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总结 复习资料
一.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产生条件: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产生原因:各国生产要素差异性生产要素国际间缺乏流动性各国科学技术存在差异基本经济分析工具1。
一般均衡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一国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其所有的资源时所能产生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表示一国的生产能力.表示供给。
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反映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的图形。
表示消费者需求。
一般均衡:社会的最优生产点: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等于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设为、会无差异曲线)。
2.局部均衡分析:只分析某个具体的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情况。
封闭的经济中,市场均衡完全由一国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前提是没有政府干预)二.对外贸易: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的活动。
1。
按货物移动方向:a出口贸易:把本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及本国化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
(本国化产品:复出口。
外国货物经过结关进入国内后,未经加工改造,又输出国外的现象。
)b进口贸易:把外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本国国内市场销售。
(复进口现象)c过境贸易:当A国须经过C国国境把货物运往B国时,这批经过C国运往B国的货物,对于C 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间接过境贸易2。
按交易商品的形式:a货物贸易:有形(商品)贸易.有具体形状的商品的交换活动。
(进出口需经过海关,贸易额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b服务贸易:无形(商品)贸易。
传统上指无形劳务的提供和接受。
新定义,指“过境交付;c境外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无需经过海关)3.按如何划分货物进出口的标准:a总贸易:一国的对外货物贸易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以货物越过国境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b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结关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
4。
按交易的方式:a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直接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
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1.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者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税收优惠.2.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集中或持续地大量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3.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4.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国家或政治实体同股票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1.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技术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行业.2.国际服务贸易: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3.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nale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当中,只是供给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Trade)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XXX):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11.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出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
国际贸易_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案:1. 国际贸易——从字面上看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从经济学意义理解,国际贸易是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 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
5. 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
7.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第三国的情况。
8. 直接贸易——又称双边贸易,是指不需第三国介入,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发生的贸易活动。
9.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交易需要第三国的介入才能完成的贸易活动。
10. 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贸易方式。
11. 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的委托事务,委托商对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代理商只收取约定的佣金。
12. 寄售——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即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给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13. 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再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
14. 拍卖——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2、过境贸易: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3、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4、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5、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7、(网上解释)对外贸易量: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8、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9、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9、资源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10、(网上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11、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和。
12、商品交易所: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是大宗商品进行现货及期货买卖的交易场所。
13、(网上解释)期货交易: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14、单纯的商品购销:15、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16、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允许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市场上的自由竞争。
17、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范围,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冲击,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及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的活动,2.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将其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总额=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一般:Σ各国出口贸易额反映国际贸易规模5.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 价格指数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常用一国对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该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7.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常用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8.对外贸易依存度(Y):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或开放指数Y=(Σ进口额+Σ出口额)/GNP或GDP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9.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10.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般以制成品、半制成品、初级产品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反映11.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12.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3.过境交付: 即服务者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跨越国境14.境外消费:即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15.商业存在: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服务场所,提供服务16.自然人流动: 一国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17.市场经济需要对外贸易:①商品生产的发展需要国际贸易: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国际贸易: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特点:分工的深化和交换的扩大18.关境: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额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重。
垂直型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
水平型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
前向联系: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
后向联系: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
国际价值:在商品的国际交换中,体现“生产的国际关系”的经济范畴。
比较成本: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要素禀赋:一个国家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
