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D
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哲学》适用专业:哲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哲学教研室制2012年12月
2.2. 1.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2. 2. 2.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
2. 2.
3.技术创新活动的中介
2. 3.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
3.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
3.1.技术创新的动力
3. 1. 1.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3. 1.2.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3. 1.3.创新动力的形成
3. 2.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3. 2. 1.决策机制
3. 2. 2.研究与发展机制
3. 2. 3.实施机制
3. 2.
4.实现机制
3. 2. 5.协同机制
(十二)现代科技与经济(2学时)
了解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含义,了解科学、生产、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并入生产过程的意义;理解科技与资源、科技与劳动技巧的相互关系,理解“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和“社会--经济一一科技” 高度耦合的结果;掌握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以及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与方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LL科学是生产力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现代科技并入生产过程
2.2.科技、生产、经济一体化
2.2.现代科技与劳动技巧
3.3.现代科技与资源的转移、开发
4.4.科学技术的物化与资本品
3.科学技术并入经济运行
3.1.需求实现与供求相互作用中的科技
5.2.“社会经济技术系统”的诞生
4.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4.1.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4.2.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4.3.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
6.4.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一一科技兴国
(十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2+2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或主题演讲)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社会文化和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掌握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
6.1.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6.1.1.科学技术与人们的基本需求
1.1.
2.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精神需求
1.2.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
1.3.1.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文化
1.4.
2.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
1.5.3.科学技术与人道文化素质
1.6.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1.3.1.科学技术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影响
1.3.
2.科学技术与社会管理
1.4.3.科学技术与政治生活
L 4.科学技术与社会文明发展
1.4.1.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2.4. 2.科学技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引导
2.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2.1.现代科技是面向人类未来的双刃剑
2.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
3.3.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3.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3.1.科学共同体
3.2.科学的社会组织
4.3.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系统
(十四)科学技术的文化透视(2学时)
了解巫术、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与人文、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关系;理解科学与东西方宗教文化、科学与东西方哲学传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科学与哲学方法论的关系,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L科学技术与东西方宗教文化
1.1.从巫术到宗教、科学
1.2.东西方古代科学技术与宗教文化
1.3.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2 .科学与东西方传统哲学
2.1.近代科学与东西方传统哲学
2.2.科学与东西方世界观
2.3.科学与哲学方法论
3.科学和人文
3.1.人文与科学同源
3.2.科学与人文主义
3.3.近代科学的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
3.4.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
3.5.弘扬科学精神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
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有6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的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主题演讲和播放教学录像等方式。
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为:
(-)人与自然(2学时)
通过主题演讲及讲评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前提。
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二)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2学时)
通过专题讲解、播放录像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技革命、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思想革命之于科学革命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义,了解和掌握技术创新的动力及运行机制。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2学时)
通过组织探讨学习和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在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两面性,以及合理应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正确的科学态度,相信科技力量,相信人类理性,相信未来。
五、教学指南
(-)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教学难点: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二)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的一般性质,技术的特征
教学难点: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三)自然界的存在方式(2学时)
教学重点: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教学难点: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录像和课后阅读。
(四)自然界的运动和演化(2学时)
教学重点:自然界的运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录像和课后阅读
(五)人与自然(2+2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或主题演讲)
教学重点: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教学难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录像和课后阅读。
(六)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2)
教学重点: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科学方法的性质、类型,科学问题和科学选题
教学难点:科学事实的获取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七)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抽象的成果,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特征
教学难点:公理化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八)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假说的特点、构成、作用及方法论原则,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九)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2学时)
教学重点:数学方法的特点、作用,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作用及应用
教学难点:自组织理论方法,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十)技术方法(2学时)
教学重点:技术方法的性质、特点及类型,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十一)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2+2学时)(含2学时教学录像或专题讲解)
教学重点: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含义及区别,技术创新的实质,技术创新的系统构成
教学难点: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十二)现代科技与经济(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涵义,现代科技并入生产过程,社会经济技术系统
