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宜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

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今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周年。

A.40 30B.30 40C.50 50D.25 35

2.2021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的一部法律是

A.《国旗法》B.《国徽法》C.《国歌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

A.文化素养的提升身体外形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

B.核心素养的提升身体外形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

C.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D.内部器官的完善、文化素养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形成

4.《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的“杨震辞金”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A.慎独B.慎微C.诚信D.公平

5.关于男女同学的交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男女同学交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C.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D.没有男女同学交往就不能提高成绩

6.进人青春期以后,我们的身心更加成熟了,下列属于身心成熟的表现是

A.还像小学时那样天真无邪

B.比小学时更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C.还像小学时那样乐于学习

D.还像小学时那样听从老师的管理

7.“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这句话告诉我们

A.抑郁、伤心等情绪会影响人的智力水平

B.人不应该有悲伤、忧愁等情绪

C.要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D.不同类型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作用

8.下列古语中反映“喜”的是

A.漫卷诗书喜欲狂B.哀民生之多艰C.怒发冲冠D.闻风丧胆

9.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

A.铃声通常会导致积极情绪B.铃声一般会引起消极情绪

C.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D.任何事物都会产生相同的情绪10.据调查表明,人类疾病50%至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这说明

A.情绪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B.身体健康影响人的情绪

C.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D.不同的情绪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同影响

11. 2021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非盟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埃塞俄比亚的一句谚语:“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该谚语揭示的道理是

A.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B.集体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C.在集体中有时要放弃个人的利益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

12.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会遇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也会产生“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奇迹。这从正反两方面启示我们

A.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

B.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C.团结合作能提升集体的战斗力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13.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是最有力量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在集体中我们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B.集体荣誉至高无上,个人尊严无关紧要

C.集体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则

D.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14.“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抛出的首项要求。他们这样做是因为( )

A.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和成长的园地C.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D.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1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C.法律要学法

16.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A.依靠社会奥论保证实施

B.只对违法人员具有约束力

C.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7.“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守法是人们每天早上做的事情

B.遵守法律即可,无需尽其他义务

C.违法的事情常发生在白天

D.每个人都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

18.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A.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B.树立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D.增强法治意识,遵守道德规范

二、分析说明题

19.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2021年各省高考改革方案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我们应如何排解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2)材料中“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

(3)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4)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三、简答题

20.材料:某中学就学生受到侵害后采取什么措施,对5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受到侵害后思气吞声的12人,事后找人报复的9人,非法找人“私了”的了人,依法维权的31人。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怎样维权?

(3)针对调查结果学校决定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这与我国的哪个治国基本方略是相符合的?

(4)你觉得学校可以采用哪些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至少写2种)

21.材料:由于基础较差,再加上生病误了很多课,小辉期中考试考得不很理想,他感到很伤心,产生了羞耻感、控败感、自卑感,于是不和同学交往,变得郁郁寡欢。后来同学们都关心和帮助他,他自己也努力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从此他变得开朗快乐起来,决心期末考试一定取得好的成绩。

(1)小辉产生的耻辱感挫败感、自卑感属于一种什么感受?

(2)有人说“耻辱感、挫败感、自卑感”等感受给人带来不舒服、不愉快,是“百害而无一利”,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小辉最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变得开朗快乐起来。这对我们传递情感正能量有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