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稼轩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经典测试(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B
解析:B
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
D.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解析:D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
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就一定越高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A
解析:A
A.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故此项正确;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不一定越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此项错误;
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
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

故选A。

4.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相同时间乙温度升高的快
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吸热更多D.相同时间甲吸热更多C
解析:C
AB.由图像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值大,即甲温度
升高的快。

根据
Q
c
m t
=

可知,甲的比热容要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B错误;
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的加热时间长,则乙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
D.相同的热源,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
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D
解析:D
A.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但由于这个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形容,故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温度降到0℃内能也不为0,故错误。

D.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跟内能无关,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故正确。

故选D。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B.摩擦后玻璃棒吸引纸屑
C.铅块压缩后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
解析:B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摩擦后玻璃棒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
C.铅块压缩后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D
解析:D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与是否运动无关,故A选项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但在0℃以下时仍有内能,故B选项错误;
C.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不能说明高温物体内能一定高,故C选项错误;
D.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质量、物体的状态等等因素有关,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有可能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8.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热发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B.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C.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
D.上述说法均不对B
解析:B
ABD.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而发热发光,这是做功增加了返回器的内
能,故B正确,AD错误;
C.返回器的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了内能,即返回器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成动能,故C错误。

故选B。

9.如图为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凝固时间是10min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相同,内能相等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D
解析:D
A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为晶体,且熔点等于凝固点,所以熔点为80℃,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凝固过程为5min~10min,则凝固时间为5min,故B错误;
C.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虽然B、C两点时温度相同,但是内能减小了,故C错误。

故选D。

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1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
解析:C
A.冰在熔化时,质量不变,温度也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大,故A错误;B.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有内能,故B错误;
CD.热传递是将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那么内能小的物体如果温度高于内能大的物体,则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热量是热传递的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多,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
C.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
解析:D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可能会相同,比如冰和酒精,故A错误;
B.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故B错误;
C.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故C错误;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铝的比热容大,所以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激烈
B.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
C.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便会消失
D.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
解析:C
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与分子的数量无关,故A错误;
B.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好像一根弹簧间的弹力一样,当两分子之间距离变大到一定范围时,两分子间就表现为引力作用,使得分子之间不会完全分离;而当两分子之间距离靠近到一定范围内时,又会表现为斥力作用,使得两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而不会紧贴在一起,故B错误;
C.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C正确;D.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C.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时是等效的D
解析:D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指的是在热传递过程所传递的内能的多少,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故A错误;
B.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故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故C错误;
D.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有: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来说是等效的,故D正确。

故选D。

1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D
解析:D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质子的尺度最小。

故B错误;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故D 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5.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

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A、B液体的初温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的较快,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相同A不同B
解析:相同A不同B
[1]观察图象可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初温均为0℃,故初温相同。

[2]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液体加热所用的时间长,即A升温快。

[3]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AB所需加热的时间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也不同。

[4]因为加热器材是两个相同的“热得快”,所以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
Q c m t =∆得Q
c m t
=
∆,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所以B 液体的比热容大。

16.A 、B 两杯液体质量之比3:2,从热源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之比4:3,(无热损失)则A 、B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__。

1:2 解析:1:2
根据公式Q c m t =∆可得,Q
c m t
=
∆,因A 、B 两杯液体质量之比3:2,从热源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之比4:3,带入可得
231====342A A A B B A A B A A B B B B
Q
c m t Q m t m t Q c Q m t m t m t ∆∆∆⨯=∆∆⨯∆
则A 、B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17.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 、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 ,已
知水的比热容为3
4.210J/(kg )⨯⋅℃,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J 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热传递 解析:72.110J ⨯ 热传递 [1]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热量
374.210J/(kg 100kg (7020 2.110J Q cm t =∆=⨯⋅⨯⨯-=⨯℃)℃℃);
[2]该热量是吸收太阳辐射能获得的,故属于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18.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如图,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 升高的温度t /℃ 20 30 40 50 加热水的时间t /s
60
90 120 150 加热煤油的时间t /s 30
45
60
75
(1)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
(2)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验图象,其中图线______表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

多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b
解析:多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b
(1)[1]根据数据知道,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所以,说明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2)[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知道,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与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

