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循环ppt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产 生的电信号经传导系统传遍整 个心脏,引起心肌细胞收缩。
心脏工作原理剖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泵血功能。收缩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泵出; 舒张期时,心房和心室肌肉舒张,血液回流填充。
心脏收缩与舒张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
心脏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心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两者紧密相连。
形态 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直径约7.5μm,厚度约 2.5μm。
3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白细胞种类、数量及作用
01
种类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种。
02 03
数量
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 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1%~ 5%,嗜碱性粒细胞占1%左右。
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吸入 氧气,使血液在肺部得到氧合,为体循 环提供富含氧的血液。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
组织液生成
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和滤过压共同作用,使血浆中的液体成分通过毛细 血管壁滤出,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中的水分和溶质通过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回流至静脉系统,维持组织液 的动态平衡。同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回流至血液循 环。
静脉血管类型及功能
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作为容量血管, 可容纳全身约60%-75%的 循环血量,具有较大的可 扩张性。
静脉瓣
静脉内存在静脉瓣,可防 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单 向流动。
静脉回流
静脉回流受重力影响较小, 主要依赖骨骼肌的挤压作 用和呼吸运动等因素进行 调节。
毛细血管特点与作用
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管 径细、分布广,且相互吻合成网
生理意义及重要性
01
02
03
04
维持生命活动
通过血液循环,氧气和营养物 质得以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
维持其基本生命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调节机体功能
血液循环可将激素等生物活性 物质传递至靶器官,实现机体
功能的调节。
保护机体
血液中的免疫物质可抵御病原 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血液循环,机体可及时调 节体温、pH值等生理参数,保
作用
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吞噬和杀灭病原体,清除坏死组织和 异物。
血小板数量、形态及功能
数量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
形态
呈双凸圆盘状,直径约2~4μm,无细胞核。
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和凝血过程,维护血管壁完整性。血小板能黏附于血管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 栓,堵塞破损血管;同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血液凝固;还能吸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 加速局部凝血过程。
织细胞。
03
带走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 化碳。
04
维持内环境稳态,如调节体温、
pH值等。
05
传递激素、免疫物质等生物活性 物质。
06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01
02
03
心脏
作为泵血器官,推动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
血管
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 脉,分别负责输送血液至 全身、进行物质交换和回 收血液。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 有运输、调节、防御等功 能。
戒烟限酒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心力衰竭类型和治疗方法
类型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心力衰竭类型和治疗方法
全心衰竭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休息、限盐、限水等
心力衰竭类型和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利尿剂、ACEI/ARB、β受体拮抗剂等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
心肌细胞可根据前、后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收缩力,以保持 每搏输出量的相对稳定。
血管阻力的自身调节
血管平滑肌可根据局部血流和血压的变化自动调节血管口径, 从而改变血管阻力。
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器官、组织的血流量 可随其代谢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血 流量的自身调节。
状。
物质交换场所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 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其通透性 和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的进
行。
调节功能
毛细血管通过其通透性和收缩性 的变化,可调节局部血流量和血 流阻力,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
液灌注和代谢。
04
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红细胞数量、形态及功能
1 2
红细胞数量 成年男性约为(4.0~5.5)×10^12/L,成年女 性约为(3.5~5.0)×10^12/L。
03
血管类型与特点
动脉血管类型及功能
弹性动脉
大动脉,如主动脉及其分支,富 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弹性和可 扩张性,主要功能是缓冲心脏射
血产生的压力变化。
肌性动脉
中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管壁富含平滑肌,收缩能力强,主 要功能是调节和分配血液。
小动脉
管径较小,管壁主要由内皮细胞、 少量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 对血流阻力较大,主要功能是调节 外周阻力和血压。
06
血液循环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途径和效应
心脏的神经支配
01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
递质调节心脏活动。
血管的神经支配
02
血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
收缩。
神经调节效应
03
神经调节可迅速改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以适应机体不同
生理需求。
体液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持内环境稳态。
02
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
心脏位置、形态及大小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在正 中线左侧,1/3在右侧。
心脏大小与本人拳头相近,重量约为 250-300克,女性心脏通常比男性小 且重量轻。
形态类似倒置、前后稍扁的圆锥体, 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 方。
心腔结构与特点
01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 房和右心室。
自身调节的意义
自身调节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它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缓冲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剧烈影响,维持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07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介 绍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遗传基因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 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血液循环概述 • 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 • 血管类型与特点 • 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 血液循环过程详解 • 血液循环调节机制 •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介绍
01
血液循环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
功能
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
流动。
01
02
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至全身各组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 心悸、胸闷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01
疲劳、乏力
02
夜尿增多
视物模糊
03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2
高脂血症
3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01
糖尿病
02
吸烟
03
肥胖和缺乏运动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由肾上腺髓质分泌,通过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增 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率,同时引起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
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转化而来,具有强烈的缩 血管作用。
醛固酮
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作用是保钠排钾,从而维持体液平衡和血 压稳定。
自身调节现象和意义
心肌收缩力的自身调节
02
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部的 富氧血,左心室将富氧 血泵送至全身。
03
右心房接收来自身体其 他部位的贫氧血,右心 室将贫氧血泵送至肺部 进行氧合。
04
心房与心室之间通过房 室瓣相连,确保血液单 向流动。
心脏传导系统简介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 构成,负责产生和传导心电信 号。
主要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 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 结构。
05
血液循环过程详解
体循环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意义
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 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 碳带回心脏。
肺循环途径和意义
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 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意义
手术治疗
心脏移植、心脏辅助装置等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