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物质的酸碱性(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K CO)来提高洗涤衣物的1.(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23
K CO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
效果。

下列物质与23
A.稀硫酸B.食醋C.蒸馏水D.碳酸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稀硫酸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食醋的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的的pH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西瓜pH=6.6B.葡萄pH=5.1
C.猕猴桃pH=3.3D.桔子pH=3.6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

故选C。

3.(2021·浙江宁波中考真题)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解析】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 增大,说法错误。

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 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说法正确。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法正确。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说法正确。

故选A。

A.杨梅B.蜜桔C.文旦D.西瓜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几种物质的pH都小于7,都呈酸性,其中杨梅的pH为2.5~3.5,数值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

5.(2022·浙江舟山二模)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蒸馏水是常见的一种溶剂,下列有关蒸馏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导电能力强B.它的pH=0
C.它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直接组成D.它是一种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蒸馏水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它的导电能力很弱,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即pH=7,故B错误;
C、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而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蒸馏水是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那么它还是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6.(2022·浙江台州一模)油桃因其酸甜可口的味道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其表面呈鲜红色的原因是表面含丰
油桃用碳酸钠溶液洗过之后呈现绿色,说明碳酸钠溶液的pH约为()
A.6B.8C.11D.13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溶液的pH为10~11时,花青素的颜色为绿色,油桃用碳酸钠溶液洗过之后呈现绿色,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溶液pH范围为10-11之间,故选C。

7.(2022·浙江温州一模)温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

分析下表,酸性最强
A.高楼杨梅B.三垟瓯柑C.陶山甘蔗D.永嘉柿子
【答案】A
【解析】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高楼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8.“松花蛋”(又称“变蛋”)是大家很喜欢的一种食品,因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碱性的物质而带有苦涩味。

为减少苦涩味,在吃“松花蛋”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白酒B.食醋C.食盐D.白糖
【答案】B
【解析】A、白酒显中性,故A错误;
B、食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故B正确;
C、食盐显中性,故C错误;
D、白糖显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9.将两种溶液混合未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溶液的pH等于8,则原来两种溶液的pH可能分别是()A.2和10B.2和7C.8和9D.7和10
【答案】D
【解析】A.pH=2的溶液呈酸性,而pH=10的溶液呈碱性,二者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不合题意。

B.pH=2的溶液呈酸性,而pH=7的溶液呈中性,但是混合后的溶液pH值应该在2-8之间,故B不合题意。

C.pH=8和pH=9的溶液混合后,pH肯定大于8,故C不合题意。

D.pH=7的溶液显中性,pH=10的溶液都呈碱性,二者不会反应,且混合后pH可能等于8,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1·浙江台州期中)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C.丙>乙>甲D.甲>丙>乙
【答案】A
【解析】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乙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丙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说明丙显中性,溶液的pH等于7;
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甲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所以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故选A。

11.分别向氢氧化钙、盐酸、食盐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
A.蓝色、红色、紫色B.红色、无色、蓝色C.蓝色、蓝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盐酸溶液现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氯化钠的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所以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石蕊试液后颜色变化为:蓝色、红色、紫色。

故选A。

12.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由上述实验现象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氨气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氨气具有挥发性D.氨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
【答案】A
【解析】A、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而分子的运动与气体的密度无关,即该实验不能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项错误;
B、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表明氨气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选项正确;
C、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说明氨分子过程的氨气具有挥发性,选项正确;
D、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选项正确,故选A。

13.下列关于pH及其测定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玻璃棒用水清洗后,立即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且pH越小,雨水酸性越强
C.pH的范围为1~14
D.某学生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为4.6
【答案】B
【解析】A、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使用,会稀释待测溶液,选项错误;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且pH越小,雨水酸性越强,选项正确;
C、pH的数值范围为0~14,选项错误;
D、用pH试纸测测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1,选项错误,故选B。

14.学习要善于分析比较,去伪存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使酚酞变色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B.已知NaHSO4在溶液中离解出Na+、H+和SO42-,其pH<7,但不是酸
C.上网查资料得知水也能离解出极少量H+和OH-,所以水既可看作酸也可看作碱
D.甲用石蕊试液测知某果汁液变红色;乙改用pH试纸测知pH=8
【答案】B
【解析】A、某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B、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但是NaHSO4在溶液中离解出Na+、H+和SO42-,其中阳离子不全部是氢子,所以不是酸,故符合题意。

C、水是氧化物,显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的pH<7,且变色是石蕊,而不是果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

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甲、乙和丙
【答案】B
【分析】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现象明显;二氧化碳与水虽反应但无现象;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

【解析】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现象明显;二氧化碳与水虽反应但无现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现象明显,则甲和丙同学提出的看法正确,故选B。

16.(2021·金华期末)取含有显色物质的植物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出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某同学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集中植物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如下表所示:这些植物的浸出
A.牵牛花B.月季花C.紫萝卜皮D.紫卷心菜
【答案】A
【解析】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仍呈紫色,遇到碱性溶液呈蓝色。

A、由图可知,牵牛花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溶液仍呈紫色,遇到碱性溶液呈蓝色,与石蕊试液遇到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的颜色相同,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月季花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浅红色,遇到中性溶液呈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呈黄色,与石蕊试液遇到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的颜色不相同,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紫萝卜皮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色,遇到中性溶液呈紫色,遇到碱性溶液呈黄绿色,与石蕊试液遇到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的颜色不相同,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紫卷心菜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浅紫色,遇到中性溶液呈蓝色,遇到碱性溶液呈黄绿色,与石蕊试液遇到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的颜色不相同,选项错误。

