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乡村和城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环境质量 下降
城市交通 问题
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 染、辐射污染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 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表现 (1)人口的集中过程 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其结果是城镇化水平 上升 ;城镇规模 扩大 。
(2)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 城镇建设 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 土地景观 发生较大变化。
(3)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 三 产业转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城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城镇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共同的解决措施:控制城镇 规模 、合理规划城镇 空间 、加强城镇管理、
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等。 (2)我国:需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推进以 人 为核心的城镇化, 其关键是提升城镇化发展 质量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生态文明、优化城乡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处于哪一阶段? 提示: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问题2 我国的城镇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何差异? 提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且 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3 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反映了我国城镇化的何种特点? 提示: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 展的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
镇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思考]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请说出以下国家分别处于城镇化发 展的哪个阶段?中国、英国、日本、埃及。 提示:中国、埃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英国和日本处于成熟阶段。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 1.城镇化开始的时间:发展中国家 晚 于发达国家。 2.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 高 ,已进入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水平 低 ,速度加快。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二 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 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 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 点。
表现 高低
发达国家 高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发展中国家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 水平
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 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 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 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南美洲 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 和工业化水平
问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存在 问题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
(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
(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
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2000~2010年木材产量居高不下,但在2010 年后开始快速下降并直至为零,说明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导致森林资源枯竭, 进而相关产业萎缩,城镇人口减少。选CD。第(2)题,由图可知,该区产业以 重工业为主,且城镇人口大幅减少。因此,为防止城镇进一步收缩,要优化 产业结构,增加一些新兴产业或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将人口和公共资 源向城区集中。选AD。 答案:(1)CD (2)AD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产业
影响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 第一产业 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 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 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空间差异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目前 速度
早晚


原因
工业化早
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慢


城镇化已发展到后期成熟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
原因

经济迅速发展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
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通和居住条件
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019·高考天津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 图(如图),回答(1)~(2)题。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2016年与2004年相比,城区的西北部居住用地占比增
加明显。B对。读图可知,乙河以西、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占比基本没变。A错。读
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南部工业用地增加最明显,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
区南部。C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居住用地占比普遍增加,沿河地区并不
布局、传承历史文化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思考] 城镇化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吗? 提示:不是,合理的城镇化不会带来环境质量的下降。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一 城镇化的动力及其过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 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同时,在空间上也逐步形成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 城市群历史性共存这一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形态。下图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城市住宅 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 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 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 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 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 建设卫星城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问题1 近年来,促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问题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 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 提示: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 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强基础 自主诊断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析疑难 合作探究
提能力 通关集训
刷习题 巩固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二)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城镇化的概念 1.概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 非农业 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 城镇 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 非农业 活动的过程。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1)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伴随工业化 同步发展。目前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 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 稳定 ,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迁移的
现象,即“ 逆城市化 ”。
(2)日本:显著特点是高度 集中 ,即日本的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集中在 东京 、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日本高度集中的城镇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集中。D错。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从2004年到2016年,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和工
业用地比重普遍上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比重必然下降,工厂和人口的骤增必然导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新课程标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核心素养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 的利弊。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辨认主要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认识两类区域城镇化的差异。 2.综合思维:运用城镇化过程规律,分析我国 城镇化的特点,并分析利弊,探讨我国新型城 镇化的举措。 3.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 响,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促进城市的健康 发展。
贫困人口集聚在贫民窟。 (2)亚洲东南部:基本特点是人口急剧 膨胀 ,由此导致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城镇和 乡村人口大量集聚,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镇的形态特征,但在经济、社会和制度 等多方面还是有乡村 的特点。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我国: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 快速发展 阶段,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 平不均衡。我国正在积极推进 新型 城镇化,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思考] 我国现阶段,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市病”,从根本上说,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提示:不合理的城镇化进程。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三、城镇化的利弊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1)创造 就业 机会、促进产业调整。 (2)社会进步、传播 文明 。 (3) 科技 进步、生产发展。 (4) 城乡 互动、全面发展。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阶段性问题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大气 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 就业 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导致部分 低收入者陷入贫困。 (3)住房问题。城镇面积有限,过多的人口造成住房 紧张 ,出现贫民窟和棚户 区。 (4)交通问题。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不能与之适应时,交通 拥堵 就 容易发生,停车困难也逐渐出现。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 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 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 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 镇化。
原因 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019·高考江苏卷)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 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 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是“
过密—过”疏,即大城市出现人口过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而
在农村却出现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缺乏产业支撑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1)非洲:城镇化水平很 低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流入 城镇 ,造成 城镇人口的膨胀。由于这些城镇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导致城镇里的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