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经穴手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部经穴手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背部经穴手法治疗失眠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确诊为失眠的患者3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A组)15例和背部经穴手法治疗组(B组)15例。

A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B组给予背部经穴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不寐的诊断标准[2]:轻者入寐困难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 治疗方法
1.3.1 A组[3] ①头面及颈肩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安眠穴、角孙、风池、百会、鱼腰、攒竹、太阳、睛明、神庭、印堂。

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揉法、抹法、扫散法。

操作:患者取仰卧或者坐位。

医者行一指禅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按压指揉百会、角孙、印堂、攒竹、睛明、鱼腰,每穴1 min;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至风池做五指拿法反復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1 min;指尖击前额至头顶反复3~6遍。

②腰背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督脉、背部华佗夹脊,心、肝、脾、胃、肾、命门穴等。

手法:■法、捏法、掌推法。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法在其腰背部操作,重点治疗心、肝、脾、胃、肾、胆俞和命门穴等,时间约5 min;自下而上捏脊3~4遍;掌推督脉3~4遍。

每次治疗时间25~30 min,隔日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2 B组①患者俯卧位,医者揉按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3~5遍,由上到下分别点按、弹拨两侧膀胱经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和背部督脉、华佗夹脊等部位,每穴0.5 min,力度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②采用一指禅推法重点治疗脊柱两侧筋结、硬块处,松解局部,消散异常结节;③脊柱两侧膀胱经3~5遍,由上往下掌推两侧膀胱经3~5遍。

每次治疗时间25~30 min,隔日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显效:睡眠时间明显改善,伴有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1.5 量表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对睡眠质量进行测定,包括七项观测内容,每项成分0~3等级计分,累积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0~21分。

PSQI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程度越重。

PSQI分别在治疗前和2个疗程结束后1周各检测1次,由专人负责进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以P 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评分和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3 讨论
失眠多为中医“不寐”范畴,病位主要在心,多由阴阳失调、阳盛阴虚、阴阳失交所致。

治以调理阴阳、宁心安神。

推拿手法能刺激体表特定的部位、经络或穴位,引导、激发“经气”,通过经气调整机体生理或病理状况,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和调的目的,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PSQI评分是在多种睡眠质量量表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用于评定临床患者睡眠质量的综合评分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

本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和背部经穴手法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睡眠,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和总分等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背部经穴手法治疗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PSQI总分的改善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进一步发现,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可在治疗时起到放松作用,患者可有即时入睡的效果;背部经穴手法治疗虽即时入睡效果不显著,但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改善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

两组患者睡眠改善的不同可能与手法刺激的睡眠作用机制有关。

研究显示,传统推拿治疗方法中头面部推拿能安神定志、补阴潜阳,可使患者在治疗后即刻产生睡意并有短暂的睡眠时间。

这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相符合,即轻柔缓和的头部按摩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大脑皮质兴奋性受抑制,促进睡眠。

背部经穴手法通过对脊背的相关经络穴位进行手法刺激,使经络疏通、气血通畅、营卫运行復归其常;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平衡;神有所主、心神得安。

一指禅推法针对筋结、硬块处重点治疗,可消散异常结节,促进肌肉弹性恢复和血管畅通,修复被破坏或阻断的神经联系,重置紊乱的信息通道,从而对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机制进行调整,改善失眠状况。

在背部经穴手法治疗中,揉法、按法可以松解紧张的肌肉、舒通经络,有利于气道通畅、卫气运行;用按法和点法来刺激人体背部俞穴,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法、掌推法可以促进背部膀胱经和督脉的气血运行[6]。

通过机体的整体调节效应,使平衡大脑皮质兴奋和抑
制的功能得以恢复至正常状态[7]。

从解剖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背部经穴主要来源于华佗夹脊、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人体脊髓的解剖位置接近,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脑干与大脑相连。

背部手法能刺激局部神经末梢,经反射弧对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产生影响,对大脑的兴奋性进行调整,继而改善睡眠状态[8]。

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控生物钟,周期性开启睡眠诱导区和觉醒诱导区,并利用神经递质,通过网状上行抑制和激动系统,抑制或易化大脑皮质,相应进入睡眠或觉醒状态[9-10]。

推拿手法刺激背部经穴,可使相应区域的神经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这种刺激信号转变为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激活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参与调节人体睡眠与觉醒机制,促使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睡眠节律,从而改善和治疗失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3]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6.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78.
[5] 刘贤臣.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
[6] 姜欣童,王永泉.疏脊推拿法治疗失眠症浅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0):54.
[7] 武汉.脊背疗法与脊源性疾病[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2.
[8] 王德瑜.“天地人”三步联合推拿对失眠症的治疗方法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6):1093-1094.
[9] 张瑞春,彭进.面部推拿结合足底反射区推拿治疗不寐症36例[J].新疆中医药,2008,26(6):37-38.
[10] 何晓,李卫东,傅理均.失眠症的推拿治疗[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11):1024-1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