教学难点:知识经济的涵义及社会效应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十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2+2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或主题演讲)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社会教育和社会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十四)科学技术的文化透视(2学时)
教学重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科学与人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课后阅读
六、作业
本课程每学期布置作业两次以上,以书面形式上缴。
教学各部分作业将在教学用教材以及教师自编复习思考题中选择布置。
七、考核方式
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安排,《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
考查采用书面作业和课程论文形式。
八、成绩评定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的成绩评定比例为:考察占70%;考勤占10%;课堂笔记及平时表现占10%;作业占10机
执笔人:张核胜
审定人:王勇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
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适用专业:哲学专业(本科)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学分:2
总学时:34学时(讲授28学时;实践6学时)
先修课程:《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
平行课程:《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后续课程:无
课程简介:《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连接科学技术与哲学的桥梁,是对整体的科学与技术及其各门分支学科所涉及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哲学学科。
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自然观的演化、科学与科学方法论、技术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相联系的哲学思考和探索等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对于深化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实现哲学专业培养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推荐教材:《科学技术哲学教程》段联合曹胜斌编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
1.《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尔纳著,陈体诺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著,李宝恒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3.《科学史一一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W・C•丹皮尔著李渐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4.《科学与方法》,昂利•彭加勒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科学的价值》,昂利•彭加勒著,光明日报出版学1988年版
6.《哲学和物理学一一原子论三千年的历史》,乌•罗塞堡著朱章才译,求实出版社1987年版
7.《科学与近代世界》,怀特海著,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8.《当地西方科学哲学》,江天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9.《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科学哲学的兴起》,赖欣巴哈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1.《科学逻辑导论》,哈雷著,浙江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12.《必要的张力》,库恩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科学方法概览》,李建珊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李庆臻著,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科学的精神与价值》,李醒民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6.《突变论:思想和应用》,勒内•托姆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7.《自然的沉沦与拯救》,李章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近代技术史简编》,高达声汪广仁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19.《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孟建伟著,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1.《系统、结构和经验》,文•拉兹洛,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2.《从存在到演化》,普里戈京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23.《客观知识》,卡尔•波普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4.《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卡尔纳著,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25.《猜想与反驳》,卡尔•波普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6.《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纲要》,乔瑞金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自然辩证法新论》,申仲英肖子健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8.《物理学和哲学一现代科学中的革命》,W•海森伯著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9.《科学经验方法》,肖显静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M •玻恩著彭石安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1.《爱因斯坦传》,b・r•库兹涅佐夫刘盛际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2.《量子力学的哲学一量干力学诠释的历史发展》,M •雅墨著秦可诚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伊•拉卡托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4.《批判与知识的增长》,伊•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5.《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殷登祥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6.《生态智慧论》,金正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7.《从混沌到有序》,伊•普里戈金伊•唐热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8.《科学技术哲学教程》,张功耀曹志平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普朗克之魂》,赵鑫珊著,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40.《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童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1.《物理学的进化》,A •爱因斯坦L •英费尔德著周肇威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42.《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43.高效•和谐一一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王如松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4.《对科学的傲慢和偏见》,查•帕•斯诺著陈值六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5.《科学与社会秩序》,巴伯著,顾听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46.《科学争论集》,朱新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二、课程总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技术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帮助和促进学生“三懂”:即懂社会、懂科技、懂可持续,帮助学生确立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作出哲学的反思。
提高学生从战略的高度把握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2学时)
了解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理解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和内容;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及哲学研究的辩证联系。
1..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演变
2.1.自然辩证法
3.1. 1.研究对象
4.1. 2.基本内容
1.1.3.学科性质
L2.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演变
L 3.走向科学技术哲学
2.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2.1.综合研究
2.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2.3.自然观研究
2.4.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
2.5.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
2.6.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2.7.科学与文化研究
5.8.科学技术哲学名著与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
(-)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2学时)
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理解伪科学的概念及特点,理解技术社会化进程的含义;掌握科学技术的分类及体系结构。
1.科学的一般性质
1.1.什么是科学
1.2.自然科学的特征
1.3.1.客观性和实证性
1.4.