(3)[3]根据图丙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b 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所以,b 图线表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

19.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图像,第20min 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min 的内能;若该物质是均匀放热,且质量不变,那么50g 该液体从A 点降温到B 点,要放出______J 的热量;从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液态与固态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3
=4.210J/kg c ⨯⋅水℃)
小于21002∶1
解析:小于 2100 2∶1
[1]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所以第20min 的内能小于第10min 的内能。

[2]因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该物质是水,在AB 阶段该物质处于液态,那么50g 该液体从A 点降温到B 点,要放出的热量
()3=4.210J/kg 0.05kg 10=2100J Q cm t =∆⨯⋅⨯⨯℃℃
[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CD 是固态,5分钟的时间温度下降了20℃,而该物质在液态时5分钟下降了10℃,因为该物质是均匀放热,所以时间相同放出热量是相同的,又因为质量不变,由Q
c m t
=
∆可知 2=1Q
c m t t Q c t m t ∆∆==∆∆液液固固液固
20.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转化为内能。

减小减小机械能 解析:减小 减小 机械能
[1][2]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洒水的过程中质量在减小、速度不变,所以动能减小;高度不变、质量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减小。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在摩擦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三、解答题
21.把质量为500g 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4.2×104 J 的热量。

c 水=4.2×103 J/(kg·℃)求:
(1)水温升高了多少℃? (2)水原来的温度? 解析:(1)20;(2)60℃
(1)由公式=Q cm t ∆吸可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434.210J
204.210J/(kg )0.5kg
Q t cm ⨯∆===⨯⋅⨯吸℃℃
(2)水原来的温度为
0180-20=60t t t =-∆=℃℃℃
答:(1)水温升高了20℃; (2)水原来的温度为60℃。

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质量为2.5千克、温度为70°
C 的水经过加热后,此过程中水吸收了4. 2× 105焦的热量,问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4. 2×103焦/(千克. °C )]? 解析:30 ∵Q 吸=cm △t , ∴
△t =Q cm

=()534.?21?0J 4.210J /kg ? 2.5kg ⨯⨯⨯℃=40℃, 而水的初温为7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末温为100℃, ∴实际上水的温度升高值为:
100℃-70℃=30℃。

答:水的温度可以升高30℃。

23.如图所示,一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5kg ,内底面积为180cm 2.有一次小军同学用该热水壶装了1.5L 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壶中水深15cm ,初温20℃.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多大?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ρ水=1.0×103kg/m 3,c 水=4.2×103J/(kg•℃),g =10N/kg]
解析:(1)2kg ;(2)1.5×103Pa ;(3)5.04×105J
(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体积是:V 水=1.5L =1.5×10﹣3m 3, 由m
V
ρ=
知道,水的质量是:m 水=ρ水V 水=1.0×103kg/m 3×1.5×10﹣3m 3=1.5kg ; 故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m =m 壶+m 水=0.5kg+1.5kg =2kg ;
(2).又因为水深是:h =15cm =0.15m ,所以,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p =ρgh =1×103kg/m 3×10N/kg×0.15m =1.5×103Pa ;
(3).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加热水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Q 吸=c 水m 水(t ﹣t 0)=4.2×103J/(kg•℃)×1.5kg×(100℃﹣20℃)=5.04×105J ;
24.如图所示,是小羽同学做冰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冰的质量是0.1kg ,若
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请你根据图像,计算:[3
4.210J /kg c =⨯⋅水(℃),32.110J /kg c =⨯⋅冰(℃)]
(1)CD 阶段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 (2)BC 阶段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 解析:36×104J 3.36×104J
(1)由于冰化水、质量不变,所以CD 段水的质量不变也是100g=0.1kg ,物质吸收的热量:
344.210J/kg?0.1kg 800 3.3610J CD Q c m t 吸水(℃)(℃℃)=∆=⨯⨯⨯-=⨯;
(2)BC 段的加热时间是10min ,CD 段的加热时间也是10min ,因为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BC 段物质吸收热量与CD 段相同,
即:4
3.3610J BC CD Q Q ==⨯吸吸.
【点睛】
重点是吸热公式的应用,要理解冰熔化为水时质量是不变的,另外利用好“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一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