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杭州中考满分作文《鼓励的力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浙江杭州中考满分作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毎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鼓励的力量
白云在低空中缓缓移动着,太阳将最后一抹阳光洒在大地上,余晖中隐闪现两个身影。

“加油!别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他在旁边鼓励着我。

我燃起斗志,随着一声嘶喊“啊——”终于,跑到了终点。

从小就厌恶跑步的我,一听到“跑步”二字就感到浑身无力。

体育课上,老师总是叫我们先跑上几圈才正式上课。

我总是偷懒,找各种理由来逃避此事。

渐渐地,我的体质越来越差了。

然而,他的出现改变了我。

他是一个热心的人,所以决定帮助我克服跑步的困难。

体育课上,他总是第一个跑过终点,然后在旁边鼓励着我向前跑。

但我的每次跑步成绩都不尽如人意,都以我的放弃结束。

后来,他决定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来帮我锻炼,于是,放学后空荡荡的操场上总有我们两人的身影。

“来,做好预备动作,我要计时了。

跑!”他一声令下,我就开始迈着步子大步向前跑去,两臂前
后迅速地动着,而他就紧跟在我身后。

跑着跑着,我的脚步慢了下来,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我喘着粗气说:“不行了,跑不动了”。

紧跟在我后面的他说:“别放弃!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我也相信你!”随即,他加快了步伐,跑到我前面,大声地说:“就像我这样,用力甩动双臂,让汗水见证我们的付出。

”在他的鼓励下,我仿佛有了新的力量,用手擦掉脸上的汗水,抬头正看见夕阳染红了天,将最后的光辉抛洒于大地。

即使快要日落西山,太阳依旧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加油,别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耳边又响起了他的喊声。

此时,最后一抹残阳也散去了,太阳用最后的余晖创造了天边的晚霞——它不会留下遗憾。

为了自己不留遗憾,我也要坚持去!终于,我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冲过了终点。

他在终点向我竖起了大拇指:“1000米,没有停歇!”在他的肯定与鼓励下,我终于跑完了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1000米!
肯定别人会让对方燃起斗志,肯定自己会让自己更有信心,让我们在肯定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得分点提示】
1.选材合理,充满生活气息。

为文章进行选材是每个考生都经历过的事情,本文叙述了“我”在好友的帮助下克服了自身的惰性,“跑完了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1000米”的事例,这样的事例与考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很相似,容易引起共鸣。

材料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2.文体清晰,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除了记叙文需要的六要素,考生还将作文主题“肯定自己”巧妙地融合在素材中。

事件记叙得清楚,为议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文章显得有血有肉。

3.紧扣文题,鼓动性强。

文章的最后一段以鼓舞性的文字结尾,总结全文的同时,深化主题,让文章的主旨更加鲜明。

考生通过自身的事例现身说法,对同龄人提出了“让我们在肯定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殷切希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原题特点】
从前几年的中考作文题来看,杭州中考作文题多以材料作文为主,除了2017年的“本来我可以____”属于半命题作文,2018年、2016年、2015年的作文题均属于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分别围绕“麻烦你了”“自己来”“金克木的故事”来解读材料。

总体来说,杭州卷近年来偏向材料作文,通过材料的解读来关注考生的个体成长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引导考生进行自我反思。

例如,2016年的“自己来”,2018年的“麻烦你了”,都是在围绕考生个体设置题目,保证考生在写作时都有事可叙,有理可议。

在命题方向上,我们不难发现杭州卷更加注重关于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的选题。

无论是2019年的“肯定自己和肯定别人”,还是2018年的“麻烦你了”,都要求考生关注细节和小事,在身边的小事中发现被我们忘却的优秀品质。

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认真解读材料。

通过对材料中几位同学的谈话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肯定”,肯定自己、肯定别人,进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或者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发现了闪光点就意味着找到了优秀的品质,就从“肯定”过渡到了“优秀品质”,让作文的思路更广阔。