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逐步缩小,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①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②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技术差距论: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
商品交易所:根据货样进行大宗批发交易的场所。
加工贸易:把加工和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结合的购销方式。
补偿贸易:与信贷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
来料加工: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外商。
进料加工:进口原料进行加工,把成品外销。
调拨价格: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所采用的价格。
贸易条件: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列。
国际需求方程式:从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
均衡贸易条件:各国贸易收支、商品进出口需求平衡。
贫困化增长:生产要素的增长使得出口产品的供给增加,恶化贸易条件,导致国民福利水平下降。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 "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 "国外贸易"或 "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
4.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一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6.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7.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
9.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
10.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1.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2.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国际贸易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国际贸易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国际贸易的意思国际贸易的简称国贸(International Trade),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国际贸易造句欣赏1、谈判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会严重影响每一笔国际贸易的成交,因为参加洽谈的任何一方自然都愿意使用自己管窥蠡测的语言。
2、要迎接世贸规则挑战,就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基本程序和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否则,盲目应对便会自食其果。
3、新建的国际贸易大楼里批发零售的商品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4、这个时期贫穷国家能够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之后便是货物价格升高,退出世界廉价货物市场,生产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高附加值产品的阶段了。
5、在中国,仲裁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员会主持进行.6、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放宽管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
7、国际贸易问题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也是南北对话的议题。
8、申诉者还需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证明,这些纸张的进口给美国市场造成或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
9、在他的统治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国际贸易量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两者之与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与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
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贸易条件能反映出该国的价格优势与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
实际计算时,价格一般用指数表示。
对外贸易额(值)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
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对外贸易量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交换活动。
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进出口贸易,海外贸易。
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各种计量单位表示的贸易数量,能准确反映贸易规模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额\世界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结构性指标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贸易条件国际贸易特点:更困难1 、语言不同,商业语言是英语2法律,风格习惯不同3贸易障碍多,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4市场调查困难5交易接洽技术困难,缺乏国际贸易共同法规,纠纷不能解决更复杂1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大{记价货币(硬币、软币)}2商业习惯复杂3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4国际汇兑复杂5货物的运输与保险风险大1信用风险2商业风险3汇兑风险4运输风险5价格风险6政治风险经营对外贸易应具备的条件(一)要有远大的眼光、良好的商业信誉(二)要有专业知识1通晓外语2市场学3了解法规、货运、报关、检验手续4熟悉各国关税制度5国际金融知识6商品知识7法律知识8保险知识9运输知识10财会、统计知识(三)灵通的商业情报(商业信息)(四)雄厚的资金(五)完备的组织机构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重要手段2 对外贸易是获得外国先进技术重要手段3 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4 对外贸易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5 对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是国家积累资金的源泉之一6 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手段7 对外贸易有利于推动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同时促进国与国之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友好的国家关系罗伯特.逊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主要观点:①出口扩大意味着进口能力的提高②投资流向发生变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③形成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力④加强部门之间联系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⑤外国资本流入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⑥竞争促进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①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②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过国界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外贸面试专业知识题
外贸面试专业知识题在外贸行业中,面试是获取工作机会的重要环节。
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掌握一些专业知识题目的答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外贸面试专业知识题目及其答案。
1.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涉及到货物的进出口、跨国投资和技术转让等方面。
国际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市场、发展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2. 请简要介绍一下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涉及到物理产品的交换。
•服务贸易:指跨国提供的各类服务,如旅游、咨询、金融服务等。
•跨国投资:指企业在境外投资并参与经营管理的活动。
这种形式可通过直接投资或股权投资实现。
•技术转让:指知识、技术和专利等在国际间的交流和转移。
3. 请解释一下FOB和CIF这两个贸易术语。
•FOB:是指“船上交货价”(Free On Board),是指卖方将货物交给船方之前,为买方负责运输、保险等费用。
一般是在货物装上船时,卖方的责任和风险结束。
•CIF:是指“成本、保险加运费”(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到指定港口,并承担运输和保险费用。
4. 外贸业务中的付款方式有哪些?外贸业务中常见的付款方式包括:•电汇:即通过银行电子转账方式进行支付,是一种安全、快捷的付款方式。
•信用证:即银行按照买卖双方约定的条款,对买卖双方的付款进行担保。
•托收:指银行作为中介,代买卖双方收取货款。
•付款交单:即买方通过银行向卖方支付货款,并以交单为凭证。
5. 请说明自由贸易区和关税联盟的区别。
•自由贸易区:指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签署协议,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自由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贸易。
•关税联盟: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还在对外贸易中采用统一的关税政策。
成员国在形成关税联盟后,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6. 外贸业务中的文件有哪些?在外贸业务中,常见的文件包括:•合同:是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的法律文件,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第一章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4、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称输入贸易。
5、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9、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12、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的贸易。
14、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易。
15、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简答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简答撰写人:唐稚欣123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以某种商品的出口总成品与出口所得的外汇净收入之比,得出用多少人民4:公量即公定重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掉货物中的水分(干净重、干量)后,再加上标准含水量,所求得的重量。
这种重量计算方法适用于经济价值较高,而含水成分又极不稳定的商品,如生丝、羊毛等。
