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22.1

书写(3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一、如何给景区取名(17分)

1.(8分)(1)寄身于草野(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隐隐笙歌处处随(5)草色烟光残照里(6)清荣峻茂

2.(3分)示例一:[取名]“乱花浅草园”[理由]名称取自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该景点位于共青湖西边,岛上芳草柔软,与水光湖色相呼应。以此为名体现景点的草不会太茂密,适合游客赏花踏青。

示例二:[取名]“芳草地”[理由]“芳草长堤”恰切地体现了这块草坪四周环水的特点;“隐隐笙歌处处随”表示这块草地可供人散步游戏,时时飘来欢歌笑语,草地的休闲用途与诗句闲适愉悦的氛围相吻合。

3.(3分)首先要明确景区的特点,如该景点有一大片草地,可用来休息娱乐;再参考其他景点的取名方式,如“澄鲜阁”就取自古诗句;确定思路后有针对性地筛选整理材料;最后根据景点的特点、取名的定位等,选择心仪的词句作为景点名称。

4.(3分)示例一:选A,“颜真卿楷体”为简体字,书写端正大方,方便游客辨认。被誉为“诗之岛”的江心屿充满人文色彩,用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书写可突显景区古雅气质。

示例二:选B,“草书繁体”草书笔势洒脱恣意,流畅不拘,与人们踏青游玩时惬意自在的氛围相一致;也能彰显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江心屿景区悠远的文化底蕴。

评分细则:

第1题每空1分,错、漏、添字皆不得分。

第2题取名不得分,理解诗句1分,与景区特点契合2分,合理即可。

第3题每点1分,不限顺序,意近即可。

第4题字体的特点1分,与景区特点契合2分,合理即可。

二、如何给作品插图(10分)

5.(5分)(1)(1分)梯子、水(漆)桶和铁锹等。

(2)(2分)示例:插图中出现了人类的工具,表现了法布尔多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的特点,体现了蜣螂劳动时的智慧与趣味。

6.(4分)示例一:合适。文段除介绍北涧桥的整体结构、悠久历史等特点外,还详细介绍了北涧桥周边的景物,古树、民宅等与廊桥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幅插图是北涧桥的全景远视图,能让人感受到流水潺潺、古树掩映的意境。画面右下边的过溪石碇很好体现了“百度百科”中“一条小径从卵石路旁分道而下,借小石板桥延伸到溪的对岸去”的情形,有助于读者直观地理解北涧桥的特点。

示例二:不合适。文段主要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等说明方法,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北涧桥雄伟壮观、历史悠久等特点,也说明了北涧桥的整体构造、叠梁式结构、桥首题字等,突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桥的文化价值。而这幅插图是北涧桥的全景远视图,画的只是潺潺流水、参天古树

衬托下的廊桥,无法反映“百度·百科”中“叠梁式”“桥屋”等专业术语和文化价值等,不能与文字内容形成呼应。

7.(3分)插图要讲究细节,准确体现对象的特点;插图可根据作者的语言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以突显作品中具体对象的特点;插图要能体现文体特点,使其成为理解作品内容的有益补充。

评分细则:

第5题(1)共1分,写出任意一种工具即可。写粪球与蜣螂的体积比例、蜣螂的动作等亦可。

(2)共2分,名著特点、效果各1分。

第6题共4分,文段特点2分,插图特点1分,关联契合1分。

第7题共3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得满分,意近即可。

三、如何阅读哲理散文(20分)

8.(5分)(1)(2分)低头匆忙走路无暇身边事物的人;一昧地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的人;过空白日子的人。

(2)(3分)示例一:[摘录]“我们岂可忽略旅途上的每一分钟。”[理由]旅途不只有目的地,还有沿途中每一处值得细细欣赏的风景。这句话能触动“匆忙走路的人”,明白自己应该放慢前行的脚步,只有关注到过程中的每一处风景,才能让人生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示例二:[摘录]“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奔流过程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理由]这句话借助溪水奔流入海,阐述溪水的价值在于奔流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闪光、青春、力量和曲折,入海的那一刻是价值的终结。这启迪“匆忙走路的人”在人生路上不要过于忧愁,看重终点,要注重生命的过程,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去展现自我价值。

9.(6分)“溪水”在奔腾入海的路上,正因为有遇见“芦苇”“红砂石”的阻挡而显得精彩,作者以此告诉读者生命的意义应显现在过程里的每个瞬间上;星星静静地闪光,不理会得失,作者以“一颗星”的生命历程进一步告诉读者不必惧怕最后的时刻,不必忧虑得失。文章用“一条溪水”和“一颗星”的生命历程,照应文章开头“只期待结果的人”和“永远忧愁结果人”,层层推进,强调“生命的瞬间极其重要”的哲理,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10.(4分)示例一:文章最后一段紧承上文的说理思路,情感强烈地总结了作者的观点。该批注借罗素的文章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点出本段的关键词“活着”,并引导读者借罗素的人生追求反思自己“该如何活着”,即不用过于在意生命最终的结果,而要珍视生命中每个瞬间的绚丽和精彩。体现了阅读哲理散文的价值,从作品中获得启迪自己生活的智慧。因此是一个好的批注。

示例二:文章最后一段紧承上文的说理思路,情感强烈地总结了作者的观点。而批注所引罗素的“我们为什么而活着”主要论述活着的目的,与本文强调人们要关注生命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瞬间的指向不完全相同;该批注是陈述句,不像提问式批注那样直接启发读者思考,也没有给出思考文章与启迪自己人生的具体思考路径。因此,该批注难以促使读者深入思考,不是一个好的批注。

11.(5分)示例一:选A。作者反问“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真能超过以前的一切的吗”,是为了强调人们不应只盯着结局而应重视过程的观点,因为有些结果确实不可控,不一定都是皆大欢喜或圆满。《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在80多天无功而返后,最终在战胜鲨鱼后才拖着马林鱼的骨架上岸。若从打渔者角度而言,这个结果肯定不是完美的。老人80多天的坚持和与鲨鱼殊死搏斗时体现出来的顽强毅力与拼搏的精神,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读者都是最有意义的,这与本文作者强调重视生命过程中每一点精彩的哲理相一致。

示例二:选B。作者反问“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真能超过以前的一切的吗”,是为了强调人们不应只盯着结局而应重视过程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并不排斥精彩过程后到来的结果。《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将领和红小鬼等人,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革命经历,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