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的针灸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经的针灸疗法
主讲: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国家名老中医吴中朝继承人胡静
编辑:灵兰小草
一、概述
女子年过16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或经行又复中断3个周期以上的病证(妊娠期及哺乳期除外)。

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感受寒邪、房事不节、过度节食、生产过程失血过多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机为血海空虚及脉道不通。

前者概括为“血枯经闭”,后者为“血滞经闭”。

本病可见于西医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失调,或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中,消耗性疾病、过度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也会引起闭经。

二、辩证
(一)主症
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经行又复中断3个月经周期以上。

(二)兼症
血枯经闭
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

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2. 血滞经闭
气滞血瘀: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或又瘀斑,脉沉弦。

寒凝胞宫:小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暖,苔白,脉沉迟。

痰湿阻滞: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白带量多,苔腻,脉滑。

三、治疗
(一)常规针灸治疗
1、血枯经闭
主穴:关元归来足三里
配穴: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气血亏虚:气海脾俞中脘(艾灸)
2. 血滞经闭
主穴:合谷中极血海三阴交
配穴:气滞血瘀:太冲膈俞(放血)
寒凝胞宫:神阙子宫命门(艾灸)
痰湿阻滞:丰隆阴陵泉
(二)其他疗法
1. 耳穴法
应用:所有闭经患者
选穴:内分泌内生殖器皮质下肝肾脾(2~4穴/次)操作:耳穴贴压或耳针常规操作。

频率:每周2次。

2. 火针法
应用:血滞经闭型患者
选穴:穴组一:关元子宫
穴组二:次髎(两组腧穴交替使用)
操作:腧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火针烧至变红,迅速刺入腧穴皮肤并快速出针。

频率:每周1次。

注意:火针治疗后,针孔局部24小时内避水。

3. 穴位注射法
应用:所有闭经患者
选穴:实证:血海三阴交
虚证:关元归来足三里(2组/次)
药物:实证:红花注射液
虚证:黄芪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
用量:每穴1~2毫升。

频率:每周2次。

四、提示
1、本病病因复杂,可因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所致。

针刺对精神因素及功能性病因所致闭经疗效好,因全身疾病及生殖系统先天发育不良所致者,效果不佳。

因此治疗前一定要明确病因。

2、注意与妊娠早期相鉴别。

3、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乐观,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