2.理性和逻辑性
1.5.3.探索性和创造性
1.6.4,通用性和共享性
1. 2. 5. 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1. 3.伪科学及其相关概念
.什么是伪科学
1.3.
2.伪科学的特点
L 3.3.非科学、反科学、科学中的作弊行为
2.技术的特征
1.1.什么是技术
2.2.技术的基本特征
2.2.1.技术是目的化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
3.2. 2.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
4.2. 3.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向现实形态发展的过程
5.2. 4.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
6.3.技术社会化进程
7.3. 1. 一般技术系统
8.3. 2.产业技术系统
3.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3.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9.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4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4.1.科学技术的分类
4.2.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0. 2.1.科学技术的原级结构
11. 2. 2.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
(三)自然界的存在方式(2学时)
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了解系统的基木特点和物质形态层次结构的含义;理解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和稳定性,理解层次结构结合度递减规律;掌握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世界观意义,掌握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1.1.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1.1.非生命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1.1.
2.生命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1.1.3.自然界物质聚集态的多样性
1.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
1. 2.1.宇宙万物在化学元素上具有统一性
1. 2. 2.宇宙万物在基本粒子和夸克上具有同一性
1. 2. 3.宇宙万物均遵守质量和能量守恒及转化定律
1. 2. 4.宇宙万物在相互作用方式上具有统一性
1. 2. 5.从认识论角度来看整个世界都统一于“客观实在性”
2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2.1.系统的基本特点
2. 2.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和稳定性
2. 2.1.系统的开放性
2. 2. 2.系统的稳定性
2. 3.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
2. 3.1.层次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2. 3. 2.层次结构的递减性
2. 3. 3.层次结构的结合度递减规律
2. 3. 4.层次结构的因果链
2. 3. 5.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四)自然界的运动和演化(2学时)
了解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了解宇宙、恒星和地球的演化过程,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和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掌握开放性在有序结构产生中的意义,以及涨落作用在有序结构产生中的作用。
1.自然界的运动
1.1.1.自然界运动的永恒性
1.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3.1.微观物理运动
1.4.
2.宏观物理运动
1.5.3.宇观物理运动
1.6.4.化学运动
1.7.5.生命运动
1.8.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2.自然界演化的历史过程
3.1.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4.1. 1.宇宙的起源
5.1.2.恒星的起源与演化
6.2.地球的演化
7.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8.3. 1.生命的起源
9.3. 2,生物的进化
3.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3.1.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
3.2.自然界演化中的进化和退化
3.2. 1.有序和无序
10. 2. 2.进化与退化
4.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4.1.远离平衡态
4.2.开放性在有序结构产生中的意义
4.3.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11. 4.涨落作用在有序结构产生中的作用
(五)人与自然(2+2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或主题演讲)
了解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了解自然、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人的新进化的含义;掌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观念前提,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I.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II.人类的产生,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1.2.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1.3.人的新进化
2.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2.1.自然、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2.1. 1,天然自然
2.1.2.人工自然
2.2.人工自然的扩大与自然界的平衡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3.2.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前提
3.3.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六)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2学时)
了解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科学方法的性质、类型,科学问题的规定及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理解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事实的主要特征及获取方法。
1.科学认识和科学方法
1.1.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
1.1.1.科学认识的主体
1. 1.
2.科学认识的客体
1. 1.3,科学仪器
L1.4.科学实践
1.1. 5.科学认识的过程
1.2.科学方法的性质、类型
1.2. 1.科学方法的性质
1.2. 2.科学方法的层次
1.2. 3.科学方法的类型
L 3.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发展
L4.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4.
