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
王瑾
QC是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思想与实践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不过当时基本上都属于经验式管理。
真正把质量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中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则是近百年来的事。
从2006年开始,集团把QC小组的成果重新纳入到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中,说明集团将狠抓公司质量管理的议题又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两年来,作为物资公司具体执行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就两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的认识。
在谈QC作用之前,我就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QC特点进行阐述。
一、质量管理发展的历程
质量管理的发展,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质量管理阶段,大约是在19世纪末以前。
这段时期受家庭生产或手工业作坊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器测量而定。
第二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大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当时的质量管理主要限于质量检验,即按照事先确定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标准,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
第三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大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50年代末期。
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大量军需品,而使检验工作的弱点突出了,影响了军需品的供应。
因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专家制定战时质量控制标准。
第四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至今。
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管理理论的发展等,对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在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
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
”在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明确写道:质量管理(QM)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
二、QC小组的定义及其特点
在1997年3月20日由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科协、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颁发的“印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中指出,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从QC小组活动的实践来看,QC小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
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2、广泛的群众性。
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
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高度的民主性。
这不仅是指QC小组的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可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以发现和培养管理人才;同时还指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是平等的,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4、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三、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
通过对QC 的发展历程和QC小组的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QC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是符合企业质量管理发展的要求的。
通过建立QC小组,可以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由
粗到细,由笼统到精细。
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企业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素质。
QC小组的成员在针对一个质量问题进行改进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专项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培训、学习,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员工智力可以得到充分开发,通过不断发掘员工的潜能,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素质。
2、有利于预防企业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QC小组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选题即“大家一起来改善什么?”来从小的方面、从精细的方面来改善企业的质量问题。
其实企业所呈现出来大的质量问题,有可能只是一个工序或一个步骤的问题所引起的。
QC小组的改进质量的方向也正是针对着一个工序或一个步骤的问题,通过鱼刺图等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其主要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改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QC小组的组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由同一班组的几个人(或一个人),根据想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推举一位组长(或邀请几位同事),共同商定是否组成一个QC小组,给小组取个什么名字,先要选个什么课题,确认组长人选。
这种组建通常适用于那些由同一班组(或同一科室)内的部分成员组成的现场型、服务型,包括一些管理型的QC小组。
他们所选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较小问题。
(2) 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这是当前较普遍采用的。
首先,由企业主管QC小组活动的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设想方案,然后与车间(或部门)的领导协商,达成共识后,由车间(或部门)与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单位应建几个QC小组,并提出组长人选,进而与组长一起物色每个QC小组所需的组员,所选的课题内容。
这种组建程序较普遍地被“三结合”技术攻关型QC小组所采用。
这类QC小组所选择的课题往往都是企业或车间(部门)急需解决的、有较大难度、牵涉面较广的技术、设备、工艺问题,需要企业或车间为QC小组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条件。
(3) 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这是介于上面两种之间的一种。
它通常是由上级推荐课题范围,以下级讨论认可,上下协商来组建。
这主要是涉及组长和组员人选的确定,课题内容的初步选择等问题,其他程序与前两种相同。
这样组建小组,可取前两种所长,避其所短,应积极倡导。
由QC小组的组建形式可以看出,QC小组的建立适用于全企业的范围内,可以由员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企业直接划分。
由于组建形式的灵活性和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了员工的主动参与能力,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全员参与。
4、有利于改善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彼此都很陌生,甚至在一个企业中多年,也不能认识。
但QC小组改进质量的要求,使得在组建人员时不能只考虑一个部门一个工种的人员,而要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这就使得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人员有了认识的契机,同时通过共同对一个问题目标的改进提高,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从而改善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在建立QC小组之时,对相应人员进行了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相应培训,由于人员可能涵盖了企业的多个部门多个工种的相关人员,在提高员工的管理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企业的管理工作。
而QC小组对于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由点盖面,从而循环上进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6、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
QC课题的选择、分析和解决过程,是要通过小组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运用到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树图、关联图等等多种质量分析方法;需要员工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需要员工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技能。
只有小组成员的精诚合作才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使小组成员在岗位上成才。
QC小组在企业改进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并不是理解
了QC小组的作用就能够充分发挥其能效。
还需要企业领导的重视、相关制度的建立、相应激励制度的实施,才能在充分发挥员工主动性、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物资公司综合管理部,经济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