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

各国签定各种区域贸易协定本质上是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果带来的经济持续发展效果。

传统理论一般倾向于肯定贸易创造的积极效应,而否定贸易转移的效应。

但贸易转移效应或许造成了理想中的成员方和世界福利降低;同时却带来了现实中成员方消费者的福利和世界的整体福利一定程度的增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产生极大的贸易创造效果,提高成员方和世界的整体福利。

一、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的含义与重构
所谓贸易创造,指成员国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后由于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而带来贸易量的增大和由此导致成员国整体福利的上升。

所谓贸易转移,指成员国的贸易方向发生了改变,原来向成员国之外国家进口的廉价商品现在转而以更高的价格在成员国内部购买。

传统观点认为,贸易转移的结果是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造成了成员国整体福利的下降。

对于贸易创造效应,大多研究都侧重从区域贸易安排导致的成员方相互间贸易数额的净增长上来说明贸易创造效果,但笔者以为贸易创造理论的核心并不在于贸易数额的绝对增长上,而在于成员方相互贸易的增长是否导致了成员方相互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也就是说,贸易创造效应在于因其而产生的对各成员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富效力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动态促进效果,而非纯粹的贸易额的增加。

这一理论也可很好的回击我们通常对区域贸易安排的一个认识误区:一般倾向于认为,如果两国经济结构越互补,则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似乎就越大。

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

如果两国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自然会因相互减让关税而增加相互的贸易额增加,但这种增加仅仅是数额的扩大,对促进成员国各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的质量效应并不明显。

相反,如果成员方相互间经济结构比较相似,但在产业链的分布上具有一定互补性,则区域贸易安排中的贸易创造效果更能够促进区域内产业的竞争与整合,从而从质量上整体提高该区域产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能力。

对于贸易转移理论,一般对其持批判态度,认为“贸易转移的结果是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造成了成员国整体福利的下降”。

但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方面的静态的绝对的分析基础上的,即从理论上讲,甲国本来可以对所有国家实行自由贸易,这样在市场的选择下就会进口成本最低的丙国产品而不是成本较低的乙国产品。

所以,相对于这一假设的可能性,甲国的消费者支付了可能的更多的成本,也未能最好的促进资源向全球最低成本国家优化配置。

但我们都知道,一国对所有国家实行绝对的自由贸易在目前的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区
域贸易安排本身便是面临多边贸易安排步履维艰的客观现实下的一种次优选择。

例如虽然由于区域贸易安排,产生了甲国的进口由具有绝对优势的乙国(区域外国家)转移到具有相对优势的丙国(区域内国家)的效果,但对于甲国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支付的购买价格仍然低于区域贸易安排之前的支付价格,所以其实际享受的福利在现实可能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对于乙国而言,由于其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再加上区域贸易转移的效果,也便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生产效率,逐步具备绝对优势,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全球福利增加。

这种贸易转移的动态效果尤以大国间的区域贸易安排为明显。

贸易转移的量越大,比较优势越大,则由比较优势上升为绝对优势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虽然相对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理想可能性而言,区域贸易安排中的贸易转移效果似乎是减损了存在于理想中的进口国消费者的福利和世界的整体福利,但却同时也取得了现实中难能可贵的进口国消费者福利和世界整体福利一定程度的增加,所以没有理由对其盲目排斥批判,而应更多的关注其现实积极效应,进行客观研究和评价。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果
1、中国—东盟原有关税水平分析。

理论上认为,区内各国原有的关税水平越高,自由贸易区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就越快,从而它扩大贸易量的作用便越大。

由于中国与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工业化国家,相互产业结构相似,东盟一直视“中国制造”的兴起为其潜在的挑战和威胁。

这样出于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双方对于相关产业内贸易的壁垒原来设置就较高。

而现在建立了自由贸易区,要撤除一定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由此而带来的贸易扩张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双方可获得的贸易创造效应也就可能越明显。

2、中国—东盟供给和需求弹性分析。

理论上认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因关税减让而导致的商品价格下降就越能刺激需求,扩大供给,增强贸易创造效果。

而供给需求弹性则和各国消费规模与消费能力紧密相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立起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的世界最多人口的经济一体化区域,消费规模巨大。

从消费潜力上讲,中国、东盟各自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国内人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层次正处于整体提升时期,消费需求和弹性很大。

如中国汽车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降低便能立即激发大量的消费需求。

所以,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双方关税的削减将更容易产生贸易创造的效果。

3、国—东盟经济结构相似性分析。

理论上认为,成员方的经济结构越相似,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就越大。

反之,如果该国与其他成员方有较大的结构差异,自己完全不生产某种进口商品,那么,取消关税只能从扩大需求量方面增加贸易量,贸易创造效应便较小。

中国东盟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双方在整体经济结构比较类似,相互间在大类产品上存在着竞争。

但在大类产品中的具体产业链分布上,却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互补。

这种相互间整体经济结
构类似而产业链分布结构互补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双方更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产业结构整合与升级,达到更好的贸易创造效果。

4、中国—东盟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理论上认为,成员方的生产效率越高,即它的生产成本与该进口国的成本差距越大,取消关税对扩大贸易量作用便越大。

虽然中国与东盟同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其中中国在皮革制品、衣服和纺织品等产品上具有世界性的比较优势,而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却存在较强的比较劣势;相反,印度尼西亚则在资源密集型产品、泰国则在农产品、马来西亚在电子科技产品以及新加坡在工业制成品方面都各自拥有具有世界性比较优势。

所以,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可以直接加强各自的比较优势,获取更大的贸易创造效果。

5、中国—东盟在参加贸易集团之前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分析。

理论上认为,一国在参加贸易集团之前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越低,它参加自由贸易区后贸易量的增加幅度就会越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这个拥有全球最多消费者国家缔结的第一个区域贸易协定,所以此前其贸易自由化程度是较低的。

而东盟虽然早在1963年便开始贸易自由化发展,但“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盟处在低级经济合作阶段”。

所以,双方缔结自由贸易区后,区域内的贸易增长幅度将会很可观。

6、中国—东盟地理位置分析。

理论上认为,成员方地理位置较靠近,则运输成本就不太可能成为各成员方之间贸易创造的障碍。

中国东盟天然毗邻,一衣带水,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更能促进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移效果
本文前面分析已经指出,贸易转移效应也许造成了理想中的成员方和世界福利降低的效果;但同时却带来了现实中成员方消费者的福利和世界的整体福利一定程度增加的积极效应。

即使从传统的贸易转移理论来看,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而言,双方之间的贸易转移效应将不会很大。

这是因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和工业竞争力水平上属于同一个层次。

因此,在贸易国别分布上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样双方之间的相互贸易都很难替代各自与区域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这就使得双方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仍然可以保持对发达国家产品进出口的刚性。

如对于“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如化工产品、运输设备、非电子类机械设备等均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的产品,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双方仍然会选择从具了显著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进口这类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