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 职业技 能和就业 能力呢? 遗憾的是大 多数高职院校 由 于生 到有效 教学的 目的。 中、 高职教育衔接是培 养专业技 术人 才层 源主要 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 生为主 , 加之受 到传统高等专科学 次的衔接, 重要的不仅是知 识的衔接更 是职业技 能的衔 接, 真 校 教学模式的影响, 或是受教师资源、 教学设施等因素 的限制 , 对 普高生源和中职 生源不加区别, 采 用相 同的教学模 式和培养
该怎样做 , 学生却不知道 为什么应 该这样做 , 培养 出的学生只 中职教育 陷于终 结性 教育 的境地 , 其 基础作用 很难发挥 ; 高职 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 以然。 这样 , 学生很 难适应高职更广、 更深的 教育也更难体现 自身的品牌与特色。 理论学习和更高层 次技术传授 的基本要求。
1 中、 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职 教育存 在许多与高职教育不相适 应的因素, 影 响和 阻
碍着 中职 和高职教育 的有效衔接。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 1 ) 中职人才培 养 目标与高职衔接 不适应 。 中职的人 才培养 比中职 高一层 次。 然而, 由于 高职 人才 培养方案 的设 计大多基
高职教育 的现状分析: 才培养 目标进行系统 设计, 制定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 推进专业 课程 体系与教 材 的有机衔接 , 明确各 自的教学重 点, 制定课程
Hale Waihona Puke ( 1 ) 教 学形式衔 接, 实 际效 果脱节。 高职教育和 中职教育都 标准 , 调整课程结构与 内容, 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 , 以加快现代
目 标 是培 养实用型初级技术人才。 学校注 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 于 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 使得 其实践操作层面较 难超过 中职 ,
术的传授、 训练 , 以及 未来就业 能力 的培养 , 出现了轻基 础、 重 甚至在某些 课程领域重复 办学, 造成职业 教育 资源严重浪费。
专业 ; 轻理 论、 重 实践; 轻理解 、 重操 作的现象 。 只要求学生应 办 学体制和 管理体制分割所造成 的中高职教育相 互脱节, 使得
学校 正常 的教学 内容难 以完 成, 教学计 划难以实现, 严重影 响 同 。 为实现中高 职教育的有效衔 接, 职 业 院校要围绕 区域产业 了教学效果, 降低了 人才 培养质 量, 影 响和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 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 的变化, 对中高等职业 教育衔接 专业 的人 康发展 , 使 中职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 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教学探讨 ・
浅谈中高职教育 的衔接
陈城洋 ( 长 春职业技术学院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0 0 )
摘 要: 当 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扩大办学规模, 提 高质量, 更重要的是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中高
职教育衔接可以整体设计与统筹规 划技 能人 才的知 识 、 能力和 素质 结构, 既能保证 高等 教育规 格 , 又能体 现 职业技术 教育特 色, 更能满足人 才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鞭 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 因此,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 当 前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点。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有效; 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是构建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的 存在于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 中。 致使 中职生进 入高职院校学习 主要内涵之一 , 是技能 型人才类 型和层 次结 构科学化的必然要 时, 很多课 程又从头学起。 求, 也是推 进高 职教育、拉动中职教 育健康 持续发展 的重要举 2 中、 高职教育的衔接 措。 如何继续做 好 中高职教育衔接 问题 , 仍是 当前职 教改革中
他们都的宗 旨都是 以培养学生应用 能力为主线, 以实 际够
( 2 ) 中职课 程设置不利于与高 职衔接 。 中职在课程设置上 以 用为原则,“ 知识、 能力、 素质 ” 三位一体 的技能型人才。 通 过中 专业课、 实践课为主, 文化课 进行了适 当的删减 , 特 别减少了是 高职教育培养 目 标 的衔接 , 完 成中职教育本身的就 业目标外, 还 与专业联 系不密切的课程 。 文化课和基础 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 应增加中职的升学任务。 绕专业而进行, 没有注重学生整体 文化 素质 的提 高和 继续学习
是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 因此 出现高职教 职业 教育体系的建设 。 充分体 现素质 教育 内容 的整 体性、 针对
育和 中职教育专业设置相 同或相似 、 培养 目标所针对 的岗位或 性与渗透 性。 开展 多种 教育模式 , 为学生提供 向上流 动的渠道 岗位 群相似 的情况 。 如何体现 高职教育是 中职教育 的高移 , 如 和能力, 让 学生明白为什 么学、怎样 学 , 提高他们学 习兴趣 , 由 何使 已有一定专 业知识 和实 践能力 的中职毕业 生 提升理 论知 “ 要 我学” 变为“ 我要学 ” :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 学会做人, 达
能 力 的培 养 。
( 2 ) 教育模 式的衔接 。 中、 高职 教育衔接 的目的不 仅是要提 高一线人才 的专业 技术能力, 而且是要把人 的发展 同自然与社
( 3 ) 中职教育 的发展落后于高职教 育。由于 中职学生入学门 会的发展协调 起来, 满足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 自我实 槛低 , 导致 中职学生生源质 量差 , 对 学习感到 失望而产生厌 学 现 。 职 业教育的主要任 务是满足 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一线技能型 情绪 , 甚至流失 。 中职学生中出现 的厌学与流失现象 , 使得 中职 人才 的需求 , 我国中高职生源 的差异造 成了两者培养 目标 的不
的重 点和难 点。
伴 随着我 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进程 , 高等 职业教育取得 了 令人瞩 目的跨 越 式发展 , 但 并没有带 动中职 的同步发展 , 高等 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清导致了中高职衔接 中的系列 问题 ( 1 ) 人才培养 目 标 的衔接 。 中职和高职属于 同一类型教育中 的两个不 同层 次。 在专业理论 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方面 , 高 职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