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安全带=生命带”,不管您是打车还是乘坐自己的私家车,坐后排没有系安全带,交警都将依法实施处罚。
国家规范交通秩序,是因为 (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②良好的交通秩序可以避免混乱、化解矛盾
③良好的交通秩序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④我们每位市民要系好安全带,养成好习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方圆”所指的是( )
A.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尺度
B.保障规则实施的强制性手段
C.人们享有的各种自由和权利
D.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3.“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表述观点”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
对于下列材料的阅读及信息提取,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4.“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婆孙“插队风波”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
@仗剑一笑小蘑菇:批评即可,不宜发到网上,不应上升为网暴。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景区规定限制了婆孙插队的自由
②社会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规则限制人的自由,要敢于打破规则
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盲目发布和转发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儿童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按身高去购买火车票。
根据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从2023年1月1日起,儿童优惠票和儿童免费乘车,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并实行实名制管理。
乘车规定的“变”说明了( )
A.人人都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B.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C.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并且完善
D.规则是对自由的限制和约束
6.放学后,小明和妈妈步行回家,在经过没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路口遇到红灯时,他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没人时可以不顾红绿灯,快速通过该路口
②红灯停、绿灯行,应该无条件遵守交通法规
③若没有监控拍照,在确认安全情况下可自由通行
④应当耐心等待,在没有外在监督时更应遵守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针对右图的现象,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
①小龙:小朋友自律不盲从,为他点赞
②小潭:就他一个人等,有点“缺心眼”
③小闽:大人应该以身作则,敬畏规则
④小延:有大人保障安全,可跟随其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待人接物应该做到( )
A.敢于质疑,挑战权威
B.文明有礼,虚心请教
C.彼此尊重,换位思考
D.将心比心,欣赏他人
9.春天来了,百花盛开。
小丽在上学的途中,发现一棵桃花树摇曳生姿,实在诱人,于是她随手折了一支开得最茂盛的桃花插入瓶中,放在书桌上,随后的几天她都如此……渐渐地,桃花树底下能够够得着的树枝都变得光秃秃。
同学们对小丽的这一行为发表了看法,其中值得肯定的是( )
A.小依:太美了,说明小丽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B.小轩:太好了,我也要折更多的花放书桌上
C.小奇:太糟了,破坏花草树木是违背公德的
D.小佳:太坏了,触犯了法律是要受刑罚处罚的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做人做事以有益的启迪。
下列对名言警句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不学礼,无以立——要诚实守信
B.敬人者,人恒敬之——要知廉耻,懂荣辱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正确认识自己
11.老徐的农资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放心店”,店里出售的农药、化肥和种子价格公道,保质保量。
村民想送给他一副对联表示感谢,以下对联内容合适的是( )
A.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B.品质优良样样新政策暖心处处春
C.诚信昭明月辉洒千万家
D.宽厚待人添福寿包涵处世享天伦
12.小成的爸爸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处以200元罚款;金某因与朋友丁某发生纠纷,将代丁某保管的高价寿山石赌气带走并拒绝归还,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小成爸爸和金某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是 ( )
A.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C.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13.以下是八年级(1)班小刚同学设计的违法与犯罪复习思维导图,①和②处应填入的是( )
A.①违法;②刑事责任
B.①严重违法行为;②最本质特征
C.①刑事违法行为;②法律标志
D.①犯罪;②应受刑罚处罚性
14.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表中对小健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
①借东西,使用后总是能够及时归还弘扬诚实守信美德
②在学校,对同学的问题总是认真回答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③在路上,遇到他人遭欺凌及时报警冷静应对违法犯罪
④在银行,与前面人员保持一米距离积极改进社会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十分关注社会发展,为此,他们准备开展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制作图片】为了让同学们都了解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同学们制作了下面的表格。
(1)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分)
【你说我说】在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活跃,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争锋。
但大家都一致认同“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的观点。
(2)同学们为什么一致认同“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的观点?(2分)
【道德之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热烈地讨论“道德之星”评选的九大标准,已经被大家认可的标准如下:
(3)如果你是班级的一员,请你结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相关内容,补充三条评选标准,并在自己补充的标准中选择一个说明理由。
(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1)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分)
材料二:下表呈现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2)请将表格中三处空白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
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3)阅读材料三,请你说一说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4分)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卷
1.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③: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国家规范交通秩序,是因为良好的交通秩序可以避免混乱、化解矛盾,良好的交通秩序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②③符合题意;①
④:不能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规则的认识。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方圆”所指的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尺度,故A说法正确;B、C、D:保障规则实施的强制性手段、人们享有的各种自由和权利、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都不是“方圆”的内涵,B、C、D说法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把握。