故选A。

17.(2021·湖州期末)黄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在pH<5 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在食用黄瓜时应加入少量的()
A.食醋B.纯碱C.白糖D.食盐
【答案】A
【解析】A、食醋显酸性,故维生素C较稳定,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显碱性,不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不符合题意;
C、白糖显中性,不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显中性,不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婴儿纸尿裤的"尿显"试剂常用溴甲酚绿(pH试纸上的显色物质之一),其在pH≤3.8时呈黄色,pH>5.4时呈蓝绿色,pH=4.5 时开始有颜色的明显变化。

已知婴儿尿液的pH范围为5.4-8.4,那么,当婴儿尿湿纸尿裤时,"尿显"试剂显示的颜色最有可能是()
A.无色B.黄色C.蓝绿色D.黄绿色
【答案】C
【解析】由题文可知,"尿显"试剂在pH >5.4后呈蓝绿色,而婴儿尿液的pH 范围为5.4~8.4≥5.4,所以当婴儿尿湿纸尿裤时,"尿显"试剂显示的颜色最有可能是蓝绿色,故选C 。

19.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衫被咖啡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黄色污渍会变成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

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哩汁 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具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
A .硫酸溶液
B .石灰水
C .石蕊试液
D .碘酒
【答案】C
【解析】白衬衫被咖喱沾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黄色污渍会变成红色,说明咖喱汁遇碱性溶液变红,用水漂洗后,红色变为黄色,说明在中性中不变色,这说明咖喱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与石蕊试液具有相同的化学作用,观察选项,故选C 。

20.某同学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用pH 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
B .先用水润湿pH 试纸再测定溶液酸碱度
C .用pH 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 5=
D .用pH 试纸测得盐酸的pH 1= 【答案】D
【解析】A 、用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故A 错误。

B 、用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 时,先用水润湿pH 试纸会稀释溶液的酸碱性,故B 错误。

C 、石灰水溶液呈碱性,pH 值不可能小于7,故C 错误。

D 、盐酸显酸性,用pH 试纸测得盐酸的pH 可能等于1,故D 正确。

故选D 。

21.某溶液中含 n 个K +、n 个SO 42-、n 个Cl -,除可能存在一定数目的 H + 或 OH - 外,别无其它离子存在.请推测此溶液的pH ( )
A .pH <7
B .pH=7
C .pH >7
D .pH≥7 【答案】A
【解析】溶液中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电性相反,整个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某溶液中含n 个K +、n 个SO 42-、n 个Cl -,正电荷总数是n 个,负电荷总数是3n 个,因为整个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所以需要有较多的H +和较少的OH -进行补充才能使溶液呈中性,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和较少的OH -,所以溶液显酸性,故溶液的pH 小于7。

故选A 。

22.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同一物质的溶液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D
【解析】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正确;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为中性,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正确;
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为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说法正确;
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3.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成本、现象明显等特点。

如图是微型实验装置——井穴板,向其中4个井穴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溶液都显酸性B.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色
C.盐溶液一定呈中性D.上述溶液如果滴加酚酞试剂也变红色
【答案】A
【解析】A、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说明四种溶液都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上述实验中四种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酸铝和氯化铵两种溶液属于盐溶液,显酸性,则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上述溶液都显酸性,如果滴加酚酞试剂,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4.(2020秋·浙江绍兴·九年级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在图中符合冲洗过程中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A.B.C.D.
【答案】B
【解析】显酸性的土壤的pH小于7,引淡水冲洗过程中,溶液的pH升高,越来越接近7.B图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情况。

故选B。

25.小芬在吃零食时发现包装袋上写着: 防腐剂苯甲酸(C6H5COOH),其酸性比醋酸强,在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小芬认为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C.苯甲酸溶液的pH>7D.苯甲酸溶液的pH<7
【答案】C
【解析】A、苯甲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苯甲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苯甲酸属于酸,故溶液的pH小于7,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

若从酸度(AG)的概念出发可得出结论:酸性溶液的AG>0,中性溶液的AG=0,碱性溶液的AG<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溶液的AG=0,则该溶液的pH=0 B.AG的值越大,溶液的pH越小
C.25℃时,纯水的AG=0,pH=7 D.25℃时,pH>7的溶液中AG<0
【答案】A
【解析】A、若某溶液的AG=0,为中性溶液,则该溶液的pH=7,故A不正确;
B、AG的值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故B正确;
C、25℃时,纯水中的AG=0,pH=7,故C正确;
D、25℃时,pH>7的溶液,显碱性,则AG<0,故D正确。

故选A。

27.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 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
【答案】C
【解析】氨分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可知氨水显碱性,pH大于7,氯化氢分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知盐酸显酸性,pH小于7,A、D说法正确;结合现象可以判断两物质都易挥发,但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B说法正确,C说法不正确.
28.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入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左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将右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答案】D
【解析】A、酸不能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A不正确;
B、左侧杯中的矿泉水显弱酸性,不含氢氧根离子,故B不正确;
C、右侧杯中的溶液显弱碱性,不可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72,故C不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9.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__(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_________(“大”或“小”)
【答案】碱红色强大
【解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可知,厨房清洁剂的pH在12~13之间,大于7,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成红色;
(2)正常的雨水因溶有二氧化碳,pH约为5.6,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
(3)在测量溶液pH时,如果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所测的pH就不准确了。

所以,测量苹果汁pH时,pH偏大。

由此判断:
(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

【答案】(1)柠檬汁。

(2)肥皂水(或洗洁精)。

(3)属于。

【解析】(1)柠檬汁、雨水的pH小于7,显酸性,柠檬汁的pH小于雨水的pH,酸性最强.故填:柠檬汁.(2)肥皂水和洗洁精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肥皂水或洗洁精.
(3)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的pH<5.6,属于酸雨.故填: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