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 第三章第3讲练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讲练习题
1.向下列物质分别与少量氯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不一定显红色的是( ) A .氧化铁 B .铜铁合金 C .Fe(OH)3
D .FeCl 2
解析:选B 。

A 项,Fe 2O 3与少量氯水反应会有Fe 3+生成。

B 项,铜铁合金与少量氯水反应不会有Fe 3+生成。

C 项,Fe(OH)3与少量氯水反应有Fe 3+生成。

D 项,FeCl 2与少量氯水反应有Fe 3+生成。

2.如图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 分别表示两物质间的反应。

下列各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Fe +4H ++NO -3===Fe
3+
+NO ↑+2H 2O B .Fe 3O 4+8H +===Fe 2++2Fe 3++4H 2O C .Fe(OH)3+3H +===Fe 3++3H 2O
D .3Fe(OH)2+10H ++NO -3===3Fe
3++NO ↑+8H 2O 解析:选B 。

B 项应为3Fe 3O 4+28H ++NO -3===9Fe
3++NO ↑+14H 2O 。

3.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不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稀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溴水
解析:选A 。

Fe 与非氧化性酸作用生成Fe 2+,Fe 2+遇氧化剂容易转变为Fe 3+,氯水、溴水有
氧化性,能将Fe 2+氧化为Fe 3+,酸性条件下NO -3有强氧化性,也能氧化Fe
2+。

4.高铁酸钠(Na 2FeO 4)可用于城市自来水处理。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Na
2FeO
4
溶液显强碱性,能消毒杀菌
B.Na
2FeO
4
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C.Na
2FeO
4
的氧化产物Fe3+易水解为Fe(OH)
3
,可以净水
D.Na
2FeO
4
的还原产物Fe2+易水解为Fe(OH)
2
,可以净水
解析:选B。

Na
2FeO
4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Fe3+易水解为Fe(OH)
3

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只有B正确。

5.向Cu、Fe和Fe
2O
3
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可能显中性
B.反应停止后一定有固体剩余
C.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若只有Cu剩余,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选C。

A.溶液不可能显中性,因为FeSO
4
属于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故错误;
B.可能反应:Fe
2O
3
+6H+===2Fe3++3H
2
O,Fe+2Fe3+===3Fe2+,Cu+2Fe3+===Cu2++2Fe2+,Fe3+过量
或恰好跟Cu完全反应,不会有固体剩余,故错误;C.根据选项B的分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正确;D.有铜剩余,溶液中有Fe2+,滴入铁氰化钾会产生蓝色沉淀,故错误。

6.下列关于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上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
2
沉淀
B.配制FeCl
3
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C.FeCl
3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沉淀
D.向FeCl
2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解析:选C。

反应开始时生成的氢气进入B中,可排出氧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A中硫酸亚铁进入B中可生成Fe(OH)
2,A正确;FeCl
3
易水解,配制溶
液时应防止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可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
需要的浓度,B正确;FeCl
3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无沉淀,C错误;Fe3+与铁反应
可生成Fe2+,则向FeCl
2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D正确。

7.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
解析:选A。

氯气能够氧化Fe2+(浅绿色)为Fe3+(棕黄色),A项正确;B项锌置换出铁,锌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无色,且析出黑色固体铁,实验现象错误,实验结论应是Fe2+具有氧化性;C项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应为2Fe3++Fe===3Fe2+;D项实验现象应该是铜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

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Fe B.FeO
C.Fe(OH)
3D.FeSO
4
解析:选A。

1 mol F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1 mol FeO、FeSO
4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Fe(OH)
3
与硝
酸反应不会产生一氧化氮,由以上分析可知,失电子最多的是Fe,则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A正确。

9.在FeCl 3、CuCl 2、FeCl 2的混合溶液中,Fe 3+、Cu 2+和Fe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化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2
C .1∶3
D .1∶4
解析:选C 。

因氧化性:Fe 3+>Cu 2+>Fe 2+,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Fe 3+、Cu 2+和Fe 2+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说明Fe 3+有剩余,则Cu 2+、Fe 2+没有参加反应,加入铁粉仅与Fe 3+反应,设原溶液中含有Fe 3+、Cu 2+、Fe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 、2 mol 、1 mol ,反应后Fe 3+、Cu 2+和Fe 2+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则反应后Fe 3+、Cu 2+、Fe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 、2 mol 、4 mol ,故反应的Fe 3+的物质的量为2 mol ,根据2Fe 3++Fe===3Fe 2+,参加反应的Fe 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mol ∶3 mol =1∶3。

10.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mol/L 硫酸溶液65 mL ,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中Fe 2+
能被标准状况下112 mL 氯气氧化。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A .5∶7
B .4∶3
C .3∶4
D .9∶13
解析:选D 。

硫酸的物质的量n =2 mol/L ×0.065 L =0.13 mol ,所以n (H +)=0.26 mol ,
氯气是0.112 L
22.4 L/mol
=0.005 mol ,共失电子是0.01 mol ,根据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则溶液中n (Fe 2+)=0.01 mol ,能得电子是0.01 mol ,设FeO 为x mol ,Fe 2O 3和Al 2O 3为y mol ,则x +3y =0.13,x =0.01,所以y =0.04,所以金属原子个数是0.01+0.04×2=0.09,氧是0.01+0.04×3=0.13,即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9∶13。

11.某只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 ,高温时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 质量相等。

