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优秀作文赏析(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点细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虹口区2021届高三语文二模优秀作文赏析
2021学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题
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要求:(1)自拟标题;(2)不少于800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和感悟。
【解题】
应该说,这是一道不怎么讨巧的题目,语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超出了许多人的思维舒适圈。
其实莫泊桑也说过类似的话:“真实有时可以不像真的。
”但就这道题而言,初看上去是让人有点懵圈,三个“真实”相互叠绕,甚至有点矛盾,颇让人费解。
但冷静下来,从“概念界定”入手,还是可以很快找到突破口,理性思辨和自由阐释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这道题目中一共出现了三个“真实”,我个人感觉难点主要在于分清“真实”前后所指的差异。
前面两个“真实”可能偏向于指称一种物质现实的实在,最后一个“真实”则指代对生活本质规律的贴近,乃至它对人所产生的精神意义,近似于真理。
而“看起来”三个字也不可小觑,它暗示了人目之所见,是真是假,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
什么是“真实”?它应该是客观的、公允的。
可是现实中很难有这样的真实,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或多或少总受到了自我或他人的主观影响。
知识一旦进入了人的意志,就不再是完全的真实了。
我们怎敢保证眼中的真实一定“真实”?我们认为从前人获取的知识坚不可摧,可实际上整个人类都是在不断纠错和否定过去中进步,因而我们所谓的“真实”不过是心中已经默认的规律。
所以说,“真实”并不绝对,只是相对的“真”,这一切不过是来自大多数人的认同。
以此类推,个人的“真实”便来自我的认同,一旦“我”的固有认识出现局限性,自然就会出现“真假”的矛盾。
由此看来,所谓的“不真实的东西”不过是“我”的认知,是“我”不知道、不认同或不敢认同,其本质同样可能为真。
现实中这种囿于自身认知局限而妄断真实或不真实的事例太多了,而且几成常态。
当然这里的“不真实的东西”也包括大家都能理解的的艺术、想象力等事物,它们产生于事实当中,以抽象的方式凌驾在事物之上,成为具有统摄性和
归纳性的原则,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原型结构,比如《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看起来是不真实的,但是就那个大机器生产时代,人被异化却是最真实的社会映像…这里不做赘述。
而所谓“真实的东西”可能就是当下人们普遍认同的理念,符合惯性思维的事情。
比如“眼见为实”,“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不等同于“真实”,生活中的魔术表演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是一种思维定式,足以造成我们认识事物的偏差,成为束缚我们思维的桎梏。
材料中之所以添加“有时”这样的字眼,我想是对论述范围做了必要的限制。
比如:物质的客观存在、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这些“真实”都是无可辩驳的;比如:违背自然规律、人类的“反智行为”,这些“不真实”也是毋需多言的。
知识与社会的进步,正是这种将眼前的“不真实”统合、修改,重新写入心中“真实”的过程。
我们当然要意识到自己眼界的局限,对事物保有敬畏,但同时也要经历理性的筛选和加工,从眼前的感知挑选出更合理的东西,仔细甄别它,加以实践的检验,才能对心中的“真实”做出纠正性修改。
真实,来自于人的判断,却绝不隶属于人的判断。
我们当然可以无知,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自己的无知,那么生活于无尽的矛盾和虚假中,又怎能看得清真相呢?
也许这就是思考并写作此文的价值吧!
【考场佳作】
于不真实中寻找真实(一类下)
李嘉逸
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真实与不真实,皆来源于人的主观判断。
正因个体的局限,那些所谓的“真实”背后或许隐藏这危险。
何谓“真实的东西”?它是我们所触碰、所见到的东西,可这真的是全部的真实吗?生活在自身所处的环境,我们在习于所见中逐渐形成固化认识,或许会认为“事情本该如此”。
然而,世界的差异又是如此巨大,当我们看到世界不同的一面,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社会,看到叙利亚的战火纷飞或许会觉得不真实,当我们过着富足的生活,看到饥饿的难民
或许会觉得不真实。
可这不正是世界原本的样貌吗?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恰让我们对生命多一分体悟,对世界多一些悲悯与包容,阻断那些“何不食肉糜”的发问。
然而,当真实赤裸裸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真的看得清吗?纷繁的事物有时会如乱花迷了人眼,让人如同雾里看花般看不真切,而这时,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恰如一把锐利的剑拨开迷雾。
“屋子里的大象”怎会看不见?这多么不真实!然而,当我们对社会上种种苦难、种种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不正好比房间里有大象而我们却看不见吗?“不真实的东西”放大了社会中的真实给我们看,使我们直视其要害。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卡夫卡正以荒诞的情节揭示人的异化;《摩登时代》海报上人眼变为了齿轮,那正是流水线对人性的戕害,鲁迅的《狂人日记》展现着旧社会吃人的可怕......不真实的东西使人清醒地面对真实的世界,而不会陷入真假难辨的罗生门。
更为重要的是,“不真实”所带来的不安感能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探索社会。
有时,那不真实的事物恰是冉冉升起的新事物。
不真实感将它与我们习以为常的旧事物清晰地区分开,鼓励我们去探索。
正是从洋务运动起,有识之士见见摒弃“华夷观”而去接触西学,才开启了中国向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中青春的文学审美一扫古代士大夫文学的暮气沉沉;唤醒了中国人民那些初接触时的不真实感,那对新事物畏惧又向往的初体验,正让我们明了心中的渴望,明了前进的方向。
