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公园管理区内,多设置办公楼、车库、食堂、宿舍、仓库等办 公、服务建筑。在该区视规模大小,安排花圃、苗圃、生产温 室、冷窖、荫棚等生产性建筑物或构筑物。
• 为维持公园内的社会治安,保证游人安全,公园内还应设治安 保卫等机构。
第47页/共101页
可在大门口,也可结合一些服务性建筑布置,造型活泼,功 能多样。
• 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公园——美国纽约中央公 园,1853年始建,奥姆斯特德设计。
• 中国较早建成的有广州的越秀公园、上海的长 风公园,北京的陶பைடு நூலகம்亭公园等。
第14页/共101页
一 概述
•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面积较大,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是城市居民文 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全市性和区级公园。
第49页/共101页
主要入口,应与城市主要干道、游人 主要来源方向、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 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次要入口和专用入 口,要考虑附近居民就近出入和专门需要。
第50页/共101页
玄武湖
第51页/共101页
• 公园主要出入口的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售票处,围 墙等。在内、外广场有时也设立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宣传 牌、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入口前广场应退后于街道建筑红线以内,形式多 种多样,广场大小取决于游人量,或因园林艺术构图的需要而定。前、后广场的 设计是总体规划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41页/共101页
这是公园创收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游 园的主要目的所在,电钮一开,钱财滚 滚。
第42页/共101页
近年来,大量引进新的活动项目,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吸引大量的 儿童,乐此不疲,经常光顾。
第43页/共101页
4.体育活动区
• 体育活动区应根据公园的周边环境状况而定,如果周围已有大型的体育场、体育馆,或随着全民健身运动 的开展,在公园附近的街头绿地中已经布置了大量的体育健身设施,或布置专门的体育公园,就不必在公 园内开辟体育活动区。
第76页/共101页
五、公园植物设计
疏密得当,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方呈自然之趣。
第77页/共101页
(一)公园绿化树种选择
•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适生种类; • 林下植物应具有耐荫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 • 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 • 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 • 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 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
大明湖公园改造总平面图
第21页/共101页
豹突泉公园
第22页/共101页
1.科普及文化娱乐区
• 科普及文化娱乐区是公园的闹区,一些设施如俱乐部、电影院、音乐厅、展览室 等都相对集中在该区。园内主要园林建筑要构成全园的重点,因此该区常位于公 园的中部。
• 各建筑物、活动设施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树木、建筑、土山等加以隔离。 • 活动项目多,可集中一处、也可分散在全园中,尽可能在规划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第15页/共101页
二、功能分区规划
• 公园规划工作中,分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 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活动。同时,根据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 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
• 公园中儿童活动区所占面积情况不一,但一般来说在公园中所 占的面积都比较小。在儿童活动区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年龄的 少年儿童要分开考虑。活动内容主要有:游戏场、戏水池、运 动场、障碍游戏区、少年宫、少年阅览室等,近年来又增加了 一些电动设备如森林小火车、单轨高空电车、电瓶车等。
第40页/共101页
3.儿童活动区
路口布置对景点,增加趣味性,园林小品、小园门,或 怪石。
第71页/共101页
5.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第72页/共101页
路的变形——长廊(休息、组织景观)
第73页/共101页
6 园路与园桥
第74页/共101页
路遇水变为桥,活泼有趣,汀步衔接自然,不生硬。
第75页/共101页
桥过长,加亭、廊,成为视线焦点,构图中心。
第57页/共101页
四、园路的分布
• 1.园路分类 :(1)主路(2)支路 (3)小路
第58页/共101页
2.布局形式
• 西方园林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 称,成几何形。(凡尔赛宫苑)
第59页/共101页
