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升格练习指导:在磨难中看花开(附原文+升格指导+升格文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升格练习指导:在磨难中看花开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大型人文纪录片《苏东坡》讲述了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生坎坷经历,从“乌台诗案”到被贬黄州,从杭州太守到流落偏僻的边疆岭南。
同时,在苦难途中,苏轼给后人留下了温暖的作品,给世人带来了文学的滋养和人生的启迪。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立意自定,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在磨难中看花开
人生路上的磨难必不可少。
我们若战胜了磨难,也就淬炼提升了自己,若是被磨难打倒了,则可能会一蹶不振。
放眼世界,能在磨难中看到美好事物的人又有多少呢?
磨难让我们痛苦难受,但是磨难中也有风景,也存在着美。
【多余,可以放在第一段中】世上美的事物数不胜数,但我认为那些在磨难中绽放的美好事物,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
正如枯木逢春、石缝中开花那般,它们拥有在逆境中遇难而上、永不放弃的精神,亦拥有在逆境之中仍然存有希望的心和逆境之中亦能发现美的眼睛。
这种人世上极稀少,但正因为稀少,那双眼,那颗心,那种精神,更加弥足珍贵。
【运用了类比论证、道理论证,但不够深入。
】
身陷磨难,依然希望不灭。
这是我对苏东坡最为深刻的印象。
苏东坡是家喻户晓的诗人,但他的人生充满坎坷,磨难重重。
再次被贬岭南时,苏东坡散尽了仆人、侍妾,一切在官场拼搏得到的,皆在一朝散尽,只有王朝云相伴。
窗外景色凄迷,落叶萧萧,但他亦咏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之词。
纵使身处逆境,他仍然觉得天下之大,必有“芳草”独属于自己,何忧“柳绵吹又少”。
苏东坡身陷逆境,在逆境中徘徊辗转,但是他心中仍存有希望,这颗心弥足珍贵。
【叙事繁杂,且议论不足。
】
磨难亦是机会,抓住磨难,练就顽强意识。
苏东坡的一生多数都在被贬中度过,他辗转数回,被一贬再贬。
王朝云离开后,他的人生随着一纸诏书,走向了深渊。
临行之前,
他一一交代后事,如同永别。
但在遇到弟弟苏辙时,他却乐观地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他那顽强和乐观的精神深深刻入他的作品中,使后人在品读中,在记忆中留下他炫目的身影。
他的作品中那四十多处的“呵呵”使得他的顽强不加掩饰地自然流露。
在磨难中,他那顽强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论证磨难中有“机会”,练就顽强意识,但与上一段分论点“磨难中的希望”区分度不大,没构成必要的逻辑。
且材料中没有与“机会”“顽强”匹配的例子,也缺乏有效的论证。
】
磨难亦是机遇,抓住磨难,成就自己。
最令人钦佩的是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人生数次被贬,满腹才情,不得重用,被一纸又一纸的诏书遣去一处又一处的荒州,他又怎么会不觉得心灰意冷、漂泊无依呢?回首一生,苏东坡最想夸耀的却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流离的岁月。
因为那段岁月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不要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虽以诗句做论据,但缺乏针对性的论证,并且叙事过多。
】
许多人匆匆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又有谁能倾听到人生真谛花开的声音呢?苏东坡在磨难中领悟了人生真谛,成就了自己。
在这世上,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磨难并不会只成就苏东坡,而是因为他是能在磨难中看到花开的人。
【逻辑混乱了,应该是因果关系】愿更多的人能克服磨难,看到花开。
升格建议
这篇文章审题准确,立意鲜明。
但是文章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文章论证思路模糊不清,分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缺少逻辑的深度和严密。
应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因此,需要精心调整,改变原文的逻辑,使之合情合理。
二是每一层次中的论证缺少条理性,或是事例加观点的叠加,或事例与观点没有相呼应,或者叙事过多,冲淡了议论的目的。
针对每一层次,可在原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强化论证效果。