C:依据题文描述可知,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故C说法正确;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A说法错误;B:遵守社会规则依靠他律和自律,B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规则,D说法排除。
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
②④:四川婆孙“插队风波”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说明社会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不宜发到网上,不应上升为网暴,告诉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盲目发布和转发信息,故②④说法正确;①:插队是违反规则的行为,不是自由,故①说法错误;③:规则保障人的自由,人们要遵守规则,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C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C:乘车规定的“变”说明了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故C符合题意;A:“都能”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说法错误;B: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违反规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故B不符合题意;D: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交通规则。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法规是不应该讲条件的;在没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路口遇到红灯时,应当耐心等待,在没有外在监督时更应遵守法律,故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③:题文中闯红灯的做法是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表现,遵守规则需要自律,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故①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
①③: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不盲从,大人更应该以身作则、敬畏规则,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闯红灯”是危害生命的违法行为,“等”是正确做法,故②说法错误;④: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大人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所以不能“跟随其后”,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C:观察漫画中人物可知,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会导致误会的产生,启示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彼此尊重、换位思考,故C正确;A、B、D: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德。
B、C:小丽随手攀折花枝的行为是破坏花草树木、违背社会公德的表现,是不可取的,C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A:小依的说法可能会助长破坏社会公德的风气,A说法错误,排除;D: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小丽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D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诚信做人、尊重他人、正确认识自己。
D:句子的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有智慧,这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句子的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这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A错误;B:句子的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这告诉我们要尊重他人,B错误;C:句子的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地工作,这告诉我们要努力,C错误。
故本题选D。
11.C 【解析】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C∶分析题文可知,老徐的农资店出售的农药、化肥和种子价格公道,保质保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是诚信经营的体现,“诚信昭明月,辉洒千万家”是践行诚信的体现,故C符合题意;A:选项体现的是友善,A不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涉及“政策暖心”,B不符合题意;D:选项体现的是家庭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B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
B:小成爸爸受到200元罚款,属于行政处罚,可见小成爸爸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责任;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有期徒刑属于主刑,可见
金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其承担的是刑事责任,故B符合题意,A、B、D:排除;C:小成爸爸承担行政责任,金某承担刑事责任,故C错误。
故本题选B。
13.D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行为。
依据教材知识,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D符合题意,A、B、C与图示不符,应排除。
故本题选D。
14.D 【解析】本题考查诉讼、刑罚、规则、违法。
A:诉讼俗称“打官司”,A错误;B:主刑和罚金(附加刑)是并列关系;B错误;C:社会规则包括法律和道德,C错误;D:违法包括犯罪,D正确。
故本题选D。
15.A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社会生活讲道德。
①③:借东西按时归还体现诚信,遇到欺凌及时报警,体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在学校,对同学的问题总是认真回答,体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他人,而不是遵守校规,故②说法错误;④:在银行,与前面人员保持一米距离,体现遵守规则,不是积极改进规则,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6.(1)①自觉排队,不拥挤。
(1分)
②自觉靠右(左)走,不乱跑,不抢道。
(1分)
(2)①规则与自由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1分)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分)
(3)评选标准:7.尊重他人;8.文明有礼;9.诚实守信。
(3分)示例一:尊重他人的理由: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1分)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1分)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1分)
示例二:文明有礼的理由: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分)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1分)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
(1分)
示例三:诚实守信的理由: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1分)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1分)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分)
17.(1)①民事违法;民事责任。
(1分)
②行政违法;行政责任。
(1分)
③刑事违法;刑事责任。
(1分)
(2)①情节相对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1分)
②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1分)
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1分)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⑤慎交朋友等。
(评分说明:每点1分,任答四点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