5P29是缔约一方保证缔约对方的公民、企业、船舶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6(…指定装运地点)--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出口清关手续,2000年通则》的规定,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7:数量机动幅度条款也叫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是指在买卖合同的数量条款中,明确规定8:仲裁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9:是出口商与国外的代理商达成协议由出口商作为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代表出口商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推10:不可抗力是在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当事人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全部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11:跟单托收是托收的一种,它是指银行受出口商委托,凭汇票、和发票、提单、保险单等商业单据12: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的港)。
它是指卖方须在指定时间内,在指定港口,把货物装上船, 出口方安13:是指载货运输的船舶在同一海上航程中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威胁到船、货等各方的15:是对外贸易的关系人按海关规定向海关申报进口和出口的手续,海关据以核实国际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1617181:是指在商品和内外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中性包装分无牌中性包装和定牌中性包装。
2:是指共同海损以外的意外损失,它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利益的损失,该损失由受损者单独负担。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过境贸易:甲国通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货物贸易:有形商品贸易是指传统的商品进出口,也叫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国家间的服务输出或服务输入这样一种贸易形式。
无形商品贸易是指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技术贸易。
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出的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世界的贸易环境和状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具体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值占国内成产总值的比例。
它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一国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以及该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①普通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与进口国未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普通税率征收的关税。
②优惠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进口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优惠税率征收的关税。
最惠国税:适用于从与进口国订有关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所进口的货物。
普惠关税: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偏的。
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特惠关税:是指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减免税待遇;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③特别关税④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家对商品除征收一般的进口税之外,还根据某种特定目的再征收的关税。
它是一种限制进口的临时性措施,是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和报复等。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2、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
3、对外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4、广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5、狭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8、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9、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0、企业全球竞争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策略。
1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12、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13、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14、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15、国际贸易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
16、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17、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贸易组织,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范化,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3.关税:是一种税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4.非关税壁垒:指除了关税以外,其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5.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6.国际贸易壁垒:指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限制或阻碍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7.贸易逆差:指一国进口额超过出口额的现象,也称入超。
8.贸易顺差:指一国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的现象,也称出超。
9.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该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10.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反映该国的贸易效益。
11.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系列规则和做法。
12.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3.商品贸易:是指有形商品(如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4.技术贸易:是指技术知识的传播和转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5.知识产权贸易:是指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产品的交换活动,如专利、商标等。
16.加工贸易:是指利用本国或外国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资进行加工、定做等业务,并出口成品的活动。
17.设备贸易:是指机器设备、零部件、器材等物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8.贸易风险: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损失。
19.贸易政策:指一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国际关系等目的而采取的有关对外贸易的措施和法规。
20.贸易战略: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国际关系等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对外贸易的长期规划和策略。
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合。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又称“海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对外贸易值又称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4、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量的对外贸易值,是以数量、重量、体积、面积等计量单位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5、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
6、国际贸易条件:国际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7、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在该国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
8、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包括服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业务。
9、进口贸易:进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的贸易业务。
10、总贸易: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
11、专门贸易: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与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也称专门贸易体系。
1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就是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商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13、关税:关税是进出口商品进出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
14、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指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进入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向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15、出口关税:出口关税是指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根据海关税则向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他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使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
2.货物贸易:指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
3.过境贸易: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4.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5.贸易平衡:若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6.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服务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1.对外贸易传递:国际经济中对外“传递”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国经济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际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i 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生产要素等,实现世界各国市场相互融合的过程。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2.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3.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国际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4.绝对优势说:该理论认为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别国更高的生产率,或者更底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交换,就能够使各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1.国际物流:是指物流活动超过国家疆界的限制,延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其目的是降低运输费用,加快商品周转和提高竞争力,获得销售效益。
