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模块六:山水文化(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文学
山水诗形成于东晋,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全 力刻画山水的人”。到了唐代,中国山水诗的发 展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经久不衰 。 描摹山水的游记也渐渐发展起来,这类作品可以 更自由更充分地绘写锦绣山河,多方面展示作者 的审美体验,各具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名篇佳 制层出不穷。 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它熔语言 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可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一种艺术形式。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悟出生命之有限而珍惜
时光
孔子的山水观
孔子在楚国听《沧浪之歌》,曰:“清斯濯缨, 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前,“泰山其颓乎,哲人其萎 乎。” 子张问孔子:“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 山屺然而高,草木生焉,每无私与焉;出风云以通 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 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也。”
三、天人合一
“天”是美的本原,美因乎自然,“造乎自 然”。 人对“天”只有体天道、察天机、悟天理, 深契自然之真趣,才能洞悉美的真谛。 体验中的快感就是审美感受,美就存在于 “天人之意”相沟通。中国古代所追求的 “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就是人的心灵在体 验中与宇宙本体的融合。
庄子直接标举“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一”(《庄子·齐物论》)
秦皇岛佛光
黄山佛光
人对山水自然的自觉审美阶段
魏晋南北朝,人对山水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 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对山水的审 美需求随之发展,游览山水之风日渐兴起,许 多奇山胜景吸引着游客,庐山、 黄山、雁荡 山、武夷山、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 等等,逐渐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 缤纷的山水审美文化蔚为大观,表现出中华民 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 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 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 想境界的追寻,因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 人在这种体验中获得的不仅是生命的高扬、 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 以及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和把握。
• 审美体验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也是 一种意识活动。
?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些极富光采的山水审美思想都说明?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为意象
导言
中国山水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中国又 是文明古国,历代人文荟萃。自然与人文这两 大特点,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中 国众多的名山胜水,不仅自然景观雄奇秀丽, 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闪耀着灿烂的异彩。
(三)元明清
• 明代时,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市民 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明代文化艺术审美觉 醒。
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游栖苦行,息心山水 喻道说法,取譬山水 礼佛参禅,悟道山水 开宗立派,佛化山水
山水之美,在其形,在其姿,在其幻。
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一、先秦—汉魏六期:从“比德论”到“世外桃源” 二、唐宋时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三、元明以降:田园牧歌式的忧伤与回归
宗教与名山
汉代,中国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出 于教义与修身养性的目的,他们把名山胜 境作为超脱尘俗的“仙山佛国”,看成进 行宗教活动的理想场所。道教、佛教与自 然神崇拜的主要区别,前者是崇拜人神鬼 神,后者是崇拜自然神。“天下名山僧占 多”,教徒们占名山胜境,是进行宗教活 动,而不是崇拜山神和水神。
孔子的山水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 者寿。”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 似仁;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 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 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 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 其万折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
先秦时代,因历代帝王的祭祀而受到保护,严禁 开山伐木 ,使名山大川成为一种专供精神文化 活动的环境。
二、审美意识演变过程
中国山水审美意识的滥觞与确立大致经 历了四个阶段,即儒家的比德观,道家的天人 合一观,魏晋文人爱山水的时尚,自唐以降人
们对江山之助说的丰富与完善。
孔子与庄子的意义在于发微。 魏晋文人的意义在于确立。 唐人的努力在于推广。 其合力形成了中国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意识。
初级:形式美
美
学
中级:情景交融
体 验
高级:天人合一
最高:艺术创造
一、形式美
• 审美具有直觉性。
• “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变化方式在一眼看到时心灵 马上就判定它们美或丑,不需预先经过考虑。”
•
--爱迪生
二、情景交融
审美具有情感性。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透过鲜明 的画面和冷峻的气氛,我们感受到作者的 峥峥傲骨,深刻理解作者那洁身自好,不 与污浊同流的思想观念。 情满青山文满青山
透过历史的审美橱窗,领略大好河山无限的文 化魅力。
一、人与山水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文明发展之初,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 山川有兴云播雨的神力,开始了最初的山川祭 祀。此后,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 展,这种自然崇拜被归纳为对天地的崇拜。所 谓“五岳” 、“四渎”,就是在这种文化背 景基础上形成的。
孟子的山水观
以水比喻儒家之道与君子修身,强调水有 本源和盈科而后进的特性。 以水比附人性之善。 从登山临水感悟出观察事物与处理问题的 方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 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孟子的山水观
徐子:“仲尼何以亟称于水?”曰:水“源 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 海。”
庄子“情感说”旅游观 “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上。“鲦鱼出游 从容,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主张以旅游主体的自然与旅游客体的自然相结 合。一方面指旅游客体对旅游主体有一种移情现象; 另一方面也指旅游客体对旅游主体有一种意触现象。 实际是情与景、我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一种机遇, 从而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道的角度看来,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清代宣颖:“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矣”
