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
作者:郅玉玲易小春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年第01期
【摘要】以浙江省W市为例,通过对畀地通婚中的14位女性的深度访谈获取资料,并进行了定性分析。

研究发现,异地通婚中女性在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问题。

为提高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熟悉异地的文化习俗和礼节、加强社区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异地通婚女性社会适应
一、研究缘起
异地通婚是祖籍地不同的男女缔结的婚姻。

异地通婚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外交手段,被称为“和蕃”,如西汉的王昭君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的松赞干布。

现代社会,异地通婚也不断增多。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异地通婚成为常态。

通过异地通婚,促进了各地之问的联系和交流。

不同地区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各自优势互补;同时从遗传学角度讲。

异地通婚的人遗传基因迥异,所生育的后代可以遮掩彼此有害基因,实现有利基因互补,相对父母双亲而言,异地通婚的人的后代体力、智力更呈现优势,达致父母优势遗传基因的强强结合。

但是,不同地区风俗人情不同,出生、成长在不同地区的人缔结婚姻后,也会面临诸多问题。

由于中国传统习惯是女性跟随男性迁入男性的居住地,因此较男性而言,异地通婚的女性遇到的问题更多。

学界对此研究较少,笔者试图对异地通婚的女性的社会适应进行研究。

社会学对社会适应的界定。

“适应行为”在《社会学词典》中的界定为:个人为适应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适。

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人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有所明确,在社会交往中采取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动。

人的一生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

郑杭生认为,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具有整合、交流、导向以及继承和发展等基本功能。

笔者是从社会学层面考察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女性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对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实现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平衡。

从具体内容看,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社会适应包括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浙江省W市为例,通过对异地通婚中的14位女性的深度访谈获取资料。

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

“文献资料是交换和储存信息的专门工具或载体,它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档案、信件、日记、图像等。

文献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文献资料,
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深度访谈是社会学定性研究的一种技术手段。

“所谓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所指的主要就是半结构式的访谈。

”深度访谈的分析路径如下:
对个案访谈的“信息码”分类编码:(1)案主码,用访谈对象姓名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案主码;(2)类别码,深度访谈内容分三类: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用访谈类别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类别码,语言适应为“YYSHY”、人际关系适应为“RJGXSHY”、文化习俗适应为“WHX-SSHY”;(3)话题码,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如A表示话题1,B表示话题2,以此类推。

完成“信息码”分类编码后,进行访谈个案的汇总编码,如与语言适应(YYSHY)相关的访谈对象李华璐(LHL)对于话题1的陈述编码为:YYSHY-LHL-A。

三、异地通婚中女性面临的问题分析
穿州过省的异地婚姻是奢侈的。

与同地域婚姻相比,人情往来的交通费、礼俗开支、亲情联络的长途电话费等都要倍增。

除此之外,异地通婚中女性在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问题。

1语言适应
任何有效的沟通,都需要相同的知识背景、相同的思维方法、相同的价值观念,否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问题时,很难达到完全沟通的效果。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伽达默尔认为世界本身体现在语言中。

有的异地通婚的女性不敢开口说话。

语言的不通加大了她们在本地生活的不便。

语言不通,沟通有障碍,会带来许多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容易因被人看不起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再不敢开口说话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

语言不通导致与别人交流减少,更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另外,语言不通会让她们对社区服务设施了解甚少,不能获得有效社会服务。

作为外地媳妇,我总会觉得自己有点不一样,因为自己是B省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害怕被歧视,害怕被骗,觉得没有安全感。

特别有时候我出门在外。

别人说我不像W人,因为我说不来这里的话,所以觉得别人总是会用很奇怪的眼光来看你。

我也不敢上街区,因为语言的不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在工作方面,我一直都很相信自己的实力,但由于语言的限制,我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打一些小工(YYSHY-WHF)。

异地通婚的女性不敢开口说话,究其原因,一是她们习惯生活在自己的群体中,交往的对象往往是外地人,在家中也很少与本地人交往;二是她们害怕自己的口音被本地人嘲笑,很多外地妇女不愿意被本地人认出她们不是本地人。

许多异地通婚的女性即使在迁入地居住了十几年生活上已经融入到这个社会了,但是她们还是讨厌被当作外地人来看。

有的异地通婚的女性通过个人努力学会了本地方言。

同时伴随相关劳动技能、社会资本等因素的积累,提升了自身人力资本,获得了本地人身份认同,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现在我在这里呆了十几年,也学会了这里的好几种语言,简直是个W通了。

我找到了许多生意来做,与本地人的交流也频繁了。

我现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W人(YYSHY—HLM)。

我从来没有想到c这样的小镇会有这么多的方言,什么W话、M话、J话、M话,实在太多了,而且每一种话又完全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听也听不懂,因为这跟普通话一点都不一样。

我本来也不好意思开口的,后来没有办法,就叫老公教我。

其实后来认识的朋友也帮了我很大的忙。

虽然现在我的本地话说得不错,可是还是可以听出来有外地口音的(YYSHY—ZLH)。

2人际关系适应
异地通婚的女性进入本地的生活圈,她们对周围的环境不清楚,人际关系处理存在困难。

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这包括各种各样的关系。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很多异地通婚的女性总觉得被排除在社交之外,也许经过多年的与本地人的共同生活之后,人们还是对她们有所保留,并不认为她们是其中的一份子。

她们离开家乡进入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她们失去了原本熟悉的关系网络如社区和亲属的帮助,她们的交往对象十分有限。

笔者访谈中获悉异地通婚的女性在嫁入W市的前一两年中总是更倾向与同是外地人的女性交往,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们害怕本地人对她们不理解和歧视。

