葬出⼟
西晋越窑青瓷狮形辟邪(杭州市博物馆藏)
西晋越窑辟邪⽔盂(玫茵堂藏)
吴或西晋越窑青瓷⽺形器(玫茵堂藏)
.
东晋时也有⼀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但已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只是⽔盂上塑出蛙⾸及四肢或⼲脆简单地划上⼏笔。
西晋青瓷簋(宣州市博物馆藏)
1992年4⽉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
西晋青瓷唾盂(宣州市博物馆藏)
1992年4⽉宣州市城区外贸巷墓葬出⼟
东晋越窑青瓷褐彩双鱼洗(杭州市博物馆藏)
实⽤器中还出现了配套餐具,如⼤⼩配套的碗、碟,且不同⼝径的碗多达⼗余种,碟也有四五种。
1998年当涂县太⽩乡西晋墓葬出⼟
吴或西晋越窑青瓷堆塑鸟兽佛像魂罐(玫茵堂藏)
瓷质⾕仓罐就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主要⽤于陪葬,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
它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来的,但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物、飞禽、⾛兽、亭台等,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另外,此时中国⽂字史上第⼀次出现了“瓷”字,这可见于晋代吕忱的《字林》和⼀些⽂学作品中。
西晋越窑青瓷胡⼈男⼥俑两件(玫茵堂藏)
如晋⼈潘岳在《笙赋》中就写道:“倾缥瓷以酌酃。
”据考古调查:缥瓷的窑址在今浙江温州地区,称为瓯窑,晋⼈杜毓《藓赋》中就有“器择陶拣,出⾃东
瓯”之说。
东晋或南朝越窑双系壶1(玫茵堂藏)
东晋或南朝越窑双系壶2(玫茵堂藏)
“瓷”字的出现说明晋代瓷器已⼤量⽣产,并受到⼈们普遍的欢迎和赞赏。
同时表明瓷器的发明应在晋代之前,因为只有先有了产品然后才可能有⽂字的记载,这⼀点已为现今考古发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说了这么多,推荐⼀件精品晋越窑青瓷双⽿盘⼝尊
藏品编号:2440a
藏品名称:晋越窑青瓷双⽿盘⼝尊
拍卖时间:2018年4⽉17⽇(周⼆下午16点-20:30分)
尺⼨:⾼38.5厘⽶
说明:此件器物尺⼨硕⼤,盘⼝细颈,⿎腹,釉不及底,为⾼古瓷器经典装饰⼿法,此类器物为南⽅地区重要窑⼝越窑烧造,传世少见值得收藏。
品相:⼝沿有两处磕补,下腹部三分之⼀环冲修⾄底,肩部有⼀冲盘⼝下部有⼩磕
起拍价:⽆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