朱熹《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时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 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 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实际描绘的就是个体在静观中深体天人合一 之道,
王会昌,王云海 著《中国旅游文化》
山水文化的核心是自然审美意识。
魏源的“游山学”说
龚自珍曾称赞魏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曲,成一家言”。 魏源曾在其《衡岳吟》中对五岳进行生动 刻画“: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惟有南岳如飞。” 在《游山吟》中曰: “人知游山乐,不知 游山学……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 见山魂魄。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 为一。”
(二)唐宋
山水审美达到顶峰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灵境诗心,写出了山林中律动的自然天籁。
王维:山水画“南宗”之 祖
• 王维,字摩诘,祁(今山西祁县)人。唐 朝著名诗人、画家,崇佛教,性喜山水。
• 晚年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 说佛之作。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 擅画平远景。常以“破墨”写山水松石, 曾绘《辋川图》。
老子《道德经》的山水观
将山水与“道”联系起来。“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将山水与“无为”联系起来。“江海所以能为百 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以 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上善若水” 将山水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将山水与“无私”“不欲”“贵柔”等联系起来。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 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 海”(刘勰目,心有所感,形诸笔 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 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 蓄蕴藉。
山林文化
也称为隐逸文化、闲情文化 ,是相对庙堂文化、 载道文化而言的。
一般说来,儒家文化属于庙堂文化,道家文化 属于山林文化。
(一)先秦
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 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 审美境界。 孔子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山水的某些特点和人 的道德属性有类似之处,人们在山水的观赏中可以获 得对自身人格力量的一种审美体验。 老子厌恶黑暗的社会,他主张返归自然,以保持纯真 的天性。 庄子向往和追求自由,认为山水正是返归自然的理想 场所,《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孔子的“比德说”
孔子的“比德说”开创了儒家的旅游观,也 开始了我国最早的旅游文化理论。
孔子重视旅游的作用,把游览视为扩大阅历、 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
孔子周游列国,以实现其政治理想。游览可 怡神养性,愉悦情怀。
孔子开创了的这种人本主义旅游观,使人类 的山水意识从神的祭坛上解脱出来,成为与 人处于同等地位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因而 进入一个人类与山水自然融合的新时代。
“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 ,东晋时代的诗人。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
禽。”
• 名山大川的功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发展,完成了从自然崇拜到宗教与审 美的伟大转变,并产生了崭新的山水 文化,包括:山水美学、山水诗、山 水画、山水文学、山水园林、山水音 乐、风景建筑、宗教文化、山水地理 以及有关山水的哲学思想等。风景这 一名词及概念也是从这一时期产生的。 山水风景在人们,尤其在文人士大夫 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林泉之心”
“林泉之心” :一种审美的而非实用的或功 利的态度,一种澄静虚怀的审美胸襟。
“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 一种灵奇”;“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 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些极富光采 的山水审美思想都说明,“自然景物要成为 审美对象,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 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 ‘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 变为意象。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 界。
• 《史记·封禅书》:“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 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 川。”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 、篙山 “五镇”:沂山、吴山、会稽山、医巫闾山、
霍山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封禅泰山: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种礼 仪活动。封,是帝王到泰山顶上祭天;禅, 是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上祭地。
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儒生“慨然以天下为 己任”。而《论语》又说:“邦有道则仕,邦 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然而,当隐士有时也是一种入仕之路,所以有 “终南捷径”之说。因此魏晋以后深山幽谷出 现了一些私人隐居读书治学之处,宋代名山胜 地出现了聚徒讲学和研究学术的书院。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 的过程中也改善自身,使自身的感觉和思 维能力不断提高。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 了审美需求,以审美态度对待山水,与之 建立起审美关系。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
自然崇拜 宗教与审美 审美与科教
崇拜自然
• 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 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 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
• 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明董其昌推王维为山水画“南宗”之祖。
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 传说宋朝秦观重病对着《辋川图》看了
几天,居然治好了病。
大唐文儒--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 上高山,入深林,穷洄溪,幽泉怪石,无远 不到。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枕 以卧,卧则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唐朝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最能体现这种山 水旅游文学中物我相亲、物我同化、物我合 一的审美境界。
告子:“人之性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 分于东西也。”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 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你搏 击水,可以激上额头;你阻住水流,还可引 上山,这是外力所为。因此,“人之可使为 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儒家文化的山水情结
✓漫游登览赤子情 ✓宴游雅集觞咏情 ✓水驿山程宦游情 ✓贬谪投荒弃宦情 ✓马上功名边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