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3T00:48:37.412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8月16期作者:朱思青[导读] 应用题是当下中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最为重点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的重难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意识及其知识掌握程度做出了考查,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

朱思青

贵州省余庆县关兴小学

摘要:应用题是当下中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最为重点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教师课程的重难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意识及其知识掌握程度做出了考查,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综合实力的一次检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的求解能力,老师要主动地进行探究,不断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进行数学教育。本章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育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及其合理的培养对策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培养方法

引言: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清楚地指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简化的题目加以处理,这其实就是对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做了要求。使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与数学有关基础知识,对相关的问题加以处理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加以训练。他们通过对应用题进行了解,能够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加以实际的接触,从而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文化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学生设计应用题后,能够较好的训练逻辑思维,使他们的思路比较敏捷,创造力也会受到相应的训练,这对他们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有较大的帮助。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学生解题习惯用惯性思考。他们的经验相对而言比较欠缺,在对应用题作出回答后,常常会产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晰、阐述不彻底的问题。就目前中国学生的解题情况分析,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根据关键词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形成相应的数学方法,比如发现了"倍",大部分小学生就会习惯性地采用乘法,而发现"少",则通常会采用减法。而在这样惯性的思路下,一旦问题发生改变后,小学生们就会由于自己的基本意识欠缺,而造成在解题中容易发生问题。

二是问题设置上存在局限。当下小学生,在回答应用题时会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没有兴趣。就现在的实际应用题的题目来说,不少问题都缺乏趣味性,而且加深学生并没有相应的生活经历,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造成学生在求解时产生错误。而现在的很多国小数学实际应用题,大都以现实生活事例为出题的背景,可是当问题脱离生活经验时,学生在理解问题时就会产生较大的障碍,很不利于学生回答问题。同时由于现在不少老师在进行实际应用题教育时会采取一题型一练的方式,所以学生就已经能够了解某一种试题的方法,可是当多种试题混合在一起时,学生往往就很难以解决。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应用题的基础练习

回答应用题最重要的是方法,要提高小学生的求解能力,老师在讲解了方法之后要做出相应的转换。在以往的应用题课程中,老师特别重视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教育,只是在讲解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结合一个题型,没有给学生加以延伸,学生不能形成转换的思维,导致在遇到某一种题型能够迅速做出解决,但是在问题出现某种变换时,学生无法用常规的思路解决。老师在课堂中要对学生做好基本的培训,首先要做好数学语言的培训,指导学生将专门的数理语句转化成我们常见的口语,将相对繁杂的比例问题做出相应的转换,以便减少理解的困难。教材中要加入一些变化的思想内容,也要增加对孩子数学思维方面的练习,这样使孩子的思考更富有灵活性。

以"多位数乘一个数"部分知识为例,在本节课教学中,有这么一个问题:"商城筹备了一千元,预备从某一批城市订三台冷机组,每台冷机组的价钱是二百八十元,在购买三台冷机组后还剩下多少钱?"老师在对这道问题加以解释后,要引导他们把这道问题加以转化,在思考剩下多少钱之前,老师首先要引导他们思考花了多少钱,让他们以逆向的思维方式加以思考,并通过从问题中的有关情况寻找其间的关联,以便于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在运用题的教学环节中,最关键的便是学生形成了审题的正确习惯,有了正确的阅读题目习性后,就可以正确理解问题,并掌握其数量的问题。不过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多数老师都只会介绍解题的基本方法以及技巧,而不会对学生的审题习惯有相应的要求,造成了不少学生由于审题习惯没有仔细回答问题,从而直接阻碍了他们的应用题教学。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介绍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针对学生的阅读题目情况作深入的训练。老师要通过实际的物体,引导他们对问题加以认识,同时能够指导他们对问题中的重要数据加以提炼,作出说明,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例如,在"小数乘法"中,这节课程的要点是掌握小数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有这么一个试题:"一本语文书厚1.5cm,美术书厚0.8cm,将20本美术书与12本语文书摞在一起,一共有多厚?"根据这道试题,老师应该让学生注重审题,对提问中关键的数据信息加以勾画,对提问加以分析,从中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联,同时结合类似的提问给学生练习,以便逐步训练学生的审题习惯。

(三)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的实际运用题中大部分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老师要根据问题展开灵活性的课堂教学。而在过去的实际运用题课程中,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问题展开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死板。尽管老师在问题中融入了现实生活,但是由于老师很少根据问题中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所以孩子在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问题,会在很大限度上影响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解题技能的培养。所以老师在让我们对应用题展开分析之时,一定要给我们创设相应的生活情景,能够使我们对问题的情境加以模仿,不但能够让课堂教学中显得比较有意思,而且我们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审题、求解的能力。以"三位数乘二位数"部分知识为例,当中有这么一个题:"学校组织五年级的孩子去观光,门售价为三十五元,一共二百名孩子,必须花掉多少钱?"根据这道问题,老师应该找一个孩子充当的售票员,让孩子们模仿售票员的收费,然后再由孩子们利用场景再现对问题做出解决。

结束语:综上所述,应用题的掌握与解答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老师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对实际应用题课堂教学的关注,采取紧密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审题习惯、强化教师解题技巧等课堂教学的方法,以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琴.培养变向思维,提升数学解题能力[J].新课程导学,2021(03):40-41.

[2]郭奇峰.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9(21).

[3]赖文丹.谈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