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浅谈教师合作的意义及方法-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合作的意义及方法
一、教师合作的意义
教师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内涵,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前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关键。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促使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以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构建教师合作教学的平台,营造教师合作教学的氛围,通过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首先,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看,教师合作是实现社会人才需求的必要条件。在今天,国家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此需求相适应。然而,一个人才的培养,不是某个教师仅凭单方面的努力便可以实现的,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密切合作、发挥集体力量的结果。
其次,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来看,教师合作有益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提倡教师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的互动,尤其面对综合课程的教学,只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彼此合作,才有可能顺利完成。许多学校都深刻认识到,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识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对所教授内容的沟通,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进而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可以说,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观念的一次蜕变。
再次,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来看,教师是否具有合作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知识方面,更体现在个性品质方面。《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到的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知识支柱之一便是“学会共同生活”
所以,倘若期望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合作,教师自然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
二、教师合作的方法
首先、加强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意识。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类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加了教师之间的互动。
其次,注意教师与教师的合作途径。合作的目标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上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流于形式。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步:
1. 调查研究,建立合作基础。调查研究是合作的出发点,它主要围绕“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标准对知识掌握的要求虽然没有大纲那样具体、系统,但它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特别是发展性更是需要教师通过跨年级、跨学科的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
2. 确定合理的合作目标。所谓合作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望达到的满意结果。例如,与教师合作,希望通过一年还是多年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呢?为此,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既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也不能要求过低。因为,目标不到位,合作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3. 拟制合作方案。为了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合作教师必须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可以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或认知策略上制定方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拟订方案。过去教学中,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把学生看成是只管接收知识的容器,注重的是我给他了多少,而较少考虑他实际学到了多少。在新课程条件下,学生需要和兴趣才是施教的前提,这种兴趣的了解、情况的掌握需要教师的合作。如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可能因为不同的讲授内容、不同的讲课教师有不同的表现。
4. 分析评估合作方案。建立各种方案模型,对各个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并对分析对比的结果进行评估。
5. 选择最佳合作方案。对预制的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后,选择其最佳的一个方案。
6. 实施合作方案。当最佳的方案选择以后,便可以进行实施了。
7. 反思合作结果。尽管合作经过了彼此的深思熟虑,但是由于实施过程中仍然会有发生偏离目标的情况,为此,必须强调合作后的反思工作。通过反思,对合作的成败进行总结,以促进合作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