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
摘要:电网在低供电成本率或低发电能源消耗率及网损率的情况下运行,这就
是电网经济运行。

文章认为,电网具有很大的空间来降低耗损,因此电网经济运
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对电网经济运行的优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针
对性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措施
1、前言
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电力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
域被广泛的使用。

甚至可以这样说,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都是以电力为中心的。

具统计资料显示,广义的电力系统中,也就是电力从发电到输送再到最终的使用,电力设备消耗了发电量28%--33%的电量,这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电动机等。

按照我国的发电量来说,每年电气设备消耗的电能达到 3178--3746 亿千瓦时,这个数字相当于用电量中等的10个省份之和。

从上面的数据可
以看出,我国电网运行存在着很大的节能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量
不断攀升,在不用巨大投资的前提寻求一条节省电能的途径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电网经济运行的基本性质
2.1 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
在科学严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计算以及实际的验证,从而提促
电网经济运行这一科学理念,对以往的误把浪费当成节约的陈旧观念予以纠正。

2.2 电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
从电网运行系统出发,全面考虑了有功电量的节约和对无功电量的补偿,对
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把握而使其达到最佳的状态。

考虑了用电单位的末端节电的
同时,又考虑到从源头上降低供电网线耗损,二者相结合达到系统最优。

当有多
台变压器以及线路供电时,在优先考虑总体最优的系统性,而不是仅仅考虑单台
单线最佳性。

2.3电网经济运行的实用性
计划实施方案应具备实用性。

主要内容都是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概括总结,然
后经过科学理论和严密的实验进行论证,最后上升成为正确的理论,同时经过的
实践的检验。

2.4电网经济运行的效益性
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从
而达到节约电源、控制电网改造投资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电网经济运行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3.1合理进行电网改造降低电能损耗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不断攀升,很多地区的电网不堪重负,出
现了容量不足、供电半径过长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供电质量以及
供电安全,加速了线损,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电网改造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提供了一次机遇。

抓住城乡电网、老
旧工业、企业改造这个契机,对电网中原先不合理的布局进行调整。

在电网改造
过程中,要立足于现有电网的基础,以提高容量和供电质量为前提,运用优化定
量技术降低电网线损。

对老旧变压器进行淘汰,合理选择新型变压器,同时从电
网负载的现实状况出发,优化组合变压器位置和供电线路,实现系统最优。

据此
对负载经济分配和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进行优化。

根据电力行业的技术密集的特点,
通过科教兴电的方式在电网改造中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供电的能力。

通过提高电网系统中的科技含量来优化调整
城乡电网的电力结构。

把电网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为电网安全供电奠定良好的
基础。

在电网运行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的线损,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电网线损的
差距做出贡献。

3.2 合理安排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在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大前提下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通过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变压器最优运行模式选择、优化负载以及最佳组合变
压器运行位置等技术手段将变压器电源侧的功率因数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
器的电能损失,最终实现变压器的节电运行。

将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优化理论和定
量化的计算方法结合变压器的各种实际使用经验就产生了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

3.3合理调节配网运行方式使其经济运行
通过对负荷进行经济的分配和机组最佳组合的确定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要站在整个系统的高度来考虑电网系统的经济性,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在
保证110千伏以上区域电网和110千伏以下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基础
上降低配电网及其设备的线损。

4合理配置电网的补偿装置合理安排补偿容量
4.1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增强农村电网线路的无功补偿,通过合理增设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变电
所使用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并应以就地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为辅。

同时参照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压柜灵活控制功率因数的变化。

4.2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在合理分布无功功率的同时也要做到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

按照就近的原则,尽量降低远距离的无功输送。

对导致线损的各种方式进行计算,从而有针对性的
采取相应的措施。

4.3合理考虑并联补偿电容器的运行
传统观念认为,电容器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线路和变压器的耗损,而投入电
容器会造成电容器的介质损耗的增加却被忽视,所以,电容器投入临界点的计算
要以最小的总损耗为前提。

5做到经济调度,有效降低网损
电网经济调度的目标是降低电网线损,它的基础是电网安全运行调度。

电网
经济调度是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领域,是按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理论,实
施全面电网经济运行的调度方式。

调度应以安全、稳定供电为前提,合理调配线路、设备等各项资源,通过科学计算和实践来摸索出一套针对本系统、多种运行
方式下、切实可行的、灵活的经济运行方案。

5.1合理制定电网的运行方式
根据电网年度、季度运行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调整,有机组合现
有的各种线路和变电设备,将设备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降低电网损耗,保证供电
的安全性。

5.2 根据电网实际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做好电网的经济调度,根据电网的实际潮流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运行方式,做好无功平衡,改善电压质量,组织定期的负荷实测和理论计算,使电网线损与
运行方式密切结合,实现电网运行的最大经济效益。

尤其在农网运行中,应合理
调度电力负荷,强化用电负荷管理,从而达到配电网络的降损节能。

6电网经济运行是一种科学方法
6.1择优化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充满着整个自然界,任何新技术的实质都是人们寻求到的择优汰劣的结果。

变压器及其供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正是运用优化理论对各种运行工况进行择优汰劣而达到节电目的的技术。

6.2定量化
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以定量化计算式作为基础,仅有定性分析的原则,没有定量计算,则不能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

变压器及其供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是以近千个定量计算式作为判断优劣的基础,它已进入定量化学科领域。

6.3有序化
从无序化到有序化是事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规律,长期以来变压器及电力线路经济运行方式没有按择优化运行,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电网经济运行理论为电网经济运行走向有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电网改造节电技术、配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输电网经济运行方式、配电网经济调度、输电网经济调度、双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和三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等系列软件均属于软科学技术。

是电网改造和电网经济运行节电降耗的专家系统,属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领域。

7、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一个高效稳定的供电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通过上述具体措施降低电网损耗,使电网运行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

促进电网运行管理走向定量化、择优化、有序化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推广电网经济运行降损措施,其节电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