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大肠埃希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2023.8
犊牛大肠埃希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张雪娇
(铁岭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犊牛大肠埃希菌病是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染病犊牛发生腹泻、消瘦、脱水等情况,严重者导致死亡,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后期生长发育迟缓,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犊牛大肠埃希菌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进而做到精准防控与治疗。

1 病原特征
大肠埃希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肠杆菌能够通过子宫或脐带传播,也可随牛乳经犊牛消化道进入肠道,作为肠道中的常在菌群,当消化不良或免疫力降低时均会导致疾病产生。

此病多发于2周龄以下的初生犊牛。

大肠埃希菌为革兰氏阴性染色,外形两端钝圆,有鞭毛,无芽孢,会产生大量的气、酸,生存于犊牛肠道内,正常状态下,一般不会致病,在不良条件的刺激下,当犊牛肠道发生炎性反应之后,血清型大肠埃希菌产生致病能力,导致腹泻等情况。

2 流行特点
气温与环境突变使牛的免疫机能降低,为寄生虫病或传染病提供了感染条件。

此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和春季,具备区域性流行特点,通过消化系统进行传播。

出生10日龄之内的犊牛体型较小,抵抗力较弱,圈舍湿冷,未按时喂奶或进食会导致犊牛无法顺利排泄,产生轻微肠梗阻,使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

3 临床症状
因年龄和体质不同,犊牛感染大肠埃希菌后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肠毒血症型、败血症型和肠炎型。

3.1 肠毒血症型
此类型多发于7日龄以下的犊牛,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达70%~100%,通常无任何临床症状
突然死亡。

少数病程较长的患畜,表现为中毒
性神经症状,犊牛发病初期异常兴奋,发病后期沉郁,直至昏迷而亡。

3.2 败血症型
多发于2~3日新生犊牛,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被毛杂乱,体温高于40℃,食欲减退甚至拒绝进食,粪便呈淡黄色水样,发病1日内出现急性死亡,少数患畜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直接死亡,死亡率可达50%~80%。

3.3 肠炎型
此类型也被成为犊牛白痢,多发于7~14日龄的犊牛,染病初期患畜体温高达40℃以上,几小时后便出现腹泻,粪便初期呈浅黄色粥样,病程发展至中期,粪便呈灰白色,水样,可见凝血块、凝乳块和泡沫,有酸腐味。

病程末期,患畜表现为肛门失禁,会因酸中毒或脱水而亡。

若治疗及时,可以治愈,但恢复后的犊牛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继发关节炎、脐炎、肺炎等疾病。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强化犊牛饲养管理
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与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治效果有密切关系。

饲养管理方法不当是引发大肠埃希菌病的主要诱因。

饲养人员应为犊牛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并及时调节各方面的参数。

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8℃左右,相对湿度应调节在50%~70%。

关注犊牛饮水、饲料与卫生管理,以降低感染大肠埃希菌病的风险。

若发现疑似症状,立刻观察隔离,避免其接触水源,防止病情扩散。

4.2 强化孕期母牛管理
新生犊牛的免疫机能受孕期母牛的管理条件的直接影响,因而应加强孕期母牛的管理,
 632023.8
为其提供科学的妊娠期管理。

首先,在妊娠后期应补充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能够合成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催生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

其次,在妊娠母牛的饲料中保证充足的蛋白质,若蛋白质不足,会导致新生犊牛乳源性防御物质缺乏,增加了感染大肠埃希菌病的风险。

4.3 加强犊牛喂养管理
母乳中母源抗体丰富,在犊牛出生0.5~1小时以内应对其喂养初乳,第一次的喂养量为500~800毫升,保证新生犊牛第一时间获取母源抗体。

饲养人员应根据饲养的实际需求把控哺乳时间、喂乳次数、初乳温度和饮乳方法。

喂养一段时间后,使犊牛养成喂养习惯,每日3次,每公斤体重40毫升,乳汁温度30~50℃的模式进行喂养,以保证喂乳质量。

避免选用患乳房病的母牛对犊牛进行哺乳。

4.4 改善养殖环境
饲养人员应加强母牛产房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定期消毒,为其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

在母牛生产前,使用消毒液将地面喷湿后,清扫地面,清理污物,不留死角,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牛外阴,并对养殖人员的手臂进行彻底消毒,做好助产工作。

当母牛完成生产后,将断端脐带浸泡在碘酊中约1分钟,防止感染败血症。

对母牛的乳头和乳房及时消毒,防止大肠埃希菌的入侵。

此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做好卫生清洁与饲养管理工作,及时清理圈舍内的污物、粪便等,降低各种病原菌入侵的概率。

定期使用氢氧化钠、碘化钾或福尔马林等对饮水槽、食槽或其他饲喂用具进行消毒,注意要轮换使用多种消毒剂,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以保障消毒效果,抑制病菌的传播。

4.5 及时隔离治疗
4.5.1 抗菌消炎 若发现疑似病牛,立刻对其进行隔离诊治,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牛只,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口服链霉素、土霉素30~50毫克/公斤,12小时后剂量减半,保证精准用药,禁止联合使用抗生素。

4.5.2 补液 在治疗犊牛大肠埃希菌病时,腹泻为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应考虑新生犊牛的整体体质和免疫力较弱,腹泻导致犊牛体内水分大量流失,短时间内发生严重脱水,应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出现腹泻后,应结合脱水量马上补充水分。

脱水不严重且有食欲的犊牛,口服补充温热的糖盐水。

脱水严重且不能自主吮吸的犊牛,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

若犊牛发生酸中毒的情况,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

若第一次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那么病情极易恶化,并引发犊牛死亡。

因此务必保证补水的及时性,若第一次补液量不足,剧烈的腹泻会导致其生理代谢功能、免疫机能不断下降。

输液时应以患畜出现排尿为标准。

对于少数出现休克或昏迷并不排尿的犊牛,持续补液会引发肺水肿和心脏问题,对此类患畜输液时,补液量为20~40毫升。

4.5.3 调节肠胃功能 灌服鱼石脂和乳酸,连用3次,调节肠胃机能。

口服活性炭、硝酸铋等吸附剂,保护犊牛胃肠黏膜,避免患畜吸收过多毒素。

4.5.4 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口服生态制剂,补充乳杆菌制剂,使患畜肠道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

4.6 疫苗免疫
对于发生过犊牛大肠埃希菌病的养殖场,推荐注射大肠埃希菌三价苗。

此类疫苗可在产前15~45日进行注射,注射动作应迅速轻柔。

由于大肠埃希菌血清型的种类繁多,若市场上疫苗不能起到防疫作用,应制备该养殖场分离株的灭活苗。

5 结束语
总之,大肠埃希菌病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成长,并给养殖户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

在犊牛的饲养过程中,应提高对犊牛大肠埃希菌病的认识及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通过强化犊牛饲养管理、强化孕期母牛管理、加强犊牛喂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第一时间隔离、针对性地抗菌消炎、及时补液等方法,使犊牛迅
速康复,保证犊牛养殖环节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