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五大原理
目前,在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已提出各种
各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在学校心理学这门学科中,对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消化、借鉴及在实践中的使用,如果没有一定的观点
和立场,可能会将心理咨询理论与学校教育的实际割裂开来,或者
只是一种简单的凑合。

将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学校
教育中灵活地使用,并渗透到学校德育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具有
一定的指导原理。

者者根据自己在国内外长期从事心理辅导和咨询
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五条原理。

(一)综合性、发愚性的原理
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形形色色、百家争鸣,有精
神分析法、来谈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精密型心理咨询法、生活
分析心理辅导法、团体心理辅导法、心理演示剧辅导法等等。

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运用上述技术和方法时,由于各人的学识相经验
不同,在心理辅导稿咨询过程中对拄法使用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如果心理辅导工作者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理论流派中,把自己所依
据的咨询、辅导的技术模式绝对化,无限地夸大其作用,认识不到
每一种心理咨询技术都有其局限性是非常危险的。

一种心理咨询技
术在其运用过程中,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例如“来谈者中
心疗法”就是经历了非指示性心理咨询法。

(古典的罗杰斯学派)、人
格中心接近法到体验过程心理咨询法的发展过程。

此外各种心理咨
询理论和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会相互影响,相互取长补短、融
会贯通。

因此单纯的“本土泥”、“欧美掀”等是不存在的。

目前,教师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学校教育中面临着各种各祥的问题,有学习障碍的,也有适应因难的,有人格问题的,也有神经旋
问题、家庭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异性交友问题等*单靠某种特定的理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来“快刀斩乱麻”,是不够的。

有限的理论和
技术是无法应付复杂多样的学生心理问题的。

因此,综合地摹握、使用各种学校心理铺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并且从发展的观点来把握它们,是一个成熟的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必
须具备的素质。

其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了解某种心理咨询助理论和技术对卿一种具有心理问题
的人最适用,也最有效果。

第二,了解这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的界限是什么。

第三,了解支持这种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实践成果有哪些,有
无发展的可能性。

(二)心理辖导和咨询中人生哲学的原理
支撑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有三门学问: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
学*这三门学问本质上都属于实证科学。

但光靠科学有时并不能解决
人生的问题。

心理咨询工作者还必须具备自我的人生哲学观,这样
他才具备了一个教育者的素质。

我在日本做心理咨询医生时,曾磁到这样一个案例;我对一位母
亲的问题无法作出解答。

她问我:“我的儿子患上白血病,是一种不
治之症,他恐怕活不到18岁。

我内心很矛盾,是让他轻松自由地
生活到最后一刻,还是和其他孩子一样.把对他的教育培养进行到
最后一刻*究竞应该怎么做才好2”
对于这一问题仅取心理学是无法回答的,这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

也许会有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说:“对这个问题可以只倾听,不作
任何回答,或者可以选择一种答案简单地加以回答。

”但是即使是只
作储听,不作任何回答,有自我人生哲学观的人之倾听和没有自我
人生哲学现的人之倾听,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作为一个学校心理学研究者或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教育工作中
对学生进行指导、咨询、心理援助时,必须确立自我的人生哲学现,L1理咨询中一条重要的技术是自我开示,没有人生哲学的人自我开示的内容是贫乏的,或者苍白无力,不会对咨询对象产生任何适当
的认知刺激,也不会给人以感动或启示。

再者.没有自我人生哲学
观的人,要对某种行为做出选择、决断时,常常会陷入百目之中。

(三)个别咨询与整体辕导的原理
学校心理辅导所要面对的对象,不仅仅是“问题儿童”或有心理陈
碍的学生,对于一船学生和正常儿童也需要进行心理保健教育。


般情况下,正常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
他们比起“问题学生”,人格上比较健全或适应,因此有时未必霄要
一对一的个别咨询方式*在这种场合,小组的或集体的心理辅导,无
论从教育计划还是从时间上看,都是经济的。