•中 国 园 林 多 以 山 水 为 中 心 , 园 林 也 多 为 自 然 式 布 局 , 园路讲究含蓄、自然、流畅、曲折有致。
跌水
第2页/共101页
休息设施
• 亭、廊、花架、榭、舫、台、椅凳 等。
第3页/共101页
六角亭
第4页/共101页
游戏设施
• 沙坑、秋千、转椅、滑梯、迷宫、爬 杆、浪木、攀登架、戏水池等。
第5页/共101页
社教设施
• 植物专类园、温室、阅览室、棋艺室、陈列室、纪念碑、眺望台、文物名胜古迹等。
第6页/共101页
第52页/共101页
主要布置内容: 大门 门前广场 门内广场 停车场 收售票处 服务设施 休息设施
第53页/共101页
公园出入口
第54页/共101页
大门特征鲜明,极易吸引游客
第55页/共101页
纽约中央公园——柱廊门,凝重、厚实。
第56页/共101页
不收费的入口,景观鲜明突出,市民流连忘返。
展览温室——普及花卉知识
第7页/共101页
图腾柱、宝塔、雕塑画
第8页/共101页
科教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第9页/共101页
服务设施
• 停车场、厕所、服务中心(餐饮部、播音室、小卖部等)、饮水台、洗手台、电 话亭、摄影部、垃圾箱、指示牌、说明牌等。
第10页/共101页
管理设施
• 公园管理处、仓库、材料场、苗圃、保卫处、售票处、配电室等 。
暖如春,鲜花盛开。
第31页/共101页
专类园,并不只是某种植物的简单罗列,而是以某种植 物为主,辅之以大量的其他植物品种
第32页/共101页
分区规划中,注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品种命名,品种 相似的临近布置,便于对比观赏。植物分类系统放在次 要位置。
第33页/共101页
植物园
第34页/共101页
接近公园的出入口,或单独设专用出入口,以方便游人游玩、出入。
第23页/共101页
中山岐江公园——废钢构架制作的喷泉,娱乐的同时向青少年讲述曾经的 辉煌
第24页/共101页
游乐设施——科普娱乐区的骨干,留得住游客的重要内容
第25页/共101页
(1)动物展览区
• 动物展览区的陈列布局方式有:按动物进化系统布局、按动物原产地布局和按动物食性、种类布局;设施 内容主要有:文化教育设施如展览宣传廊、展览厅等,服务性设施,休息性设施,管理性设施,陈列性设 施等;绿化布局要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动物生活环境,不致造成动物脱逃、创造有特色植物景观和游人参观 休憩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等。
富内容,以公园的形式,创造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供人们游览观光。
•
往往选择山水景观优美的地域,结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造盆景园、展览温
室,或布置观赏树木、花卉的专类园,或略成小筑,配置假山、石品,点以摩崖石刻、
匾额、对联,创造出情趣浓郁、典雅清幽的景区。
•
该区在北方的公园里,即使是严寒的冬季,室外漫天大雪、寒风呼叫,但室内仍温
第48页/共101页
三、公园出入口的确定
•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和专门出入口三种。公园出入口的设计,应考虑它在城市景观 中所起到的装饰市容的作用。
• 主要出入口的确定,一方面要满足功能上游人进、出公园在此交汇、等候的需求;同时要求公园主要出入 口要有美丽的外观,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橱窗。
第26页/共101页
(1)动物展览区
笼养——易管理,安全,游客难以接近
第27页/共101页
野生、放养——满足游客亲近的要求,占地面积 大,成本高
第28页/共101页
上海动物公园
第29页/共101页
北京动物园
第30页/共101页
(2)植物园展览区
•
是从事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培育、保存等科学研究的场所,并结合植物科学的丰
第60页/共101页
在庭院、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第61页/共101页
园路的布置应考虑:
• (1)回环性 • (2)疏密适度 • (3)因景筑路 • (4)曲折性 • (5)多样性
第62页/共101页
园路的布置
第63页/共101页
园路的转折处,布置对景或休息设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第16页/共101页
广州越秀公园
第17页/共101页
• 综合性公园的活动内容、分区规划与公园规模有一定联系。综合性公园内容多,各种设 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公园规模不宜小于10 hm2。
第18页/共101页
广州云台花园
第19页/共101页
大明湖公园
第20页/共101页
第35页/共101页
2.安静休息区
第36页/共101页
疏林草坪,游客慢步其中,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自然美景,悠
然自得。
第37页/共101页
林下休息,别有一番情趣
第38页/共101页
垂钓
第39页/共101页
3.儿童活动区
• 据测算,公园中儿童占游人量的15%~30%。上述百分比数与 公园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居民区的状况有直接关系;也跟 公园内儿童活动的内容、设施、服务条件等有关。
第11页/共101页
中国分类:
• 综合性公园 • 纪念性公园 • 儿童公园 • 动物园 • 植物园
• 古典园林 • 体育公园 • 风景名胜公园 • 居住区小公园
第12页/共101页
第七章 公园规划设计
第13页/共101页
第一节 综合性公园
• 公园(Park)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 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 营的市政设施。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保 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素质, 并自由享受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 灾的绿化用地。