2.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面临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3.合资企业:是指外国和国内投资者之间为了从事商品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而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所做的安排。
4.合同:是世界市场上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有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是贸易商之间交易达成的标志。
5.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货物和服务,同时又能保持和提高人民的实际收入能力。
6.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本国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市场占有份额应有的出口增长率之差。
7.企业全球竞争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
1.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2.净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N=(Px/Pm)x100,N 为净贸易条件指数;Px 为出口价格指数;Px 为进口价格指数。
3.出口购买力指数:是出口额指数与进口额指数之比,这也是可以通过将净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量指数来获得。
因此,也被称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计算公式为:P=(PX*Qx )/Pm ,式中,P 为出口购买力指数;Qx 为出口数量指数;Pm 为进口价格指数;Px 为出口价格指数。
4.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计算公式为:S=(Px/Pm )*Zx ,S 为单项因素贸易条件;Zx 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5.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它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D=(Px/Pm )*(Zx/Zm )*100,D 为双项因素贸易条件;Zm 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政治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2.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即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3.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4.重商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它追求的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具体可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5.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6.贸易自由化:它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和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和生产。
7.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分.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多外贸易方面的运用,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只有当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1.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主权国家为了确立他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实现这一关系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贸易议定书:是对已签定的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某个具体问题作出补充.解释修订所达成的书面协定。
有时,贸易议定书是作为贸易协定的附件。
..3.多边贸易协定:两个以上国家或单独关税区签定的贸易条约和贸易协定称为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如1947年关贸总协定,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签定的国际商品协定。
4.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5.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予不地狱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6.GATT1947: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简称,是1947年10月30 日由23个国家政府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的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贸易协定。
7.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些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该项产品的经济收益.保证供销稳定和促使其发展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的多边书面文件。
1.出口信贷:由国家组建的出口信贷机构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的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或甚至提供贷款的做法叫做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简称出口信贷。
2.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政策性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鼓励银行为本国企业出口提供信贷,降低其信贷风险;或者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的损失,决大部分能得到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3.出口补贴:为了扩大出口,政府或公共机构对出口厂商提供的财政资助就是出口补贴。
4.商品倾销:就是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5.外汇倾销: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扩大出口的措施。
6.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除关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或出口加工工业等业务活动的区域。
7.科学工业园区:是指集知识.技术.人才,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
1.出口关税:是指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由出口商缴纳。
2.特定优惠关税:又称特惠税,是指给予来自特定国家的进口货物的非他性的优惠关税,其他国家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要求享受这种优惠关税。
3.价格承诺:是指被控倾销产品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与进口方主管机构达成协议,出口商提高价格以消除产业损害,进口方相应地中止或终止案件调查。
4.协定税则: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定的方式确定的关税率。
5.普通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简称普惠制。
6.关税有效保护率:是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作用下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
1.进口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货价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
2.海关估价:是指海关在征收关税时,确定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
3.标准:指经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非强制执行的关于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或生产方法的规则或指南,可包括有关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4.绿色环境标志:是由政府部门.公共或民间团体7依照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由申请者颁发并印在产品及包装上的特定标志,以向消费者该产品从研制.开发到生产.销售.使用,直接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害。
5.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自然环境,对进口的农.畜.水产品等初级产品,以及制成品,甚至服务,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及环保措施。
6.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
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国家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1.盗版产品:是指那些侵犯版权及相关权利的产品。
2.商标:是一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的标记或标记组合。
3.地理标识:是指识别一货物来源与一成员领土或该领土内一地区或地方的标识,该货物的特定数量.声誉或其他特定性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
4.特许经营:它是指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品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的方式和经验全盘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由后者向前者支付一定特许费的交易行为。
特许经营是一种长期合同。
5.合作生产:它是指一国公司和企业与另一个国家的公司和企业根据合同,合作生产某种产品或合作研制某个项目或联合设计种产品的一种经济合作和转让相结合的综合方式。
6.工业设计:对新的或原创性的独立创造的工业设计提供保护,如工业设计不能显著区别已知的设计或已知设计特征的组合,则不属于新的或原创性设计。
1.跨境支付: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它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2.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一般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起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即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认为属于服务贸易壁垒。
3.人员移动壁垒:指各国政府限制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或进入本国后从事经营的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