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初稿)

1 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总体原则、管理模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相关方的咨询、支持、服务和评审。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

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2.2 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因素。

2.3 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有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结果的严重性。

2.4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2.5 资源

是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

1

和方法等。

2.6 相关方

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或受其安全生产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2.7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8 重点设施、部位

对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设施、部位。

2.9 危害因素

可能会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危险、有害根源或状态。

2.10 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因素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2.11 高危行业

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行业。

2.12 安全绩效

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2.13 供应商

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团体或个人。

2.14 承包商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2

3 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与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立足于隐患治理,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思想,并与生产经营单位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

3.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 管理模式

本标准采用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绩效。

5 管理要素

本规范由10个A级要素和45个B级要素组成(见表1)。

表1 《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标准》要素表

3

4

5.1 方针、目标、承诺、组织机构和责任

5.1.1 方针、目标、承诺

生产经营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宏观长远的安全生产目标及具体的每年度安全生产指标,经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批准。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5

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做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承诺应该:

(1)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实施并保持;

(4)目标与方针相符。目标应予以量化形成指标并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对生产经营单位保持相关和适宜;

(5)公众易于获得。

生产经营单位各级人员应根据各自在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能,为有效地贯彻单位的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指标做出自上而下的逐级承诺,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主管部门予以考核。各级组织应制定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有效完成。

5.1.2 机构设臵与人员配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最高决策机构或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满足: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5.1.3 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法赋予生产经营单6

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应主动履行安全生产社会责任。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保障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

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明确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各级管理人员应带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5.2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2.1 采标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采标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

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本专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总。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知法守法。

5.2.2 符合性评价与融入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