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热点时政问题考点挖掘 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热点链接】
1、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促进公共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2013年1月21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正式发布。
纲要指出,要促进公共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如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3年1月22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年会,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作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应有更大的作为,也能够有更大的作为。
会议认为,十八大报告为新时期、新阶段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指针和方向路径,明确了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
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要成为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品牌要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4、深化两岸故宫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2013年1月2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岸故宫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广泛交换了意见。
蔡武表示,近年来两岸各领域文化交流方兴未艾,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两岸故宫的文化瑰宝同根同源,同属于两岸同胞。
希望两岸故宫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巩固深化的历史机遇,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双向的、机制化的交流与合作。
5、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正式启动。
2013年1月31日,由文化部等多部门组织的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城市正式启动。
倪萍、杨澜、郎朗继续担任本届“欢乐春节”形象大使,共同推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与前三届相比,本届“欢乐春节”活动全球参与度更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
本届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剧场演出、文博展览、民俗展演、图片展示、旅游推介、时尚表演、街头欢庆、焰火庆祝、新媒体网络互动,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魏欣表示,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春节作为自己的节日,也有更多的外国友人希望通过春节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社会。
6、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壮大文化产业。
201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
推动全民修身等活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层公共
文化设施全覆盖。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
开展群众性文化和科普活动。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抓好《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
壮大文化产业,抓好粤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积极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
做好档案、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
【模块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消费的类型。
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满足人们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
2、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3、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要求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5、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企业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6、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实现全面小康。
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8、提高开放性经济的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
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及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体现。
2、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党领导人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当代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求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4、我国的外交政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利于防止西方文化渗透,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4、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文化对人的影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营造积极的文化环境有利于通过健康文化塑造积极的人生,通过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由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积极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7、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两岸故宫的文化瑰宝同根同源,希望两岸故宫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巩固深化的历史机遇,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双向的、机制化的交流与合作。
8、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013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正式启动,就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9、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10、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交流中会面临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影响,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四)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和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交流与发展,是从我国国内和国际的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反作用包括意识对人自身的调节作用。
文化产业的教育和感化功能能够确保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情绪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是在我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正确地把握了文化与经济的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就是正确把握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5、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的要求。
6、坚持矛盾分析法。
文化与产业之间,不同文化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要求。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
【创新试题】
1.201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这就要求政府必须
①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②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③创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④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A 解析:②错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要严格执法,但政府不是司法机关,不能说“公正司法“;④错误,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
2.2013年1月31日下午和2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文化界知名人士时表示,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
的重要支撑。
建设文化强国,我国政府必须加大行使文化职能的力度,包括
①依法严厉打击文化领域的犯罪活动
②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
③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④胸怀理想、淡泊名利,献身科技事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B 解析:①属于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不是文化职能,不选;④是对个人的要求,不是对政府的要求,不选。
3.2013年1月22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年会,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作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应有更大的作为,也能够有更大的作为。
发展文化产业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塑造人生
3.C 解析:文化产业从经济生活看是经济范畴,从文化生活看就是文化范畴,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2013年1月2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岸故宫合作,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广泛交换了意见。
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B 解析: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及精神纽带作用,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题意。
5.2013年1月21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正式发布。
纲要指出,要促进公共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如利用“云计算”
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这就要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
①弘扬传统文化
②培育新兴业态
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D 解析:弘扬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应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①错误;②、③、④都是先进的科技成果应该运用的领域。
6、2013年2月1日,文化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表彰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
单位和个人的决定》,自2012年2月四部门共同启动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全国各地专业文艺团队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以文艺形式抒发对党的热爱和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
这体现了
A.社会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C.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C 解析:A表达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获得间接经验);B、D与题意无关;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