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65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体检64例身体健康人员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指标方面,差异均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进行检验。
具体检验方法如下,要求两组检验人员在检验前3天禁止进荤食,仅可进素食。
在检验当天,要求晨起保持空腹状态,进行静脉抽血,约5ml,并进行离心操作。
在对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酰转肽酶等指标进行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检测血糖过程中,主要采用已糖激酶方法,在检验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过程中,主要采用氧化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5.0完成临床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χ-±s)形式表格,采用(t)对两组研究人员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指标方面的数据进行检验。
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检验结果对比
对于对照组的64例健康人员而言,总胆固醇为(3.81±0.16)mmol/L,三酰甘油(1.21±0.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5±0.7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6±0.63)mmol/L,血糖(4.98 ±1.15)mmol/L;对于观察组65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而言,总胆固醇为(6.01±2.06)mmol/L,三酰甘油(3.64±1.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9±1.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9 ±1.83)mmol/L,血糖(7.86±2.58)mmol/L;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研究人员肝功能检验结果对比
在对照组的64例健康人员方面,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06±0.34)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0.14±6.37)U/L,谷酰转肽酶(27.64±7.38)U/L;在观察组65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方面,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0.14±6.61)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1.54±7.63)U/L,谷酰转肽酶(53.04±9.18)U/L,两组检测人员肝功能检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其发生率较高,且逐年升高。
通过大量研究显示非乙醇性脂肪肝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
在非乙醇性脂肪肝初期,主要表现出单纯性脂肪肝,其具有较强的可逆性[2]。
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其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抑制疾病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
显然,对非乙醇性脂肪肝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是重要的诊断依据[5],本组试验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显示非乙醇性脂肪肝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指标较高,与健康人员比较,差异均较大。
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有助于对非乙醇性脂肪肝进行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赵东,饶雪飞,刘建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验结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2):430-431.
[2]王宝生,李红梅.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23):642-643.
[3]李瑞珊,张洪香.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6(2):961-970.
[4]郭振华.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6(3):529-529.
[5]龚毅红,王云云,沈洪薰.脂肪肝4196例血脂、肝功能、血糖和血压水平调查[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