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 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低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
润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润时,商品价值公式就发生了转化。 W=c+v+m W=K+m W=K+p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剩余价值率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周转速度 •不变资本节约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以最小的预付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 润,这驱使资本不断寻找最有利的投资场所。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机制 •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投入等量
社会来看,二者仍然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第一,科学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推动了劳动价值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阐明了
资本主义财富两极分化的必然趋势没有改变。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I:由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祖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而产生
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
绝对地租 •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
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
一、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从竞争的需要出发,往往倾向于压低生存性和保障性工 资的比例,提升具有激励性质的工资份额。
参与剩余价值分割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本家,而是扩展到 企业管理人员、劳动者等。
财产性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和社会普通群众参与了 股票和住房的交易,以财产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获得一定数量的股息、红利和租金收入。
均资本有机构成。因此,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这个差额 会产生超额利润,成为绝对地租的来源。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由于土地私有权 的垄断,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便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过程,而是保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一、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掠夺和剥削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农业由资本家经营。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 地分离。在英国较为典型。 •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 式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商业店员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他们不创造 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同样受到商业资本家的剥削,他们的劳动时 间同样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业资本家正是通过 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那一部分剩 余价值。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 •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闲置货币资本,包括暂时闲置的 固定资本折旧、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 价值。职能资本家会为闲置的货币资本寻找出路,获取利润。与此同时, 有的资本家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 的独立资本形式,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 货币资本。 •在借贷资本场合,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对外贸易的发展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成为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一个
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展开,必然会引起和加深资本主义的一系列 矛盾。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
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 额利润。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态。 级差地租
•由于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相同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是
或生产费用,即c+v。 用K表示生产成本:K=c+v 用W表示商品价值:W=K+m
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将剩余 价值表现为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围 绕社会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上下波动。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
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二者仍然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一、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概念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即全部劳动耗费是c+v+m,而资本耗
费是c+v,二者之间的差额是剩余价值。 •在资本家心目中,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价值就是生产成本
商业流通费用补偿 •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各种流动费用要通过商品的销售加以补偿,而且
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补偿。从事商品保管、运输和包装等劳动属于生产
性劳动,它能够转移价值并创造新价值。因此,生产性流通费用是通 过转移价值得到补偿,并带来相应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补偿。仅仅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属于非生产性开 支,不能增加商品价值。因此,纯粹流通费用只能从剩余价值扣除中 得到补偿,实践中是通过成本加价的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
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利
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
土地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与剩余价值,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 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W′-G′
G-W-G′
商业资本的作用
•节省流通资本
•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缩短流通时间
商业资本不能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和限度。
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表现为商品销售价格和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
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 •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商业资本要参与利润
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信用中介,
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主要职能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业务费用 银行资本家同样要获得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来源于生产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参
利息 •借贷资本家不会无偿让渡货币资本的使用权,会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
有权,在收回货币资本的同时收取利息收入。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活经营活动获得的平均利润分为两部
分: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取得的利息和职能资本家由资本使用权 而获得的企业利润。因此,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来自生 产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相应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生产价 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价值关系 生产价格与价值往往不一致。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二者相等。
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要以实体资本为基础。 •同时,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 •虚拟资本最终要受现实资本运动的制约。当虚拟资本运动与现实资本
运动严重偏离,其价格大大偏离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时,就可能引 起经济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整个资产阶级都参加了社会总剩余价值的瓜分。因此,劳动者要摆脱 剥削并最终解放自己,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降趋势 •资本家为追逐利润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使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
成不断提高,进而导致社会总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其他 条件相同(特别是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 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 来说就越少,平均利润趋于下降。
资本,即使剩余价值率相同,利润率和利润量也会各不相同。 •资本家追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不管自己的资本投到哪一
个生产部门。
•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驱使下,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会围绕争 夺有利投资场所而竞争,不断把自己的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 到利润高的部门。
•资本在不同部门间转移,会导致商品供求关系变化,原来利润率 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大量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随 之下降;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过程一直 持续下去,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即形成平均利润率为 止。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承担商品资本职能的 资本,是市场交易扩大,流通领域商品资本数量增加的结果。
平均化过程,商业资本家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润。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品
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这些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 的继续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变 为货币、货币变为商品的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如 商店的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和产出,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眼中被看作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的全部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被看做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商品价值公式发生转化 当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
不相同的。 农产品价格由劣等地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只有这样,租种劣
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才能获得平均利润,才肯租种劣等地。 耕种中等地和优先地的农业资本家,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
会生产价格,仍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个 超额利润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级差地租缴给土地所有者。
耕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缴纳级差地租。
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低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
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
