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作者:高莉苹

来源:《教育界·A》2020年第03期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德育学科,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该课教学是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初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应然性和重要性。文章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发挥其德育功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功能;发挥策略

【基金项目】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思想道德课德育功能视角下校园暴力问题研究”(项目号:2018sk018)。

一、转变观念,悉心培养

良好的教育效果寓于正确的教育过程,通过教育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学生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教育过程,而非暂时的结果,要树立新时代教学理念。

其一,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满足时代发展赋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新的时代需求使命。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也是组织教育和实施活动最主要的依据。由学科性质、地位和任务所决定,思想品德课程在目标、内容、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现行思想品德新教材的基本点是:处处体现“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设计思路。与强调“知识传授”的旧课程观不同的是,新课程观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全面的发展”。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实现课程目标移位,由“以知识为本,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向“以人为本,强调健全人格与个性的养成”转移。

其二,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科书、媒体都是良好的教学资源。教科书不再是知识的代名词,也不是唯一的教学媒介,现实生活中的庞大知识世界以及不断的发现都为学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知识资源。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传统的“教教科书”的理念向“用教科书教”转变,教材知识理论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时代理论,教师既要认真钻研教材,紧紧把握这个时代理论,又要联系社会现象中的问题,更要善于剖析社会的阴暗面,解释异彩纷呈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辨识社会问题,同时善于联系学生思想中的“敏感”问题以及令他们困惑的现实问题,给予理论分析和正确的行为指导。

其三,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者。人本主义极力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反对逼迫式的传统教育和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并非意味着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张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指导,即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学生积极的认识、情感等心理活动,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真理和智慧。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喧宾夺主,甚至越俎代庖,而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断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实现自己的持续发展。

其四,树立新的学生观。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学生观上完全否定心灵白板说,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基于以往习得的丰富经验对新知进行解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搜集者,师生之间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改变将学生当作学习容器,学习就是听课、练习、考试的观念,形成学习是建立在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基础上的主动学习,课堂是师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树立师生共同探讨、互补和交流的观念,将学生当作活生生具有日益强烈的主观和能动的生命,是有思想的人,从而调动、挖掘和激发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参与乐趣。

二、抓住个性,因材施教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推崇因材施教。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不同经验和需要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德育理论对德育主张: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德育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将学生按年龄阶段差异,甚至同一年龄按不同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教育内容。因为只有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育要求符合学生的行为能力,并掌握不同阶段教育内容与教育要求的度,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要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明确教学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突变期。总体来讲,学生心理发展还处在幼稚向成熟转变的过程,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成熟性与幼稚性复杂交织的矛盾综合体。为此,必须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矛盾入手,针对其身心发展水平及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其二,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会因个性特点、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等方面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此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因人而异,因人而宜。要特别重视在初中阶段对少数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影响而犯有轻微错误,或者存在较大犯错倾向的高危人群、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比如,对女生应采取有别于男生的教育方法,尤其对有人格缺陷、心理障碍、情绪异常的女生应重点关注;学困生,常因学业挫败而遭受老师、同学、父母的指责、嘲

笑、排挤与冷落,往往想通过“惹是生非”来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认可,从而沦落为“德困生”,因而对这类学生应予以心理关注、人格尊重、学业帮助与人生引导;“德困生”常常品行不端,无视纪律,在教育方法上应对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多予以肯定和赞扬,使他们体会到尊重、信任的满足感;对留守少年,要倾注更多的关愛,除了关注他们平时的学业状态,更要关心平时的生活和交友状况,以免他们结交不良友伴;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少和谐家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思想偏差,因而需要更多关注他们心理和人格上的问题。

三、优化教学评价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对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来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收集比较完整的学生学习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而改进教学,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在德育要求和评价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避免好高骛远,过分理想化。在评价目标上,中小学德育大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过度注重灌输国家意识形态和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他们可能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缺乏,这种被拔高的“假大空”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道德形成的规律,他们何以为“人”?因此,德育目标设置适宜以个人为起点,强调“个人道德规范”的养成。

其二,避免整齐划一,缺乏针对性。我们的道德对象具有受众性,但落实到个人身上却带有个体差异,因而对不同的受教者要提出适合他们的要求。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适度提升德育要求但绝不要偏爱,而对德困生,要弄清成因,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消除逆反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赞赏与鼓励,使他们逐步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直至道德行为的转变。对较高德育要求无法“一步到位”,要分层进行。比如,要求一个经常欺负他人的学生做好事,这样的要求过高,可降低一个层次为乐于助人,或再降低一个层次为应该助人,若还做不到,再降低一个层次为不妨碍别人,这是最低要求,这样把助人分为四个层次。因而针对中学生要将道德要求一下子提到最高处是很难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从最基本的开始,由深入浅,由低到高,分出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就变得容易了。

其三,评价要及时、科学。当学生有表现好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并加以肯定,评价应以表扬、微笑等精神性奖励为主,少用物质性奖励,以免使学生养成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要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要慎用惩罚法。惩罚通过强制规范学生行为,只会让学生知道什么不能做,却并不知道什么能做以及应该怎么做。

其四,评价要方式多样,内容全面,善于评价反馈。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努力使评价成为家长、学生和教师等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既要重视评价结果,又要注重学生品德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将形成性評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他们学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