诚然,我们并不应一味追求“不真实”以得到真实。
再次之前,我们要有独立的思考与意志,撷取有价值的“不真实”,同时避免落入猎奇的陷阱中。
何为虚幻,何为真实?我们摇着探索的小船,以明思慎取为桨,终将抵达真理的彼岸。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指出“真实与不真实,皆来源于人的主观判断”,干净利落地触碰到了问题实质。
一直喜欢这种风格,于己、于阅卷者,双赢。
接着定义核心概念“真实”,指出所谓的“真实”源于我们在习于所见中逐渐形成的固化认识,源于我们的惯性思维“事情本该如此”。
然后列举世界上“本不该如此”的一面,与前面形成对比,通过连续的设问、反问,气势滔滔,推动读者思考,交代了作者隐含的观点“恰是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让我们看到了真实”,视野大开大阖,既展示了良好的阅读积累,又呈现了悲悯情怀,充分彰显了思考并写作这个话题的价值。
接着分两段从两个层次(文学艺术创作和中国近现代历史)举例阐述,增强了对“不真实的东西”对我们认知社会的意义的论证力度。
同时,为了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作者
及时澄清,所探讨的“不真实”仅限于“有价值的不真实”,摒弃了荒谬意义之“不真实”,这就使得论证过程更聚焦,论述更思辨,更有对话感。
文章情感饱满,关注普罗大众,关注社会进步,关注人类发展,表现出了这个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视野和胸襟,令人赞叹。
看见冰山下的(一类下)
高三曾黎
有时,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诚哉斯言,之于空间的维度,人们看上去真实的东西在广袤的海洋中不过是冰山中的一角,仅有的那百分之三露出海面的部分;而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是埋藏于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七。
由此可见,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所谓“真实”,而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部分,是由于视野的局限所导致,这里的视野绝非眼睛所见的视野范围,更包括了个人的见识、阅历、认知维度及目光眼界。
此外,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为真实。
何为“看见”?人们的看见往往只局限于当下,此时此刻。
因而,他们看上去的东西是肤浅的、是局限的、是短视的。
之于更宏大的时空角度,看上去不真实的东西反而更加真实。
当我第一次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书时,我不禁惊叹连连,可谁曾想到,那些在如今看来也是先进与前沿的书中构想,竟然出自以为几百年之前的作家之手。
在当时,凡尔纳的构想看上去绝对是不切实际,天方夜谭,而在如今看来,确实真实而有前景的。
由此可见,在一些情况下,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加真实。
我由此呼吁,人们要有将不真实看做真实的眼光,要看得见冰山下的事物。
何为真正的“看见”?是一种打破时空束缚的深远洞察,非肤浅而深入,非局限而无限,非短视而长远的眼光是一个人拥有非凡见识和格局的体现。
百年前,周总理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构想,那是一个没有手机和共享支付,没有移动电桩的年代,而总理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用敏锐、智慧的眼光洞察到未来的发展,其境界可见一斑。
看见冰山下的眼光同时也是促成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许许多多人想要把目前看起来不真实的东西在未来变成现实,使他们因而为之不懈努力,因而有第一次工
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再有如今的信息化、人工智能时代的诞生。
然而,如今一些现象值得人们担忧,更多的人拥有的是肤浅的只看到冰山一角的眼光,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眼前做看到的真是的东西,于是,他们只愿意相信世界本来是这样子的,于是他们安然地待在山谷之中,对于想要冲出山谷的先驱者投以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敌视。
鲁迅说过:“世界本来是这样的,那就对了吗?”非然,当先驱者冲出山谷之时,他们看到了更为真实的东西,并试图将之变成现实,他们是时代的先驱者,正是因为他们窥见冰山下的、看见未来的目光,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世界也可以不是这样,对吧?
点评:惊讶于这位女孩子的冷静和理性。
如果前一篇文章是火,这篇文章就是冰,风格不同,境界相通。
作者在简洁引材料之后,一句非常文雅的“诚哉斯言”表达了自己对材料观点的高度认同,并从两个方面拉开了自己言说理由的序幕。
一是空间维度,指出“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部分,是由于视野的局限所导致,这里的视野绝非眼睛所见的视野范围,更包括了个人的见识、阅历、认知维度及目光眼界”。
二是时间维度,“人们的看见往往只局限于当下,此时此刻。
因而,他们看上去的东西是局限的、是短视的、是肤浅的”。
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为什么会“看起来不真实”的两种可能,极有说服力。
此外,还敏锐地抓住材料中的“看起来”这个词,既然是“看”,怎么看,看到什么那就与个人的眼光脱不了干系,更与主观感受息息相关,于是“看见”是一种打破时空束缚的深远洞察,是非肤浅而深入,非局限而无限,非短视而长远的眼光,是一个人拥有非凡见识和格局的体现,这样的结论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但是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用《〈宽容〉序言》中两种人的眼光做对比,呼吁我们要打破局限,要有看见未来的眼光,要将这种“看见”变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一直不喜欢学生在“怎么做”环节的呆板和用力过猛,这篇文章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可谓是妙哉至极,极具启发性。
作者巧妙地用“冰山理论”穿针引线,也不失为一种匠心,使文章充满清凉水灵的气息,激发了美好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