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之夜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之夜阅读答案
【篇一:6 威尼斯之夜练习题】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妩、辰、恬、镀、栅、竺;会写6个生字:斯、辰、艇、扰、葵、徐。
理解“安谧、妩媚、明净、绮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
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预习尝试
1.读读下面的词语,把你能读正确的词语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妩媚绮丽星辰恬静镀金栅栏椴树天竺葵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姿态美好可爱。
()
(2)宁静,安静。
()
(3)华美艳丽。
()
3.小小资料库:写写你对水城威尼斯的了解。
体验分享
4.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做到规范、美观。
温馨提示:“艇”字要注意书写笔顺,尽量写得紧凑些哟。
5. 精挑细选。
明净洁净
(1)这屋子()得纤尘不染。
(2)秋日的天空分外()。
恬静安静
(3)同学们在教室里()地学习。
(4)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她那原本()的脸现出了惊恐。
6.照样子,写句子。
(1)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
在那安静的教室,同学们专心地学习,连。
在,连。
(2)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
太阳从东边徐徐升起,把山林。
从,把。
7. 判断对错。
(1)“名利”和“明丽”读音不同。
()
(2)作者通过对威尼斯夜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威尼斯的热爱。
()
(3)本文出自外国作家之手,描写的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异国风情。
()
8.自我检测。
(1)“威尼斯三绝”指的是、、。
(2)作者身处威尼斯之夜,感受是。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威尼斯的夜晚的?。
巩固自测
9.找出描写威尼斯夜晚特点的句子,认真地抄写下来。
10.威尼斯有什么特点?请搜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一起交流。
附答案:
1.(略)
2.妩媚安谧绮丽
3.(略)
4.(略)
5.洁净明净安静恬静
6.(略)
8.(1)碧水、蓝天、大理石
(2)(略)
(3)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
9.(略)
10.(略)
【篇二:威尼斯之夜】
t>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
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
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
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
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
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
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辫瓣)洒落到水面上,
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
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
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
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魄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
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4分)
2.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分)
3.选择题。
(6分)
①威尼斯是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c意大利 d美国
②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b空间变化c地点变化 d
③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d风光美
4.填空题(6分)
①威尼斯的三绝是、、。
②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
《威尼斯之夜》答案
2.占2分,答案为: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
3.共3分,各占1分,答案为:①c②c③c
4.共6分,每空占1分,答案为:
①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
②椴树天竺葵三叶草《威尼斯之夜》阅读答案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泛舟湖心,四周一片
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
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
辰,那深蓝色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第一自然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夜空,这样描写的作用是突出威尼斯的清新和恬静。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
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
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
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
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
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上。
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
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
有人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
向你袭来。
圣玛利亚教堂
~~~~~~~~~~~~~~~~
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
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
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
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
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威尼斯的夜色美好,可爱。
()
(2)形容威尼斯的夜色水天一色是鲜明美丽的样子。
()
(3)形容环境十分安静。
()
2、读第一自然段,这段中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请选
择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的明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1)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
颤动。
()
(2)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
星要多。
()
(3)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
2、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3、威尼斯的三绝是:————、————、————。
作者在描
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了
三种植物:——、————、————。
4、读课文,选择
(1)文中第二段按()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 地点变化
(2)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a妩媚可爱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3)画~~~的句子属于
a静态 b动态
(4)本文写了威尼斯的()
a动态美b夜色美c静态美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试卷 (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等级评定
得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蹋放()()假()许()迈
()卜隐()()断()绝()叶
二、选择题(1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①英勇奋战斩钉截铁无微不至不分彼此
②推心置腹一见如顾肃然起敬忘年之交
③友好相处亲密无间随遇而安天涯比邻
3.用“√”从括号里选择一个诗句,使它能与外面的句子连在一起。
(5分)
①世上无难事(a处处细留心 b视死忽如归 c只怕有心人 d不怕
千万里)
②宁为玉碎(a当以死守 b不为瓦全 c不期而然 d亲密无间)
③不经一番彻骨寒(a江枫渔火对愁眠 b千里黄云白日曛c怎得梅
花扑鼻香)
④千里莺啼绿映红(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水村山郭酒旗风c露似真
珠月似弓)
⑤黑云翻墨未遮山(a白雨跳珠乱入船 b夜半钟声到客船c任尔东
西南北风)
三、判断题(10分)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这两篇课文的作者都是鲁迅。
()
2.《军神》《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这三篇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都发生在抗日战争
时期。
()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别董大》中的诗句。
意
思是:不要忧愁前
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
4.《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是:
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5.《鲸》这篇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不同的方法。
“鲸的一条舌头就
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这句话主要采用的是比较说明的方法;“鲸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
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句话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说
明的方法。
()
四、阅读题(38分)
(一)道听途说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用水要跑好远的路去挑,经常忙不过来。
后来,
他自己打了一口井,用水就方便多了。
因此他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好比多
了一个人力。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以至被说成:“丁家打了一口井,挖出一
个人来。
”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个传闻后,便派人到丁家去查问,才知道原来是打井以后节省
了一个挑水的人力,而不是打井挖出一个人。
1.按原文内容填空,书写要工整规范。
(4分)
①丁家对别人说的话是:
②人们把丁家的话传成:
2.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4分)
(二)半个馒头
中午,小明在家里吃饭。
他拿起一个馒头,放到嘴里啃着。
刚吃到一半,小明就嚷了
起来:“哎呀,这么硬,不好吃!”他说完,便把馒头狠狠地扔在地上。
饭后,小明拿起了作业。
今天的作业的背诵《锄禾》这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小明不禁背起了这首诗。
背着背着,他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劳
动情景: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似乎要燃烧起来。
地里,一个头戴斗笠的农民紧握着一把锄
头在锄草。
农民的额头上布满了密集的汗珠,在阳光下,汗珠晶莹发亮,如同一颗颗珍珠,
不断地滴在禾苗上??农民伯伯擦了一下汗,仰望了一下天空,又忙
着锄起来。
《锄禾》这
首古诗不正是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吗?可我??咳!他忽地站起身来,走向厨房,把半个
馒头捡起来。
馒头好像在指责小明:“小明,你太不珍惜粮食了??”