2.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2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2.1.科学问题
1.1. 1.科学问题的规定
2.1.2.科学问题的意义
3.2.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
4.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4.1.科学事实
3. 1.1.个别陈述性
3. 1.2.真实性
3. 1.3.精确、系统性
3. 2.观察方法
3. 2. 1.观察方法的类型和特点
3. 2. 2.运用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
3. 2. 3.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3. 3.实验方法
3. 3. 1.实验方法的性质和类型
3. 3. 2.实验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3. 3. 3.运用实验方法的一般程序
3. 4.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七)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2学时)
了解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科学的思想模型的含义,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及公理化方法的含义;理解科学抽象的含义,理解分析综合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理解公理化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思维的必备品质和创造性思维应有的人格特征°
1.科学抽象
1.1.科学抽象及其一般过程
L 2.科学抽象的成果
1.2. 1.科学概念
1.2. 2.科学符号
1.2. 3.思想模型
2.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2. 1.逻辑思维的形态及特点
2. 2.分析和综合
2. 2.1.分析和综合的含义
2. 2. 2.分析和综合的类型
2. 2.
3.分析综合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2. 3.归纳和演绎
2. 3. 1.归纳方法
2. 3. 2.演绎方法
2. 3. 3.归纳和演绎关系的讨论
2. 4.公理化方法
2. 4. 1.公理化方法的含义
2. 4. 2.公理系统的基本特征
2. 4.
3.公理化方法的作用和局限
2. 5.类比方法
3.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3. 1.形象思维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3. 2.直觉思维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3. 3.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形式和特征
3. 3. 1.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3. 3. 2.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3. 4.创造思维的必备品质
3.4. 1.专一
3. 4. 2.猎奇
3. 4. 3.理论建构能力
3. 4. 4.层次连动能力
3. 4.5.全息辩察能力
3. 4. 6.用于怀疑和批判
3. 4. 7.善于综合
3. 4. 8.辩证思维能力
3. 4. 9.善于科研选题
3. 4. 10.创造性思维应有的人格特征
(八)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2学时)
了解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及方法论原则,了解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理解科学假说的证伪和证实、理解建立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及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1.科学假说
1.1.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
L 2.科学假说的作用
1.3.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4.1.解释学原则
1.5.
2.对应性原则
1.3. 3.可检验性原则
1.4.假说的检验
1.5.1.逻辑分析及论证
1.6.2•实践检验
L4.3证实与证伪
2.科学理论
2.1.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1. 1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
2.1. 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2.2.建立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
3.2.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4.2. 2.公理化方法
2.2.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2. 3.科学理论的评价
2. 3. 1.理论评价标准问题
2. 3. 2.理论评价标准的要点讨论
2. 4.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九)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2学时)
了解数学方法的特点、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了解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数学模型方法与“数学实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理解几种常见的系统科学方法;掌握系统科学方法、自组织理论和探索复杂性的方法论意义。
I.数学方法
II.数学方法的特点
1.2.数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3.数学模型方法与“数学实验”
2.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2.1.系统科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2.2.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
2.3.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
3 .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
3.1.系统分析法
3.2.信息方法
3.3.反馈控制方法
3.4.黑箱和黑箱方法
3.5.功能模拟方法
3.6.系统规划方法
4.自组织理论方法
4.1.自组织理论
4.2.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5.3.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十)技术方法(2学时)
了解技术方法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了解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理解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技术方法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掌握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
I.技术方法的特征
II.技术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III.技术方法的类型
1.3.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1. 4.技术方法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2.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2.1.技术目标
2.2.技术设计
2.3.技术评价
3.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
3.1.选题检核表法
3.2.多项型发明构思法
3.3.侧向型发明构思法
3.4.合向型方面构思法
(十一)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2+2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或主题演讲)
了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实质,了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关系;理解科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技术革命和生产力革命的辩证联系,理解技术创新的实质及技术创新活动的系统构成;掌握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运行机制。
L科学技术革命
1.1.科学革命
1.1.1.近现代两次科学大革命
1.1.
2.科学革命的实质
1.2.技术革命
L2.1 .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1.2. 2.技术革命和生产力革命
L 3.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技术革命的实质)
2.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和内容
2.1 .技术创新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