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公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情深唯有李商隐 佚名
最初喜欢上李商隐,是因为那一首晦涩难懂的《锦瑟》,当时最 爱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年前的哀怨透纸而 出,究竟有多少感慨才能写出这一首《锦瑟》呢?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元稹的痴情、柳三变的多情、苏东 坡的专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那个写下“何当共剪西窗 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寄托对妻子思念的李商隐,那个低吟“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才高八斗的李商隐,那个浅唱“身无彩 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惆怅失落的李商隐,那个拥有“春心莫 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清词丽句的李商隐,那个我们最爱的与 杜牧并称“小李杜”的小李——李商隐。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二、长于用典,含而不露 《锦瑟》中间四句连用四个典故——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南 海鲛人、蓝田玉烟,传达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感体验,四 个典故的组合连接,情调意境的内在统一,构筑起全诗色彩斑斓、 光怪陆离的朦胧画面。李商隐的用典方式,摒弃了简单替代,突出 了典故的辞藻色彩,较多地运用了那些具有神奇色彩与强烈情感的 故事,形成了委婉幽深而情感深邃的风格。
“你耗尽一生为万物寻找对仗/可你自己的下联是谁/在那个喧闹 而热爱偶数的朝代/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林东威《夜读李商 隐》)。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的确是一位最耀眼的孤独的明星。 不幸的遭遇让他一生左右为难,忧愁伤感,无所适从;满腹的才华使 他的诗众体兼备,情致深蕴,影响深远。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马嵬(其二)》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两句?结合其表现手法和 在诗中的作用分析其成为主旨句的原因。
提示:这首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 所逼,“赐”死杨贵妃的事。首联用讥讽的语调确定了杨贵妃之死,中 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发生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所 以“主旨句”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运 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歌前三联对李、杨二人的经历进行描述后 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 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 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这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提示:《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邈,确实是一个 千古之谜。有很多学者把它当作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 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 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 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 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有人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 是一个诗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 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贵妃之死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马嵬(其二)》一诗在章法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 “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 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第五、六句,也是“倒行 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 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 没有杜诗的“沉郁”,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 势待发,波澜起伏。
本课选的李商隐的两首诗,风格各异。《锦瑟》是 一首很有李商隐“含蓄”特点的诗,该诗作于唐宣宗大 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 闲居。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 怀,发为诗句。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一般的“咏物诗”。古来 解此诗者有几十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嵬(其二)》是一首咏 史诗,诗中的“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市西面。天宝十五 年(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的时 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杨 贵妃。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题材, 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 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唐玄宗开脱,李商隐却把矛头直接指向了 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 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地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 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 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 感》)你是怎样解读《锦瑟》一诗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点评: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良玉。月为天上明珠, 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形成了 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 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的朦胧景象。这两句借 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 生烟”的迷惘。传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 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 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 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这里的“珠”“玉”都可以理解为诗人自 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与理想;也可以理解为喻指诗人美好的向 往和情感。但不论“珠”“玉”指什么,诗句都充满了怅惘、悲伤之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深情绵邈、典丽精工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丰富,师承极广,继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寄托 手法,阮籍旨趣遥深、难以猜测的风格,杜甫的忧国伤时的精神和 沉郁顿挫的诗风,韩愈的雄奇奔放,李贺的幽冷奇艳,六朝诗歌的精 工秾丽,以及民歌的清新流丽。以《锦瑟》《马嵬》为例,可见其 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特点。 一、构思缜密,情致深蕴 李诗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 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 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 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 想象,以片断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出真挚浓烈而又幽 约深思的意境。
宵柝.

可.待 可.汗
更பைடு நூலகம்
更.换 更.加
读音 wéi tuò kě kè gēng gèng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解多义 锦瑟无端五十弦(来由,缘故)
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事物的一头) 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不及卢家有莫愁(比得上) 望尘莫及(赶得上)
及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达到)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和)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古语有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是,义山终究是义山,七分深情, 三分忧郁,成就了这个我们所爱的李商隐。固执地认为义山的忧郁 是深植于心灵深处的,所以时常在想,如果他如陶潜般淡定恬静、 安贫乐道,或如李白般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他会不会活得开心一 些?但是他若真如他们这般,就不是我们所爱的李商隐了。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为文与 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 故世称“三十六体”。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惘.然 晓筹. 华

华.年 华.山 当.时 适当.
读音 wǎng chóu huá huà dāng dàng
加点字
马嵬.
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深情二字,是义山诗的特点。 刘熙载言义山的诗“深情绵邈”,张采田则云其诗“哀感沉绵”。这其 实是因为义山的一生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心,发为诗句。 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夹在牛、李二党的斗争中,怀才不遇,一直都 郁郁不得志。唐代有诗人在其诗《哭李商隐》中曰:“虚负凌云壮 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不禁替这个自小崭露头角的义山可惜,他 属于那种大器早成的人,凭他的悟性,从娶了恩人敌党的女儿时,就 已料到了这样的结局。可是悟到了又如何?他又能如何呢?他不是 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啊!所以只能眼睁睁地卷入两党的斗争中,聪慧 的人注定是悲哀的,尤其是在那个乱世中,因为他比别人更清醒地 看清了局势,预见了未来。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人。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牛李党争”时期。年轻时受 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 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 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有《李义山 诗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三、咏史体志,别出心裁 李商隐的咏史诗涉及的内容广泛,思想蕴含丰富,体现了诗人留 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力图为走向衰亡的晚唐寻求济世良方 的良苦用心,闪耀着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李商隐的 咏史诗中,诗人不是历史故事的叙述者,诗人最急于表现的也不是 历史,而是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马嵬》是这类咏史诗的 代表作,是李商隐借咏“天宝遗事”对本朝历史巨变的责任者唐玄宗 的讽喻和批判。其思想之深刻,是同时代的诗人少有的。 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曳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 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 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点评:这两句承上铺写。“空闻”“宵柝”,即徒闻“宵柝”;“无 复”“报晓”,即不用“报晓”。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 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之事。长期做“太平天子”、沉湎于淫乐生活的 唐玄宗及其宠妃,哪里听到过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呢!皇宫中连公 鸡都不准养,皇帝和贵妃安然高卧,自有专人去做公鸡报晓的工作。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 而冠以“空闻”二字,则表明“虎旅”虽“传宵柝”,却不能保障皇帝和贵 妃的安全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无复鸡人报晓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点评: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的感受。出句用庄周 梦蝴蝶事,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是 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诗人借此典 的虚渺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美好年华的情境。对句用望帝魂化杜 鹃事——传说周朝末年蜀国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 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以冤禽写恨怀,亦表 达殷切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连用,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 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 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 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此情可待成追忆(难道,哪能) 可 虽欲言,无可进者(可以,能够)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积名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4.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点评:这两句诗是嘲讽唐玄宗虽多年做皇帝,却不能保住他的妃 子,不及普通人家能始终相守。“如何”,为什么。“四纪”,四十八年。 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将近四纪。“卢家有莫 愁”,借南朝乐府民歌的典故,指平民夫妇的恩爱生活。诗歌以对比 手法和反诘语气作结,寄托感慨,点明题旨,警醒后世,把批判的锋芒 直接指向唐玄宗。唐玄宗贵为天子却不得不赐死宠妃,而平民百姓 卢家夫婿,却能与莫愁女白头偕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语言虽直白 了些,但表达出来的感情至深至痛,鞭挞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