第64页/共101页
3.弯道的处理
• 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 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免发生事故。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 半径不得小于 12m。
第65页/共101页
道路弯道处理
• 水边 的处 理: 不要 直冲 水面, 可与 岛屿 或水 榭形 成对 景。
第78页/共101页
(二)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 草本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荫、 防风,又要满足游人日光浴等的需要。
• 首先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30-50%,落叶7050%,南方常绿70-90%。在树木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70%, 单纯林可占30%。在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 的绿化应善变化。
• 上山的 路:绕山 而行或和 等高线垂 直。
第66页/共101页
水中弯道处理:曲桥、汀步,或结合亭、廊、水榭。
第67页/共101页
林中弯道:曲曲折折,可沿路慢行,亦可草地中读书、下棋、休闲娱乐。
第68页/共101页
4.交叉口处理
第69页/共101页
坐凳放在路侧,不堵路;不要正对交叉口。
第70页/共101页
• 布置健身道路,或跑步、或打拳,“少”有所爱,“老”有所乐,玩中健身。
第44页/共101页
设健身俱乐部,布置广场,满足扭秧歌、练健美操等活动的需求
第45页/共101页
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需要这样的健身场所和设施。
第46页/共101页
5.公园管理区
• 公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办公、生活服务、生产组织等内 容。一般该区设置在既便于公园管理,又便于与城市联系的地 方。由于管理区属公园内部专用地区,规划应考虑适当隐蔽, 不宜过于突出,影响风景游览。
2.安静休息区
• 安静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 河边、湖泊、河流、深潭、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原 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荫的地方。
• 公园内安静休息区并不一定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选 择多处,一方面保证公园有足够比例的绿地,另外也可满足游 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 安静休息区主要开展垂钓、散步、太极拳、博弈、品茶、阅读、 划船等活动。
• 为维持公园内的社会治安,保证游人安全,公园内还应设治安 保卫等机构。
第47页/共101页
可在大门口,也可结合一些服务性建筑布置,造型活泼,功 能多样。
• 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公园——美国纽约中央公 园,1853年始建,奥姆斯特德设计。
• 中国较早建成的有广州的越秀公园、上海的长 风公园,北京的陶பைடு நூலகம்亭公园等。
第14页/共101页
一 概述
•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面积较大,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是城市居民文 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全市性和区级公园。
第49页/共101页
主要入口,应与城市主要干道、游人 主要来源方向、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 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次要入口和专用入 口,要考虑附近居民就近出入和专门需要。
第50页/共101页
玄武湖
第51页/共101页
• 公园主要出入口的设计内容: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园门,停车场,售票处,围 墙等。在内、外广场有时也设立一些纯装饰性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宣传 牌、广告牌、公园导游图等。 入口前广场应退后于街道建筑红线以内,形式多 种多样,广场大小取决于游人量,或因园林艺术构图的需要而定。前、后广场的 设计是总体规划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41页/共101页
这是公园创收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游 园的主要目的所在,电钮一开,钱财滚 滚。
第42页/共101页
近年来,大量引进新的活动项目,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吸引大量的 儿童,乐此不疲,经常光顾。
第43页/共101页
4.体育活动区
• 体育活动区应根据公园的周边环境状况而定,如果周围已有大型的体育场、体育馆,或随着全民健身运动 的开展,在公园附近的街头绿地中已经布置了大量的体育健身设施,或布置专门的体育公园,就不必在公 园内开辟体育活动区。
第76页/共101页
五、公园植物设计
疏密得当,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方呈自然之趣。
第77页/共101页
(一)公园绿化树种选择