升格文
在磨难中看花开
◎王琼
人生路上,磨难必不可少。
虽然磨难让我们痛苦难受,但是磨难中也有风景,也存在着美。
战胜了磨难就战胜了自己。
若被磨难打倒,则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只是,放眼世界,能在磨难中看到美好事物绽放的人少之又少。
世上美的事物数不胜数,但那些在磨难中绽放的美好事物,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物。
风和日丽,田野中的花草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历经风雨后的红花、绿叶则更令人瞩目,正如枯木逢春、石缝中开花般稀少,它们让我们感受到花草的坚韧与不凡,因为它们身上有在逆境中遇难而上、永不放弃的精神。
同样的,一些人,他们在逆境之中仍然存有希望的心与逆境之中亦能发现美的眼睛,这种人世上極少,但正因为稀少,那双眼,那颗心,那种精神,才弥足珍贵。
身陷磨难,依然希望不灭,这是我对苏东坡最为深刻的印象。
苏东坡是伟大的诗人,但他的人生充满坎坷,磨难重重。
再次被贬岭南之时,他人生境况极其惨淡,但他仍然写出了“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之词,从中我们窥见他对生活的热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纵使身处逆境,苏轼仍然觉得天下之大,希望处处存在,必有“芳草”独属于自己,何忧“柳绵吹又少”。
在逆境中徘徊辗转的苏东坡,心中仍有对生活的希望,他在希望的支撑下,创造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人生传奇。
磨难亦是动力,抓住磨难,练就乐观精神。
苏东坡的一生被一贬再贬。
王朝云离开后,他的人生随着一纸诏书,走向了深渊。
但遇到弟弟苏辙时,他却乐观地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把顽强和乐观的精神深深刻入他的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中四十多处的“呵呵”,难以想象这些欢乐之语多是在其身处困厄之境,其乐观的情绪与心态可见一斑。
他在作品中留下令人炫目的身影,令人肃然起敬。
他在去世前两个月对自己一生做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人生的困苦与成绩,在磨难中他触摸到自己人生的辉煌,自白之语彰显其乐观精神。
磨难亦是机遇,抓住磨难,成就自己。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志士的宣言;在磨难中历练乐观精神,这是达观者的高明。
但若想成就自我,就需要在磨难中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苏轼一生中数次被贬,满腹才情,不得重用,被一纸又一纸的诏书遣去一处又一处的荒州,他又怎么会不觉得心灰意冷、漂泊无依呢?只不过,一
代文豪仕途虽然坎坷,但他却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抓住机遇,沉淀人生,从痛苦中汲取养分,在坎坷中寻求突破,创作《赤壁赋》《大江东去》等一系列作品,最终迎来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辉煌。
磨难、痛苦成了苏轼攀登文学高峰的机遇。
难怪人生暮年的苏东坡最难忘记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流离的岁月,因为他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人生匆匆,又有几人能倾听到人生真谛呢?苏东坡在磨难中领悟了人生真谛:热爱生活依旧,乐观情怀不减,抓住苦难中的机遇,最终成就了自己。
在这世上,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
磨难之所以成就了苏东坡,是因为他能在磨难中看到花开的美好。
愿更多的人能克服磨难,看到花开,不要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升格点评
升格作文调整了文章的逻辑脉络。
全文分了四个层次,第一层从美的角度入手,引出苏轼的人生遭遇,为下文作铺垫。
后面三个层次,分别论述苏轼在磨难中,“希望不灭”“磨炼乐观精神”“抓住机遇”,最终超越时代,层层递进。
升格作文加强了每一层的论证分析,做到叙议结合合理,论证手法多样,说理透彻。
在第一层次中,从美的角度,加强议论,论述磨难后的事物更宝贵。
在原文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的运用和分析,由物及人。
在第二层次中,作者压缩原文的记叙文字,做到详略得当,然后运用因果论证,增强说理深度与逻辑性。
在第三、四层中,通过夹叙夹议深入论证分论点,使得文章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