刚嫁入W市的时候对我来讲,身处在W的大环境里是一种折磨,我总觉得自己被孤立着,其他人都用特殊的眼光去看我。

慢慢的,我变得很不自信,不想出门,甚至走在路上都要低着头。

一直以来,我在这里本来有一位好朋友,可一次误会使我们不再来往,在这里我就觉得更加无助了,每次都在想妈妈都想着回家。

我开始对任何事情都产生怀疑,我怀疑周围人善意的接近,我无法融入她们的集体中(RJGXSHY- LMQ)。

随着异地通婚的女性嫁入迁入地时问的增加,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也在不断扩大。

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和本地居民交往,在频繁的交往中会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进一步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新的社交网络又会成为新的外在资源,帮助她们更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因此,她们对丈夫的父母亲和亲戚有了更深入了解,彼此来往的频率也大大提高。

在迁入地居住时间越久,她们与邻居关系越为融洽,甚至还和本地妇女成为好朋友。

即便这样,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也是有限度的,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还是不能和本地妇女相提并论的。

我的朋友中外地人和本地人都有的,都差不多吧。

但是,跟我最好的一位与我一样的朋友是s省人,因为我们认识得比较早。

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就认识她了,直到现在我们的关系也很好。

在这里也有关系挺好的朋友,但都没达到要好的地步(RJGXSHY-HQJ)。

我老公鼓励我出去到别人家里玩,其实我们村有挺多像我这样的从外省嫁到本地的人,她们在这里的时间比我早很多,所以认识了很多本地妇女,在她们的帮助下我慢慢地学习这里的语言同时通过她们认识了很多本地人。

我现在的朋友有好几个,没事的时候我们约出去玩,打打牌,吃吃东西。

自己的交际对象扩大了很多(RJGXSHY-MQL)。

3文化习俗适应
婚姻是文化融合的产物。

虽然影响婚姻缔结的因素不同,匹配婚姻、梯度婚姻、资源交换婚姻等都对婚姻做了诠释。

最终将两个性格迥异、生活经历不同的男女粘合在一起的是文化,是在相同价值观和相同的教育背景之下产生的对生活的共同感知。

婚姻最核心的粘合剂是文化认同——包括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格调品味等综合因素在内的文化认同。

风俗习惯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是道德观念、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产物,具体体现在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节庆礼俗等多方面,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等。

从很大程度上讲,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文化习俗与迁入地的文化习俗没有很大差异。

但是,异地通婚中的女性会有文化认同问题。

随着社会流动,迁入地的异地通婚中的女性本身持有的文化属性随着社会流动出现了分离或者重构。

刚刚嫁入迁入地,她们会对陌生的事物、现象感到新奇,异常兴奋;但是过了新鲜期后,有些女性会在情感上觉察到被疏远、轻视、感到愤懑或是产生优柔寡断、灰心丧气、失意悲痛或者孤独的感觉,进而产生思乡之情。

她们会认为自己与现在所处的文化格格不入,她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异样文化的存在。

她们与其他人的交往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倾向与同是外地嫁入本地的妇女交往,她们认为彼此有共同的经历所以更容易进行交流。

经过在迁入地居住几年,她们会对迁入地有更多了解,但是她们仍然不能融入迁入地。

她们可能感觉非常寂寞,有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感,思想难以集中,整天都想给家人写信或者通话,甚至痛哭不已,即使是现有亲人的安慰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缓解她们内心的孤独感。

但是她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和学习后,会慢慢熟悉新环境的风俗习惯、语言、食物、服侍等,会发现异文化中不仅有优点,也有缺点。

她们会主动接触当地的人,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多地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她们会慢慢适应迁入地的风俗习惯。

我在这里其实还挺适应这里的环境的,但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这里的人几乎不吃辣的。

当他们看到我往饭里加一大勺的辣椒酱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很奇怪,我对他们不吃辣也觉得很惊奇。

由于我和婆婆家的人是在一起吃饭的,他们没理由只为你一个人煮饭,所以我所吃的菜里都没有辣椒酱。

我知道他们不太喜欢我放(辣椒酱),所以我就改了。

你知道这有多痛苦吗?不过后来我也就习惯了。

我用了大概一年时间来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其实改变饮食习惯并没有你想想中的那么难,我只觉得在开始的时候难以后也就习惯了(WHXSSHY-JLR)。

我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挺多的,如语言、宗教等,我原本是信基督教的,但嫁到这里后随婆家信仰了佛教。

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觉得都是可以解决掉的。

这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WHXSSHY-WJF)。

四、提升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的建议
首先,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沟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理解别人语言的能力,二是提高自己表达语言的能力。

对于异地通婚中的女性而言,应尽量多地争取机会与本地人沟通,了解本地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参与本地人的讨论与交流;同时,多抽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多样兴趣爱好,参加趣缘群体来交流信息、结交朋友。

同时大众传媒(包括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应开设方言节目,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将方言寓教于乐。

其次,熟悉异地的文化习俗和礼节。

对于异地通婚中的女性而言,初到一个新地方,应尽快熟悉那里的习俗和礼节,知道如何待人接物。

社会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个人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

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自尊、真诚与信心,而且个人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具备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

俗话说入乡随俗,饮食、服饰、节庆礼俗等问题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步适应。

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会发现几乎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穿、住、行。

异地通婚中女性不应该沉浸在对其他文化的不满和排斥上,应该积极地向当地人学习了解本地的饮食、服饰、文化习俗和礼节等,以便于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最后,加强社区建设。

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场所。

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社区,是居民参与较积极的社区。

“积极倡议和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奉献爱心。

”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利用各种形式吸引异地通婚中的女性参与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她们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

如此,能满足她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进而增强其他社区居民对她们的认识与了解,扩大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