•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 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适生种类; • 林下植物应具有耐荫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 • 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 • 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 • 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 • 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
大明湖公园改造总平面图
第21页/共101页
豹突泉公园
第22页/共101页
1.科普及文化娱乐区
• 科普及文化娱乐区是公园的闹区,一些设施如俱乐部、电影院、音乐厅、展览室 等都相对集中在该区。园内主要园林建筑要构成全园的重点,因此该区常位于公 园的中部。
• 各建筑物、活动设施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树木、建筑、土山等加以隔离。 • 活动项目多,可集中一处、也可分散在全园中,尽可能在规划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第15页/共101页
二、功能分区规划
• 公园规划工作中,分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 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活动。同时,根据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 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
• 公园中儿童活动区所占面积情况不一,但一般来说在公园中所 占的面积都比较小。在儿童活动区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年龄的 少年儿童要分开考虑。活动内容主要有:游戏场、戏水池、运 动场、障碍游戏区、少年宫、少年阅览室等,近年来又增加了 一些电动设备如森林小火车、单轨高空电车、电瓶车等。
第40页/共101页
3.儿童活动区
路口布置对景点,增加趣味性,园林小品、小园门,或 怪石。
第71页/共101页
5.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第72页/共101页
路的变形——长廊(休息、组织景观)
第73页/共101页
6 园路与园桥
第74页/共101页
路遇水变为桥,活泼有趣,汀步衔接自然,不生硬。
第75页/共101页
桥过长,加亭、廊,成为视线焦点,构图中心。
第57页/共101页
四、园路的分布
• 1.园路分类 :(1)主路(2)支路 (3)小路
第58页/共101页
2.布局形式
• 西方园林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 称,成几何形。(凡尔赛宫苑)
第59页/共101页
•中 国 园 林 多 以 山 水 为 中 心 , 园 林 也 多 为 自 然 式 布 局 , 园路讲究含蓄、自然、流畅、曲折有致。
跌水
第2页/共101页
休息设施
• 亭、廊、花架、榭、舫、台、椅凳 等。
第3页/共101页
六角亭
第4页/共101页
游戏设施
• 沙坑、秋千、转椅、滑梯、迷宫、爬 杆、浪木、攀登架、戏水池等。
第5页/共101页
社教设施
• 植物专类园、温室、阅览室、棋艺室、陈列室、纪念碑、眺望台、文物名胜古迹等。
第6页/共101页
第52页/共101页
主要布置内容: 大门 门前广场 门内广场 停车场 收售票处 服务设施 休息设施
第53页/共101页
公园出入口
第54页/共101页
大门特征鲜明,极易吸引游客
第55页/共101页
纽约中央公园——柱廊门,凝重、厚实。
第56页/共101页
不收费的入口,景观鲜明突出,市民流连忘返。
展览温室——普及花卉知识
第7页/共101页
图腾柱、宝塔、雕塑画
第8页/共101页
科教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第9页/共101页
服务设施
• 停车场、厕所、服务中心(餐饮部、播音室、小卖部等)、饮水台、洗手台、电 话亭、摄影部、垃圾箱、指示牌、说明牌等。
第10页/共101页
管理设施
• 公园管理处、仓库、材料场、苗圃、保卫处、售票处、配电室等 。
暖如春,鲜花盛开。
第31页/共101页
专类园,并不只是某种植物的简单罗列,而是以某种植 物为主,辅之以大量的其他植物品种
第32页/共101页
分区规划中,注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品种命名,品种 相似的临近布置,便于对比观赏。植物分类系统放在次 要位置。
第33页/共101页
植物园
第34页/共101页
接近公园的出入口,或单独设专用出入口,以方便游人游玩、出入。
第23页/共101页
中山岐江公园——废钢构架制作的喷泉,娱乐的同时向青少年讲述曾经的 辉煌
第24页/共101页
游乐设施——科普娱乐区的骨干,留得住游客的重要内容
第25页/共101页
(1)动物展览区
• 动物展览区的陈列布局方式有:按动物进化系统布局、按动物原产地布局和按动物食性、种类布局;设施 内容主要有:文化教育设施如展览宣传廊、展览厅等,服务性设施,休息性设施,管理性设施,陈列性设 施等;绿化布局要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动物生活环境,不致造成动物脱逃、创造有特色植物景观和游人参观 休憩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卫生防护隔离等。
富内容,以公园的形式,创造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供人们游览观光。
•
往往选择山水景观优美的地域,结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造盆景园、展览温
室,或布置观赏树木、花卉的专类园,或略成小筑,配置假山、石品,点以摩崖石刻、
匾额、对联,创造出情趣浓郁、典雅清幽的景区。
•
该区在北方的公园里,即使是严寒的冬季,室外漫天大雪、寒风呼叫,但室内仍温
第48页/共101页
三、公园出入口的确定
•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和专门出入口三种。公园出入口的设计,应考虑它在城市景观 中所起到的装饰市容的作用。
