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之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教案示例之三
教案示例之三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课堂教学实录和设计思想:
(板书:第二十五课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北朝,这个历史概念,请翻开课本172页看图,从时间上来说是继十六国时代之后,与南朝几乎同时并存,从地理上看是与十六国所占据的地域大致相当、和南朝南北对峙的我国北方的社会、北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首先就是北魏。(板书: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说到北魏的兴起,必要追溯淝水之战,前秦惨败,北方重陷分裂,而就在淝水战后三年,哪一年呢?(学生议)386年,请看178页课文第一段鲜卑族的一部称作拓跋,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398年,定都平城,即今山西大同。这仍是在十六国时代,但北魏不属于或者说没被纳入十六国的范围之内,它也不同于十六国的各国——在中原大地上象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匆的过客。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统一黄河流域,这一年——439年就成为十六国时代结束,北朝开始的标志。北魏实现前秦以后北方的又一次统一,前秦保持北方的统一不到10年,北魏的历史,远比前秦威武壮观,意义也极为深远,引得多年来人民探寻鲜卑拓跋部的历史渊源,他们是从哪儿来的呢?历史记载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宗之庙是在北方的大山里头,是个石头洞,北魏皇帝曾派人回去祭祀祖先,在洞壁上刻下了祭文。我们广袤的北方大地处处有山,山山有洞,到哪儿去找这个洞?这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意想不到的是,请同学们看一下178页注解,1980年,考古工作者竟然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了一个大到二千多平方米的大山洞,请看178页的图,发现了被苔藓覆盖着的、刻在石壁上的201个字的祭文,与历史记载(载于《魏书》)相吻合,这证明了大兴安岭的北部是鲜卑族拓跋部的历史摇篮。大概从公元前两千年他们就生活在那里,与世隔绝,发展极其缓慢,过着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的生活。当中原处于东汉初年,不知因为什么,他们走出了幽深的山谷和密林,向南来到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由猎人变成了牧人,过着草原游牧生活。当东汉击溃北匈奴迫匈奴人远徙,鲜卑拓跋部又长途跋涉,经过“九难八阻”,来到匈奴人的故地,游牧在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这离他们的原居之地已经有1400多公里之遥了,接下来就是386年北魏的建国,足以表明鲜卑拓跋部已经迈进了奴隶社会的门槛。我的以上这篇话,是否能使你了解拓跋部的民族特点?请你选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民族的特点。(学生议)我认为鲜卑拓跋部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强悍而又落后的少数民族,尽管她凭着军事力量统一了黄河流域,然而北魏皇帝面临着严峻的历史课题。请同学们议一议当时的社会状况会是怎样的。(学生议)草原民族的首领,怎样才能坐稳中原——那是比自己先进得多的汉族自古以来生活的地区——的皇帝的宝座。为此,北魏的几代皇帝努力探索,成绩最为卓著的应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以上内容即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重点选择为了解鲜卑拓跋的民族特点,方法是以追溯鲜卑拓跋的历史沿革为思维材料,由学生概括民族特征。这是理解孝文帝改革历史地位以及孝文帝胸怀、眼光、精神难能可贵的关键。这一课的开头首先推出“北朝”概念的解释(原在课文最后一目中),为了使“北魏”在时间和空间的位置更为清晰。]
(板书:二、魏孝文帝改革)
请同学们阅读179页第二段后三行,北魏政府实施的俸禄制、均田制。(学生读课文)做官的由朝廷给俸禄,在中原早已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北魏却还是沿袭赏赐战利品的办法,在战争减少的情况下,官吏必然是——贪污、勒索。484年孝文帝推行俸禄制,无疑这是北魏的一大进步,是向汉族的封建皇朝学习的结果。均田制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了近300年,并远播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国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不是汉族政权的发明,而是鲜卑拓跋部于485年的一大创举。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北魏创制均田这种土地制度的原因。
生1:北魏实行俸禄制,就要靠征收租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发展农业生产。
生2:鲜卑族进入中原,不可能还过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生活,必然会从牧人变成农民,走向定居生活,因此需要土地。
生3:多年的战争,人们背井离乡,许多人没地种,许多地没人种。
好,我再补充一条史料“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均田之制起于此矣。”(《魏书·李安世列传》)豪强地主占夺劳动力和土地,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也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以至各族人民的暴动不断。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均田制的实行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巩固统治,实行均田制的关键性条件是什么?
