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形成这种现象最基本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风俗习惯C.政治制度D.文化素养
2、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征集有关编纂法律的建议,以下主张不会被他采纳的是
A.甲导增加调节社会矛盾的条款B.乙主张废除一切身份的不平等条款
C.丙建议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3、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国接下来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发动“冷战”C.发动朝鲜战争D.帮助建立“欧共体”
4、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意在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5、“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以上叙述说明了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
C.多极化趋势出现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6、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A.北约B.华约C.欧盟D.世界贸易组织
7、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
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B.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C.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D.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8、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10、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 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1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
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
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2、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
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13、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管
C .带动民用企业
D .与洋商争利
14、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冶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1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6、“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队“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7、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间
厂
数
(家)
创业资本数
(元) 工人人数
(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