• 主要出入口的确定,一方面要满足功能上游人进、出公园在此交汇、等候的需求;同时要求公园主要出入 口要有美丽的外观,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橱窗。
第26页/共101页
(1)动物展览区
笼养——易管理,安全,游客难以接近
第27页/共101页
野生、放养——满足游客亲近的要求,占地面积 大,成本高
第28页/共101页
上海动物公园
第29页/共101页
北京动物园
第30页/共101页
(2)植物园展览区
•
是从事植物物种资源的收集、培育、保存等科学研究的场所,并结合植物科学的丰
第60页/共101页
在庭院、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第61页/共101页
园路的布置应考虑:
• (1)回环性 • (2)疏密适度 • (3)因景筑路 • (4)曲折性 • (5)多样性
第62页/共101页
园路的布置
第63页/共101页
园路的转折处,布置对景或休息设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第16页/共101页
广州越秀公园
第17页/共101页
• 综合性公园的活动内容、分区规划与公园规模有一定联系。综合性公园内容多,各种设 施会占去较大的园地面积。为确保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公园规模不宜小于10 hm2。
第18页/共101页
广州云台花园
第19页/共101页
大明湖公园
第20页/共101页
第35页/共101页
2.安静休息区
第36页/共101页
疏林草坪,游客慢步其中,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自然美景,悠
然自得。
第37页/共101页
林下休息,别有一番情趣
第38页/共101页
垂钓
第39页/共101页
3.儿童活动区
• 据测算,公园中儿童占游人量的15%~30%。上述百分比数与 公园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居民区的状况有直接关系;也跟 公园内儿童活动的内容、设施、服务条件等有关。
第11页/共101页
中国分类:
• 综合性公园 • 纪念性公园 • 儿童公园 • 动物园 • 植物园
• 古典园林 • 体育公园 • 风景名胜公园 • 居住区小公园
第12页/共101页
第七章 公园规划设计
第13页/共101页
第一节 综合性公园
• 公园(Park)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 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 营的市政设施。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保 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教育素质, 并自由享受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 灾的绿化用地。
第64页/共101页
3.弯道的处理
• 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 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免发生事故。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 半径不得小于 12m。
第65页/共101页
道路弯道处理
• 水边 的处 理: 不要 直冲 水面, 可与 岛屿 或水 榭形 成对 景。
第78页/共101页
(二)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 草本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荫、 防风,又要满足游人日光浴等的需要。
• 首先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30-50%,落叶7050%,南方常绿70-90%。在树木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70%, 单纯林可占30%。在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 的绿化应善变化。
• 上山的 路:绕山 而行或和 等高线垂 直。
第66页/共101页
水中弯道处理:曲桥、汀步,或结合亭、廊、水榭。
第67页/共101页
林中弯道:曲曲折折,可沿路慢行,亦可草地中读书、下棋、休闲娱乐。
第68页/共101页
4.交叉口处理
第69页/共101页
坐凳放在路侧,不堵路;不要正对交叉口。
第70页/共101页
• 布置健身道路,或跑步、或打拳,“少”有所爱,“老”有所乐,玩中健身。
第44页/共101页
设健身俱乐部,布置广场,满足扭秧歌、练健美操等活动的需求
第45页/共101页
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需要这样的健身场所和设施。
第46页/共101页
5.公园管理区
• 公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管理办公、生活服务、生产组织等内 容。一般该区设置在既便于公园管理,又便于与城市联系的地 方。由于管理区属公园内部专用地区,规划应考虑适当隐蔽, 不宜过于突出,影响风景游览。
2.安静休息区
• 安静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 河边、湖泊、河流、深潭、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原 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荫的地方。
• 公园内安静休息区并不一定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选 择多处,一方面保证公园有足够比例的绿地,另外也可满足游 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 安静休息区主要开展垂钓、散步、太极拳、博弈、品茶、阅读、 划船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