小明忙对镘头说:“馒
头,我知道我错了,我向你认错,我向农民伯伯认错。
我以后一定改,行吗?”
小明把馒头擦了擦,洗了洗,放进橱子里。
小明不但把馒头洗净了,而且把自己的心也
洗净了。
1.用“”把小明背诵古诗时想到的内容画下来。
(2分)
2.把《锄禾》这首诗补充完整。
(4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3.你对短文的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3分)
4.将下面打比方的句子,用“√”标出来。
(2分)
①烈日当空,大地被烤得似乎要燃烧起来。
()
②农民的额头上布满了密集的汗珠,在阳光下,汗珠晶莹发亮,如
同一颗颗珍珠,不断地滴在禾苗上。
()
③馒头好像在指责小明:“小明,你太不珍惜粮食了??()
(三)威尼斯之夜
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
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
要是那里镀金
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
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
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辨辫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
你袭来。
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
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
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
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
入你的灵(魄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
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4分)
2.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分)
3.选择题。
(6分)
①威尼斯是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
a法国 b英国c意大利 d美国
②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b空间变化c地点变化 d
③短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a小艇美 b天空蓝 c夜色美d风光美
4.填空题(6分)
①威尼斯的三绝是、、。
②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的三种植物是、、。
五、作文题(30分)
提示:
①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围绕“未来的”,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未来的
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电视、未来的汽车??
②如果你对上面的内容不感兴趣,也可以写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
你熟悉的一个人、一处美丽的景色等。
要求:
①自选内容,自定题目;
【篇三:阅读题库】
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无法用语言来描绘。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
面水平如镜,连星
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
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
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里的星
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
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色
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
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
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
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
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
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字叫冈
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
到那夕阳余温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
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在水面上,天竺葵和三
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型的尖塔在夜空
中高高的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
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
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
之中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1分)
宁静()耸立()
2、请找出文中的叠词。
缓缓:(2分)
3、完成下列填空。
(8分)
①威尼斯的三绝是()、()、()。
②文中提到的威尼斯建筑物有()、( )。
③作者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了( )、( )、( ) 三种植物。
4、威尼斯之夜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2分)
七、按要求写句子。
(6分)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料事如神,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第三人称的转述句: 2、网络能造成人
才,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修改病句:
3、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改为陈述句:
4、群众的目光齐刷刷的望着天安门。
缩句:
6、列车穿过山谷。
扩句: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它看上去和普通
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
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
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
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
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
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夏季,
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
的足迹。
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
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
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
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
一天,两天??一
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
写信人是老太
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
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
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
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
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
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
”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
“复
活”是指_____。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个小酒店,由于他们老老实实,卖出的
酒价廉物美,颇受顾客称赞,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采办,妻子忽然灵机一动,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兴冲冲地晃着多赚的钱,得意
洋洋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夸耀。
)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痛心地抱头大哭起来。
妻子惊奇地问:“怎么啦?”丈夫捶胸顿足地说:“唉!你把我们最值
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叫我怎能不哭!”
(居然、果然),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意一蹶不振,最终落得个“寿
终正寝”的下场。
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
2、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痛心()兴隆()
4、照样子,写出与下列结构相同的词语。
(2分)
兴冲冲 :()奄奄一息 :()
5、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的成语,并写在括号里。
(2分)
形容遭到挫折后不能再振作起来。
()
形容非常焦急、懊恼或极度悲伤的样子。
()
6、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⑴什么原因使小店的生意十分兴隆?(2分)⑵妻子的“秘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听了妻子的“秘诀”后,丈夫为什么急得直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分)
8、读了这篇文章,写一写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
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
孩子。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
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
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
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4、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短文(一)(15分)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
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
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
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
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
母亲只穿了一件素的
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
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
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
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
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
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
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
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
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的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
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
诉我,康尼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尼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 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
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
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
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
()的光芒()的饰品
()的翡翠()的钻石
2、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在下列词语的错别字下面画上横线,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3分)
拆射()辨子()羡暮()
根据分好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5、短文第2、3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_描写,采用了
_________修辞方法,用“﹏﹏﹏﹏”画出这个句子(2分)
6、母亲的珠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那位客人,听到康尼黎亚的话,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