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1.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财务费用的归属问题?
在管理会计中,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其期间成本都不考虑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一般是分摊进去的,需要使用期末数据。
而管理会计所做分析通常在期中做,所以合理估算财务费用实际分摊率的可行性并不很高,因此一般是没有包括的。
3.息税前利润的计算。
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总额-全部的销售成本
(全部的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
税前利润=销售毛利-当期的非生产成本
(当期的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
边际贡献总额=当期销售收入-全部变动成本
(全部变动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全部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差量成本(差别成本):它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差。
沉没成本:它是指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的成本
机会成本:它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
边际成本:它是指在企业生产能力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
一个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本变动。
5.计算进一步加工成本的机会成本:
6.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点是:销售预算的编制。
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也是编制其他各种预算的基础。
7. 保本利润的计算
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利润)/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利润
利润=收入-成本=销量*单价-销量*单位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就是保本点了。
8.对材料成本差异的负责中心是:成本中心
依据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权责范围和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责任成本和可控成本),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投资利润率和剩余利润率)。
9.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弹性小于1,则称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大于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大多数奢侈品。
(2)产品的需求弹性对其价格战略的影响。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此时厂商应该采取减价的方
法,以提高销售收。
如高档品消费品,由于其定于弹性,为了提高销售者的销售收,则采取降低的办法。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此时厂商应采取涨价的方法,以提高销售收入。
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产品,为了提高销售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
当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产品富有弹性,可通过降低产品价格增加总销售收入;
当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说明产品单一弹性,升降产品价格与增加总销售收入无关;
当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说明产品缺乏弹性,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增加总销售收入。
10.企业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高于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二者的销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销货的成本全部是有变动生产成本构成,当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是相等的,或者前后期的成本水平不变,这时,单位期初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来表示: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是等于单位生产成本指标,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12.与生产批量成正比,与生产批次成反比的成本是:储存成本。
13.成本无差别点的计算
成本无差别点法,要求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方案之间
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恰好是相互矛盾(如第一个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大于第二个的,而第一个方案的单位变动成本又恰恰小于第二个方案的)否则无法运用该法。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个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X0
設A方案的成本為:y1 = a1 + b1x
B方案的成本為:y2 = a2 + b2x
令y1 = y2
即a1 + b1x = a2 + b2x
解得成本平衡點:
成本無差別點業務量(x0)=兩方案相關固定成本之差/兩方案相關單位變動
成本之差=
1)若业务量X > X0時,則固定成本較高的A方案优于B方案;
2) 若业务量X < X0時,則固定成本較低的B方案优于A方案;
3) 若业务量X = X0時,則兩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無差別。
例:企業需用的某配件既可自製,又可從市場上買到。
若企業自製此配件,每年的相關固定成本為2000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元/件。
從市場上外購此配件超過5500件,則6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