考场作文要写出彩就要有独特的思路,材料中给出的对话只是写作方向,不可照抄这些对话。

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材料,把能体现优秀品质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

例如,“我”正是因为肯定了别人,进而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才改变了之前的看法;也可以从“我”不理解别人着笔,
经过换位思考后,“我”发现别人的优秀品质,并获得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当然,返璞归真也是一种选材方式,这就需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在小事中找到可以写作的素材,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主题。

考生在审题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肯定”进行发散思考,由“肯定”想到“鼓舞”“赞扬”等词,这样能让我们选材的思路更加开阔,利用关键词的延伸寻找合适的素材,进而表达文章的中心:肯定别人、肯定自己。

个人的感悟在文章中也应重点体现出来,才能保证文章叙议结合,更好地突出文章主题。

【文题解读】
这段材料由三句话组成,内容引自几个同学的谈话。

第一句话核心词是“肯定自己”,就是指“要自信”“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要悦纳自己;第二句话,具有思辨性,强调了“被认可、被欣赏”是一个人的内在需要,我们渴望被肯定的同时,不要忘了发现别人的长处,给予别人鼓励,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第三句话表达的是肯定别人不是虚情假意、曲意奉承,而是发自内心、充满善意的肯定。

写这个题目,考生只需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肯定”即可。

在写作过程中,可取一个吸引人的题目,并在文中抒发对“肯定”的真切体验和思考感悟。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第一句,这里的“同学”有泛指的意味,是同学,是朋友,是老师也可以是家人。

第二句紧呈第一句,解释希望被人肯定的原因。

第三句告诉同学们肯定他人不是廉价的赞赏,或毫无价值的评价,一切都要出自真诚,指向他人的“闪光点”
这么说来,这次写作大体有三类话题可以选择:一、自己被别人肯定。

二、自己肯定自己。

三、自己肯定他人。

确定好主题后,选择材料,文章中要通过事例来突出“肯定”的意义,而不能只流于话题本身的叙述与阐释。

这样才能凸显写作思维水平。

【思路要点】
1.被忽视的美德
我们一直呼吁在生活中要有美德,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美德才是最应该被重视的。

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我”时常打断别人讲话,一直以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看到一篇教人如何与别人交流的文章:文中谈到应当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我”这才感悟到,原来自已一直忽略了自身的美德。

2.“我”能行
小时候看到小朋友们骑自行车,“我”非常美慕,就求着家人给自己也买一辆。

可“我”在学自行车的时候并不顺利,正想放弃的时候,看到一位脚有残疾的大哥哥正慢慢地练习骑车。

爸爸借此机会教育“我”:要相信自己,遇事不要轻易放弃,才会取得成功。

“我”调整好心态,经过一番刻苦的练习,终于学会了骑车。

3.妈妈的肯定
“我”刚学画画的时候,画得并不好,有时候自已都觉得不满意。

可是妈妈毎次都说“我”的画比上次有进步了,还以各种方式励“我”。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画画,也终于画出了今人满意的作品。

后来“我”オ知道,妈
妈当时对“我”的夸赞,是为了激发“我”在绘画上的兴趣。

正是这种肯定和激励让“我”爱上了绘画,并有所成绩。

4.“我”终于理解了父母
每次成绩下降的时候,父母都会劈头盖脸地批评“我”,因此“我”以为父母并不爱“我”,只关注“我””的学习。

后来,“我”偶然听到父母的谈话才知道,其实他们一直都很关心“我”,只是“我”没有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体会不到他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正是换位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也学会了感恩。

5.那弯腰的瞬间
班上有一位同学的成绩一直不理想,再加上性格内向的原因,同学们大多不愿意与他交往。

有一次,“我”看到台阶上有一个塑料袋,前面的同学直接从上面踩过去了,而那位同学却弯下腰,将塑料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后来,“我”还发现他经常将校园的垃圾捡起来,久而久之,意识到他为捡垃圾而弯腰的瞬间很美。

很多时候,我们只在意别人的不足,却忘记了去肯定别人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