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理论部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马克思主义形势政策观的新发展 1、与时俱进观 2、政治文明观 3、科学发展观
5、分析形势的方法 (1)科学分析法 (2)系统分析法 (3)比较分析法 (4)信息收集法
(二)政策
1、概念
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 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 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 略、法令、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
2、政策的本质 (1)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基本问题和主 要特点
(一)基本问题
所谓基本问题,是指一个学科遵循其内在 的发展规律,在解答该领域主要课题的过 程中形成的骨干性的知识成果。
1、关于社会历史规律问题 2、关于把握时代主题问题 3、关于科学分析国情问题 4、关于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 5、关于政策和策略问题
(二)主要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 2、较强的理论性 3、内容的广泛性、变动性 4、生动的现实性 5、很强的时效性 6、较强的实践性
形势与政策基础知识
一、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形势 1、概念: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内在规律的客观状况和趋势
2、分类:
(1)按照内容,分为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军事形势、科 技形势、教育形式、文化形式、卫生形势等
形势与政策
序论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 象
(一)性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中共中央 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 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 “形势与政策”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程就是系统介绍当今国际国内 时事的发展态势,系统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国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表达
(2)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3、政策的特点 (1)阶级性与人民性 (2)公共性与权威性的统一 (3)稳定性与可变性 (4)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5)公平性与效率性 4、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 (4)象征功能
5、政策的分类 (1)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
化政策
(2)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
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6、制定政策的原则 (1)民主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7、制定政策的依据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2)客观依据: A.本国的国情 B.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 C.强烈的公众诉求 D.明显的政策需要 (3)法律依据
(三)研究对象
“形势与政策”课的研究对象就是:国内 外形势与政策变化发展的态势、特点和规 律,其内容体系大致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基础理论部分:
包括: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认识形势的特点和分析形势的原则方法 理解政策的本质、制定政策wenku.baidu.com依据、方法和原则
二是国内形势与政策部分
三是国际形势与政策部分
(2)按照范围,分为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 (3)按照时间,分为过去形势、当前形势和未来形势 (4)按照层次,分为主要形式和非主要形式,基本形式和
非基本形式;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又可把形势分为 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
3、特征 (1)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2)静态发展与动态剧变的统一 (3)规律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4)全局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4、分析形势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时空性原则
(二)任务 1、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
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 2、要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形式、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 3、要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
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 4、要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
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 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 5、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三)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1、形势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
(1)只有正确地分析形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 策
(2)政策必须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2、政策是促进形势发展的重要手段 3、检验政策的标准是客观形势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势观 1、我党形势观的发展 2、我党形势观的主要特点 (1)注意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2)坚持走群众路线 (3)善于把握重大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政策观 1、群众观 2、实事求是观 3、政策生命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