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7.《神奇的耳朵》|冀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耳朵》教学设计
张家口市经开区下小站小学张海芬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神奇的耳朵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它为我们创造了奇异的世界。用爱倾听自然、用爱观察自然的人,就会拥有一双神奇的耳朵。本课中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们“使劲儿地听”、“用心去听”,终于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将孩子们的情感世界,真实地带到了大自然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画、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头脑中丰富的想象。
2. 让学生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朗读与理解相结合,朗读与想象相结合。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3. 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去交流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自然之声、自然之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用心热爱大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3.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同时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五、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平时的孩子们都能走进大自然中,却不善于发现、观察大自然的美,今天通过交流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自然之声、自然之语。使学生用心热爱大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六、学习方法:朗读、表演、讨论、练习
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八、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美丽画面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看看美丽的风景;听听奇妙的声音;闻一闻那泥土的芳香,放飞你遥远而美丽的梦想吧!(课件出示)(多媒体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创设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美丽大自然的画面使学生迫切地希望走进大自然中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2、美吗?在这神秘的丛林里会发生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从美丽的画面中自然切入课题,使学生很容易走进文本中。)
3、板书课题:神奇的耳朵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理解词语“神奇”:非常奇妙。
书写:耳(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耳”字书写的笔顺,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且易于掌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这神奇的耳朵,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件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
2、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评价,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既培养学生静心倾听的习惯,又能养成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养成“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好习惯,并且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指向性。)
2、看到你们认真读课文的样子,老师就想把这些红苹果奖励给你们,想要吗?那就先读读上面的词语吧。(课件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逐步缩小语言环境,采用指名读、齐读、抢读等不同的形式,在语境中扎实地落实识字的教学目标。)
3、在这神秘的丛林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太阳刚刚照亮山村,两只雪白的小兔跑进了丛林。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一点儿声音。”另一只小兔说:“是啊,没有一点声音。
我们竖起耳朵,使劲听听,看能听见什么声音。”
(多媒体设计意图:配乐读文,陶冶情操,感悟文章内容。同时,培养孩子边听边想的习惯。)
4、学生思考:周围如此安静,这两只小白兔竖起耳朵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1)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嘎巴,嘎巴,小草在伸展手脚。咝咝,咝咝,蝴蝶在扇动翅膀。滴答,滴答,露珠在花瓣上跳跃。吱吱,吱吱,小甲虫在草叶上弹琴。)(2)你喜欢哪一句?可以说说,也可以做动作。谁愿意读一读呀?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说一说,做一做,不仅赋予语言文字的生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再现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能振奋精神,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想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以读带讲贯穿整个过程,老师的引导为了激发学生灵性服务,让孩子心中充满对自然的探索和倾听的欲望。)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引导争论,深化理解。
1、引导争论:我们和小白兔一起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么小、这么美妙的声音,两只小白兔为什么能听到呢?
再次读课文,找一找,小组交流。
生:因为它们竖起耳朵使劲听,才听到的。
生:因为森林里太静了,我从“一只小兔说:‘太静了,太静了,没有
一点儿声音。’”知道的。
生:因为两只小兔长了一对神奇的耳朵。
生:它们根本没有神奇的耳朵,我觉得因为它们用心去听才听到的,因为课文最后一段说“只要我们喜爱这世界上地一切,用心去听,就能听到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声音。”
2、师叙述:说得太好了,大森林里太静了,两只小兔用心去听,才听到了这美妙的声音。(配乐朗读)
学生齐读最后两段,并加以体会。(课件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尊重学生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想象中理解作品,达到与作品、作者的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试试看”,感悟朗读,从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拓展视野,寻找答案。
1、教师引导:伸出你的双手,摸摸自己的耳朵。现在,老师发现不仅是两只可爱的小白兔有神奇的耳朵,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双神奇的耳朵了。因为,(课件出示)
(多媒体设计意图:摸耳朵与导入照应,这样从孩子切身体验出发,让他们自己感受由“普通”变“神奇”的过程,自己感悟“普通”变“神奇”的奥秘,这样会更容易触及儿童的心灵。)
2、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的耳朵都是普通的耳朵,只要我们喜爱这世界上的一切,用心去听,就能听到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声音。(课件出示)(多媒体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文中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他们的情感。)
3、配乐朗读全文。
(五)、激发情趣,扩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