如果A 中只含两种物质,则A 中一定含有( )
A .FeO
B .Fe 2O 3
C .Fe 3O 4
D .Fe
解析:选D 。

设含铁、氧两种元素的样品A 化学式为Fe x O y ,高温时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
Fe x O y +y CO=====高温
x Fe +y CO 2,生成的气体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CO 2+Ca(OH)2=CaCO 3↓+H 2O ,测得沉淀的质量与原样品A 质量相等设为m g ,
Fe x O y +y CO=====高温
x Fe +y CO 2,CO 2+Ca(OH)2===CaCO 3↓+H 2O , 得到Fe x O y ~ y CaCO 3
56x+16y 100y m g m g 56x+16y=100y
x∶y=3∶2,化学式为Fe
3O
2
,故A中一定含Fe。

1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 mL,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
2SO
4
浓度为4 mol/L
B.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
4
C.原混合酸中NO-
3
浓度为0.2 mol/L
D.AB段反应为:Fe+2Fe3+===3Fe2+
解析:选C。

由图像可知,由于铁过量,O 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
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
2
↑。

A.最终消耗Fe为
22.4 g,此时溶液中溶质为FeSO
4,则n(FeSO4)=n(Fe)=
22.4 g
56 g/ mol
=0.4 mol,由硫酸根守恒
n(H
2SO
4
)=n(FeSO4)=0.4 mol,则c(H2SO4)=
0.4 mol
0.1 L
=4 mol/L,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
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最终为FeSO
4
溶液,故B正确;C.O 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
++NO↑+2H
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O A段消耗Fe为11.2 g,所以n(NO-3)=n(Fe)=
11.2 g
56g/ mol
=0.2 mol,则c(NO-3)=0.2 mol
0.1 L
=2 mol/L,故C错误;D.AB段发生反应为:Fe+
2Fe3+===3Fe2+,故D正确,故选C。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Fe3+与Ag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的0.1 mol/L Fe(NO
3)
3
溶液加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发现银镜溶解,同时无其它固体
物质析出。

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
3)
3
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
3
也能氧化单质Ag。

(1)Fe(NO 3)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述)
(2)乙同学设计下述实验以支持其观点,请填写下表内容
(3)甲同学通过验证产物,证实了Fe 3+能够氧化单质Ag ,请帮助甲同学写出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解析:(1)Fe(NO 3)3为强酸弱碱盐,Fe 3+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Fe 3++3H 2O Fe(OH)3+3H +;(2)①乙同学认为:Fe(NO 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 -3也能氧化单质Ag 。

所以乙同学需要测出0.1 mol/L Fe(NO 3)3溶液的pH ,配制与0.1 mol/L Fe(NO 3)3溶液所含c (H +)、c (NO -3)相同的
溶液,看银是否溶解。

②如果银镜溶解,乙同学的推测成立;(3)若是Fe 3+
氧化了单质Ag ,则溶液中应该生成Fe 2+,甲同学需要检验溶液中的Fe 2+;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 2+产生,证实了Fe 3+能氧化单质银。

答案:(1)Fe 3++3H 2O
Fe(OH)3+3H +
(2)①测定0.1 mol/L Fe(NO 3)3溶液的pH ②银镜溶解
(3)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 2

产生,证实了Fe 3+能氧化单质银
14.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固体――→稀盐酸淡黄色溶液――→试剂1淡红色溶液――→新制氯水深红色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



为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提示:SCN-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

可选用试剂:
浓硫酸、1.0 mol·L-1HNO
3、1.0 mol·L-1盐酸、1.0 mol·L-1NaOH、0.1 mol·L-1FeCl
3
、0.1 mol·L
-1CuSO
4
、20%KSCN、蒸馏水。

解析:(1)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为Fe
3O
4
,Fe
3
O
4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

(2)
检验三价铁离子用KSCN溶液,二者反应生成Fe(SCN)
3
,溶液变红色。

(3)加入新制氯水后,亚铁
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则溶液红色加深。

(4)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则溶液会褪色,所以丁同学的猜想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如果变红色,说明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即
丁的猜想正确;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加FeCl
3
溶液,如果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KSCN,即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即丁的猜想正确。

答案:(1)Fe
3O
4
+8HCl===2FeCl
3
+FeCl
2
+4H
2
O
(2)KSCN Fe3++3SCN-===Fe(SCN)
3
(3)2Fe2++Cl
2
===2Fe3++2Cl-
(4)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15.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

实验中称取0.54 g 的FeCl 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

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 mL。

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x的值: (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FeCl
2和FeCl
3
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1∶2.1,则该
样品中FeCl
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FeCl
2
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
3
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阴离子交换柱交换出的OH-的物质的量等于Cl-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出FeCl x中x的值。

(1)首先明确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的作用,根据离子等量交换,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等于FeCl x中Cl-的物质的量。

通过中和滴定知n(OH-)=n(H+)=0.40 mol·L-1×25.0×10-3L=0.010 mol,故n(Cl-)=0.010 mol。

FeCl x中Fe元素的质量为0.54 g-35.5 g·mol-1×0.010 mol=0.185 g
FeCl x中Fe元素与Cl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185 g
56 g·mol-1
∶0.010 mol≈1∶3,故x=3。

(2)
根据题意可设该混合物的组成为FeCl
2.1,利用十字交叉法可得样品中FeCl
3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10。

注意制备FeCl
2选用弱氧化剂,制备FeCl
3
选用强氧化剂。

答案:(1)n(Cl)=0.025 0 L×0.40 mol·L-1=0.010 mol m(Fe)=0.54 g-0.010 mol×35.5 g·mol-1=0.185 g
n(Fe)=0.185 g/56 g·mol-1≈0.003 3 mol
n(Fe)∶n(Cl)=0.003 3∶0.010≈1∶3,x=3 (2)0.10 盐酸氯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