润与该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润时,商品价值公式就发生了转化。 W=c+v+m W=K+m W=K+p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剩余价值率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周转速度 •不变资本节约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以最小的预付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 润,这驱使资本不断寻找最有利的投资场所。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机制 •不同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投入等量
社会来看,二者仍然是相等的。 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第一,科学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推动了劳动价值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阐明了
资本主义财富两极分化的必然趋势没有改变。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I:由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带来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祖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而产生
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
绝对地租 •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
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
一、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从竞争的需要出发,往往倾向于压低生存性和保障性工 资的比例,提升具有激励性质的工资份额。
参与剩余价值分割的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本家,而是扩展到 企业管理人员、劳动者等。
财产性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和社会普通群众参与了 股票和住房的交易,以财产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获得一定数量的股息、红利和租金收入。
均资本有机构成。因此,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这个差额 会产生超额利润,成为绝对地租的来源。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由于土地私有权 的垄断,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便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过程,而是保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一、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二、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掠夺和剥削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农业由资本家经营。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 地分离。在英国较为典型。 •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 式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商业店员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他们不创造 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同样受到商业资本家的剥削,他们的劳动时 间同样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业资本家正是通过 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那一部分剩 余价值。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 •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闲置货币资本,包括暂时闲置的 固定资本折旧、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 价值。职能资本家会为闲置的货币资本寻找出路,获取利润。与此同时, 有的资本家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 的独立资本形式,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 货币资本。 •在借贷资本场合,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并不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对外贸易的发展
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 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成为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一个
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展开,必然会引起和加深资本主义的一系列 矛盾。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
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 额利润。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态。 级差地租
•由于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土地具有不同等级。 •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相同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是
或生产费用,即c+v。 用K表示生产成本:K=c+v 用W表示商品价值:W=K+m
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将剩余 价值表现为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围 绕社会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上下波动。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
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二者仍然是相等的。 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一、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概念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即全部劳动耗费是c+v+m,而资本耗
费是c+v,二者之间的差额是剩余价值。 •在资本家心目中,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价值就是生产成本
商业流通费用补偿 •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各种流动费用要通过商品的销售加以补偿,而且
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补偿。从事商品保管、运输和包装等劳动属于生产
性劳动,它能够转移价值并创造新价值。因此,生产性流通费用是通 过转移价值得到补偿,并带来相应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补偿。仅仅同商品买卖相关的费用,属于非生产性开 支,不能增加商品价值。因此,纯粹流通费用只能从剩余价值扣除中 得到补偿,实践中是通过成本加价的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
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超额利
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
土地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与剩余价值,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 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W′-G′
G-W-G′
商业资本的作用
•节省流通资本
•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缩短流通时间
商业资本不能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和限度。
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表现为商品销售价格和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
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 •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商业资本要参与利润
银行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信用中介,
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主要职能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业务费用 银行资本家同样要获得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来源于生产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参
利息 •借贷资本家不会无偿让渡货币资本的使用权,会凭借对货币资本的所
有权,在收回货币资本的同时收取利息收入。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活经营活动获得的平均利润分为两部
分: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取得的利息和职能资本家由资本使用权 而获得的企业利润。因此,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来自生 产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相应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生产价 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价值关系 生产价格与价值往往不一致。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二者相等。
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要以实体资本为基础。 •同时,虚拟资本又独立于实体资本之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 •虚拟资本最终要受现实资本运动的制约。当虚拟资本运动与现实资本
运动严重偏离,其价格大大偏离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时,就可能引 起经济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整个资产阶级都参加了社会总剩余价值的瓜分。因此,劳动者要摆脱 剥削并最终解放自己,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五、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降趋势 •资本家为追逐利润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使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
成不断提高,进而导致社会总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其他 条件相同(特别是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 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 来说就越少,平均利润趋于下降。
资本,即使剩余价值率相同,利润率和利润量也会各不相同。 •资本家追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不管自己的资本投到哪一
个生产部门。
•在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驱使下,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会围绕争 夺有利投资场所而竞争,不断把自己的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 到利润高的部门。
•资本在不同部门间转移,会导致商品供求关系变化,原来利润率 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大量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随 之下降;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过程一直 持续下去,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即形成平均利润率为 止。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承担商品资本职能的 资本,是市场交易扩大,流通领域商品资本数量增加的结果。
平均化过程,商业资本家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润。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品
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这些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 的继续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变 为货币、货币变为商品的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如 商店的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和产出,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眼中被看作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的全部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被看做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商品价值公式发生转化 当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
不相同的。 农产品价格由劣等地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只有这样,租种劣
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才能获得平均利润,才肯租种劣等地。 耕种中等地和优先地的农业资本家,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
会生产价格,仍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这个 超额利润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级差地租缴给土地所有者。
耕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缴纳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