集体心理辅导对于每个参加成员来说,能促进他们的心理、社会
性成长,其作用如下:
第一,在集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体验一种新的人际
关系,调节自我感情变化,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竞争的动力。

第二,在集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从他人的发言、举动中,可以得
到某种启示、模仿的效果,从而修正自我的语言、行为,起到相互
促进的作用,这是一对一心理咨询所不具备的特点。

第三,在自我的发言和行动之后,从集体成员中可以得到不同的
反馈意见和评价,使当事者能发现或找出自我尚不知朗纳特征或问题。

第四,可以实践、磨炼自我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进行
的尝试与实践,如若失败则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损失。

但在集体
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人尝试销误是没有任何损失的,可以较安心地
进行训练。

集体心理辅导原则上主要面向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进行“考试对策”、“升学计划”、“自我方法”、“人际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人生观”、“读书指导法”等教育专题辅导。

而对于有严重心理
问题或心理降碍的学生,则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时一对一
的心口咨询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

优秀的学校心理辅导数师必须慢得如何把握好个别咨询和集体辅
导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寸,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四)覆霄性与人性的厦襄
在学校心理精导中心理辅导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有两种。

一种
是指导者、教育者对艘指导者、受教育者的关系;第二种是作为平
等的个人对个人的关系。

学校心理学理论把前者称为“教育性”关系,把后者称为“人性”关系。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这两种关系何着重要,在专家和研究者之间意见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性”高于“人性”,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应该是“人性”高于“教育性”。

这个问题牵涉到近年国际心理学界对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的争论,
即“心理咨询的精神”(CoMnselin8mind)的内涵是什么。

日本的教育学家和学核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咨询的穆神”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
缺少的,数颊与学生之间的人性的接艘,也是一种教育态度或教育
方法。

教颊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又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进行心
理摄助,这是与学校心理糟导教师的基本察质相关的一种覆育理念
的反映。

有的心理学家还认为“心理咨询的精神”这一概念,超越了心理咨询
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是一种高度的横括,可以称之为“心理咨
询的风格、意义”,它既具有人性又具有救育性。

在“心理咨询的精
神”中,其内涵包括了罗杰斯(R08ers,C.R.)对心理咨询人员的
三个内在条件的要求:
第一,纯粹性。

心理捕导教师对自我的感情不压抑,并明确地意
识到或正确地表现出来。

第二,无条件肯定地关心。

尊重每一个孩子,相信他们每个人都
具有“自我成长的促进力”。

第三,共感地理解。

即从孩子的感觉与立场来理解他们。

心理学家认为这三个条件不能误解为是属于技术性的东西,而是
指心理辅导教师的态度。

只有具备这些态度,教师才会不断完善自己。

没有自我完善的态度,“心理咨询的精神”也就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心理咨询的精神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态度
和震质的体现。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师生关系、教育性和人性这三
者是不可伯废的,应该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五)从“矫治的心理辅导”到“培育的心理辅导”的愿理
学校教育中,既可以遇到心理有问题、不适应的学生,而更多的
接触到的则是健康、正常的学生。

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
心理咨询中矫正、治疗的方法,但对于健康、正常学生的心理辅
导,就必须采取与治疗神经症者、人格偏常者不同的原理、技术和
方法.也就是说应该采用培养、教育的心理辅导方式。

那么培养、教育的心理辅导具体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有六个
方面的内容f是放与学的心理辅导(包括对学生的读书、作业、自学
等的指导)52是学校适应的心理辅导;三是升学、毕业的心理辅导;四是班级工作的心理捕导(包括集体主义、团队工作的指导);五是学生生活的心理辅导(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六是学
校教育管理的心理箔导(包括学校环境的改善,心理辅导对策委员会
的建立等)。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要注意开展对有心理问题、不适应助
学生进行矫治的心理辅导活动,更要注意开展面向一般的身心健全
学生的培育的心理辅导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