生1:北魏政府掌握土地。
生2:有强有力的政府和官吏。
对,尤其第一点,说明均田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久经战乱,而战乱之后——的产物。均田制尽管在条文上和实施中局限性很大,但毕竟是使一些流浪汉重建家园,不少豪强地主控制下的农民得以自立门户,众多的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人筑起简陋的房屋,耕种小块田地,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户籍由政府编制掌握),按田亩给政府交税服役,这正是封建化,均田制加快了这一历史进程,也促进了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的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即民族大融合。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79页最后一段和180页第二段北魏孝文帝在均田制之后加快改革步伐,于494年迁都洛阳。北魏建都平城已近百年,为什么迁都——为什么舍弃平城?为什么定都洛阳?请大家根据课文说明原因。(学生回答)迁都本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孝文帝迁都就更是非比寻常,竟然是导演了一出绝妙的历史剧——“外示南讨,意在谋迁”,迁都前的情势使孝文帝不由得吟诵着《诗经·黍离》中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请你说说看为什么迁都会遭到贵族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生1:虽然以前鲜卑人是游牧民族,但定居平城的这几代人已有依恋故土的人之常情。
生2:鲜卑贵族和文武百官一定在平城有了不少家业,有些财产是带不走的。
生3:鲜卑贵族本是游牧民族本性不怕迁徙,更多的是唯恐孝文帝到洛阳以后更依靠宠爱汉族文人官吏,对他们不利。
孝文帝曾说:“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任城王》你怎样评价这段话?(学生议)我认为这段话最为清晰地表明迁都与改革的关系——改革是为了向先进的汉族文明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从这一既定目标出发,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孝文帝迁都洛阳,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请同学们课下阅读“繁荣的北魏洛阳城”一目。
定都洛阳后,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改穿汉装、禁鲜卑服。请看180页181页的4幅图,按着,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北魏通行语言,禁鲜卑语。正如后人所言,北魏已是“衣冠号令,华夏同风”。(《帝王略论》)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鲜卑复姓,改成汉文的单姓,请看179页右下表。孝文帝还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对以上各项改革措施,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议)我看就用孝文帝自己讲过的一个词:移风易俗。移风易俗的意义如何?(学生议)减少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总之,促进民族融合。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标志,阻力很大,而孝文帝的决心魄力也很大,有一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步改革中的斗争。孝文帝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正音即指汉话,孝文帝的一段回忆中讲到一位他的心腹汉人大臣竟然对这项改革也持退却态度,回忆是这样的:“朕尝与李冲论此,冲言:‘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何必改旧从新。’冲之此言,应合死罪。”(孝文帝)“乃谓冲曰:‘卿实负社稷,合令御中牵下’。冲免冠陈谢。”(《魏书·献文六王列传·咸阳王》)]
我们从以上三方面了解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它的历史意义,请见181页第二段,评价是很高的,但也有争论,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人的勇武之风变为文弱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你怎么看?
生1:一个民族的勇武不表示长久的强大,因为能在马上得天下,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一个国家的强盛,不能仅仅在军事上。
生2: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不能削弱军事力量,不过从孝文帝改革来看,缺少军事,不是文武全才。
生3:北魏的衰落应当做多方面考察,才能做结论。
生4:勇武如果与高度文明相联系就该保持,如果与野蛮、落后相联系就不应肯定了。
我有两点看法:第一,勇武并不意味着先进,“文弱”正掩盖着较高的文明;第二,请你看看182页第二段前5行,说明北魏衰落不能归咎于孝文帝改革。我对孝文帝的钦佩,特别是在读了他对大臣讲的一番话之后,他说:“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指平城一带),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资治通鉴》卷139)不妄自尊大,不抱残守缺,而是大度开明、勇于革新,的确是“非常之人”——非比寻常的英明的政治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